教育培訓助推信貸轉型發展
時間:2022-11-14 10:54:39
導語:教育培訓助推信貸轉型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銀行內蒙古分行是總行確定的重點轉型脫困行。兩年來,內蒙古分行緊緊圍繞“兩提升、雙下降”脫困目標,通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業務發展,2017年全面實現了“三年轉型脫困”的首年攻堅目標。2018年上半年,在“奮斗+落實”中交出了一份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中場成績單,主要指標全面超額完成序時預算,撥備前利潤、凈利潤、中間業務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資產質量關鍵指標全面改善,存款增長保持同業領先,貸款結構持續優化,創造了近五年來同期最好經營業績。內蒙古分行將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努力爭取“三步并作兩步走”,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脫困關鍵指標,開啟由轉型脫困行向競爭力強行跨越的新征程。
內蒙古分行當前最大的痛點仍然是信貸資產質量問題,受地區經濟等因素影響,與地區同業資產質量走勢基本一致。內蒙古自治區是在傳統農牧業基礎上開始現代化建設,發展起點較低、起步較晚,產業發展較多依賴資源開發,存在“四多四少問題”,即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突出。2013年以來,在地區經濟下行、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凸顯,內蒙古地區銀行資產質量快速下滑,地區信用環境惡化,銀行業不良貸款占比處于全國較高水平。我們認識到,解決資產質量問題的關鍵是提升信貸專業人員能力素質,落實好專家治貸和專業治貸要求,切實提高風險防范化解和市場拓展兩方面能力。部分信貸專業人員對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導向理解把握不夠,對煤炭、煤化工、火電、新能源、沙漠治理、現代畜牧業等行業新政策的反應不夠敏銳,對新業務新市場的運行規律、商業模式、風險特點等研究不足、認識不深,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問題較為突出,信貸從業人員能力素質的提升需求非常迫切。今后三年,內蒙古分行將在信貸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上狠下功夫,進一步加大信貸專業條線人才培養培訓力度,提升各層級、各崗位信貸從業人員崗位勝任能力。
一是實施“信貸專業人才培養項目”。面對嚴峻的資產質量管控形勢,認真貫徹總行十大治行方略和24字信貸文化核心理念,努力建設一支敬業、專業、擔當的信貸專業隊伍,是打硬仗、打勝仗的基礎和依靠。根據總行戰略導向,結合本行和本地區實際,制定標準化專業能力進階培訓方案,更加突出案例和實戰教學,提升信貸隊伍的專業素質和實戰能力,努力培養專業精、管理強的復合型人才。通過分階段、系列化培訓,利用3年時間重點培養500名專業過硬、勤勉盡職、遵紀守法、廉潔高效的信貸專業人才隊伍,為轉型脫困向競爭力強行跨越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及人才保障。二是加大信貸從業人員崗位適應性培訓力度。在開展信貸專業人才培訓的基礎上,區分行、
二級分行層面每年組織實施信貸客戶經理適應性培訓工作,通過區分行、二級分行分層分類共同實施,實現每年度全行信貸客戶經理培訓全覆蓋。同時,加強信貸客戶經理綜合培訓及多崗位鍛煉,持續提升信貸人員的專業能力和風險意識,根據信貸業務的范圍以及工作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采用以老帶新、集中培訓、委托培訓、輪崗交流等方式,加強對培訓質量的考核及培訓效果的跟蹤評價,進而有效促進信貸客戶經理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提升。
三是繼續加大兼職培訓師培養力度。內蒙古分行優質師資力量供給不足,特別是信貸領域缺少“高精尖”的專家型培訓師,培訓僅停留在應知應會的層面,缺乏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的傳導。特別是組織實施信貸專業人才培養項目,僅靠內蒙古分行現有師資力量無法滿足培訓需求,需要總行專業部門以及長、杭兩院給予師資方面的支持,需要總行層面幫助系統梳理、提煉、整合信貸業務最核心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要求,構建系列化、模塊化、差異化的課程培訓體系,為我行高質量開展培訓提供有力的指導和幫助。
四是加大教育培訓方式的創新力度。現有的集中式課堂培訓與員工碎片化學習、及時獲取知識需求不適應、不匹配。在繼續應用“集中培訓”“師徒制”和“干中學”等培訓方式的基礎上,契合“互聯網+”時代的新特點,大力推廣網絡學習模式,推動移動學習平臺向基層、向一線延伸,為信貸從業人員及時提供學習資源,把自主學習貫穿始終,建設學習型信貸隊伍。在加大自主課程開發的同時,還需要總行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信貸政策、制度、案例等“掌上教材”開發,適度擴大移動學習的內容范圍。
五是持續完善培訓效果評價體系。加強業務部門、培訓主管部門、學員所在單位、培訓實施部門等多方聯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流程和制度辦法,形成科學完善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加快培訓成果向實戰轉化,通過“集中培訓—成果分享—試點實踐—復盤反饋”的培訓閉環管理,推動信貸經營管理能力、新業務新市場開拓能力、信用風險管控能力和從業人員持證率等不斷提升。
作者:趙桂德 單位:中國工商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行長
- 上一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探索
- 下一篇:大學生校園信貸法律風險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