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問題與改革措施
時間:2022-01-19 10:15:07
導語: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問題與改革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行政管理在國有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國有企業長期以來雙重屬性的影響,行政管理工作改革勢在必行,也任重道遠。要解決行政機構臃腫、行政權限過大、行政管理失范、行政人員不力等種種難題,國有企業要有刮骨療毒的勇氣和決心,在樹立服務意識、改善隊伍建設、健全規章制度等方面實施全面深入的改革,為國有企業健康發展增添新的更大動力。
行政管理是國有企業日常經營的重要環節,集上下溝通、縱橫協調、管理服務、決策參謀、外聯公關等職能于一體。在當前國有企業改革走向深入的大背景下,行政管理這一環節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日益突出。妥善處理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問題關系到國有企業的穩定與興旺,關系到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甚至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所以,深入分析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究國有企業適應新時代需求的行政管理改革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一般而言,行政管理具有管理、服務、協調三大功能。我國國有企業既要承擔如一般企業那樣的盈利壓力,同時又因其出資方、主辦方的特殊性和特定性,以及我國的經濟、社會制度要求,國有企業又被賦予了不可替代的社會服務功能。一方面,國有企業要為社會提供產品與服務,創造國有經濟價值,另一方面,又要在政府領導下維護正常的宏觀經濟秩序,提高國民經濟質量與水平,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總體向好。鑒于國有企業的一般經濟價值與特殊職責使命,作為其重要環節的行政管理理應順應新時代的要求,不斷革故鼎新,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探索改革之道?!罢蟛环帧币恢笔菄衅髽I經營過程中揮之不去的難題。政府行為對國有企業經營活動、人事任免、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影響,一方面體現了國有企業的國有屬性與經濟價值,另一方面也難免讓國有企業無法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轉,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容易重新滋生計劃經濟的慣性。有鑒于此,探索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對于國有企業實現真正的獨立經營、真正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真正逐步實現“政企分開”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黨的十八大、以后,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國有企業作為公有制經濟的龍頭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無可厚非處于風口浪尖的地位。在此大背景下,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顯得十分迫切。
二、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效率問題,一方面是內部管理效率問題,另一方面是對外發揮管理服務職能的效率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表象。(一)行政管理機構臃腫。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機構長期以來存在不同程度的臃腫現象。部分國有企業領導人在選人用人上把關不嚴、任人唯親,親信式、家族式用人不僅造成了人崗不匹配的問題,更造成了濫設崗位、人浮于事等問題。此外,由于在根本上政企不分,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機構中存在不少游離于企業內部和行政主管部門之外的內設機構,嚴重浪費行政資源,不僅不利于企業和政府實施指導和監管,更不利于企業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盡管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機構精簡的呼聲多年來不絕于耳,但實際行動收效并不明顯。在各種利益的驅使和影響下,原來本該精簡的人員和機構在所謂精簡措施實施后,實際上就是換個部門、換塊牌子繼續存在著。如此一來,不僅該精簡的沒精簡,反而新增了不少人員機構,使行政管理機構的臃腫問題變本加厲。(二)行政管理權限過大。由于歷史的原因和改革的不深入、不徹底,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權限一直比較集中,而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總顯得比較滯后,跟不上行政權限依舊擴大的步伐,以至于部分國有企業內部官僚主義、依附思想、家長作風長期得不到遏制,對國有企業科學化、民主化管理和決策造成負面影響。行政權限過大且監督約束不到位,極易產生腐敗。近年來,國有企業領導的經濟問題被查處已是司空見慣的新聞。國有企業員工的積極性、自豪感等在腐敗面前顯得不堪一擊。盡管中央一直保持著對腐敗問題、作風問題的高壓態勢,但國有企業行政權限過大的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治理,滋生國有企業腐敗的溫床依然存在。(三)行政管理規范缺失。如前所述,我國國有企業從誕生伊始就被賦予了特殊的職責使命,其在政府和市場中的雙重身份定位決定了它應該受到行政的和經濟的雙重規范制約,但現實并非如此。例如,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權利與義務的規定源自國家行政法律法規,這是國有企業的國有屬性所決定的,但我國行政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明顯要滯后于國有企業的整體發展。新的企業發展態勢越來越脫離原有行政法律法規的約束,法律法規的作用在國有企業行政管理行為面前逐漸弱化。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權利與義務規定的另一個來源是經濟法律法規,這是國有企業的經濟屬性所決定的,但又由于國有企業天生的特殊身份和經濟地位,其身后的政府及行政力量在面對經濟法律法規時顯然比較強勢。這一點在國有企業的市場壟斷地位的形成、保持與擴大過程中顯現的尤為明顯。
三、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措施建議
基于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在行政管理領域存在的弊病,對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對此,筆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建議。(一)牢固樹立行政管理的服務意識。服務是國有企業行政管理部門最基礎、最重要的職能,是行政管理其他工作的圍繞點。所以,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以高度的責任心履行好服務職責。一是要隨時對企業領導提出的工作要求做出積極、及時的回應,并為領導決策形成、落實、反饋做好服務工作。二是要在充分了解國有企業其他各部門實際的前提下積極為其他各部門的工作需求服務。(二)不斷改善行政管理的隊伍建設。集服務、協調、管理等多項職責職能于一體的行政管理部門在國有企業內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其隊伍建設十分關鍵,決定了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也決定了國有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不斷改善行政管理的隊伍建設,要站在國有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實際角度,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按照現代企業通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開展實施。對此,一方面國有企業領導層及行政管理部門領導要對儲備人才一視同仁、不偏不倚,要對在崗人員理解信任、以誠相待。另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門內部要建立良好的互愛、互信、互助的工作伙伴關系,形成工作中的向心力和親和力,展現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人員應有的風貌。(三)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是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工作依據和工作手段。應該說,當前我國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絕大多數都與不健全的行政管理規章制度有關。所以,要改革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是重中之重。一是要對現有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深刻的評估和反思,有用有效的應該保留并繼續嚴格執行,無用無效而且反而有礙企業發展進步的應堅決摒棄,重新制定相關制度規范。一般來說,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規章制度在考核評價領域容易存在問題,國有企業應按照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規律,對行政管理人員實施嚴格的績效考核,定期評估評價相關人員的從業能力與表現。對考核評價優秀的人員要樹立其為典型,給予表彰獎勵,形成示范效應;對考核評價一般的人員要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培訓和能力提升,形成一定的工作督促壓力;對考核評價不合格的人員首先要給予警告,并要求其在學習培訓中盡快提高工作能力、適應行政管理工作,如果學習培訓達不到效果,應要求其轉崗。需要說明的是,對考核評價的上述三種情況和三類人員,都可以在行政管理部門形成示范效應,關鍵是領導層是否愿意使其成為示范,如果只是對考核評價的結果輕描淡寫、敷衍了事、走形式過場,那么行政管理的問題不僅會繼續存在,還會通過這種反面示范進一步加深加重。此外,行政管理部門還要通過多種方式積極營造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的部門文化和企業文化,對各方監督持開放和歡迎的態度,這樣不僅能夠提升規章制度的有效性,更能夠為規章制度按照企業發展壯大的新要求進行修改完善創造內生動力。
四、結語
總之,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工作在國有企業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盡管它不為企業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卻決定了其他部門效益產生的多寡?;诖?,國有企業行政管理部門及人員應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在國有企業改革走向深入的新時代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創新管理方法,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增添新動力。
參考文獻:
[1]莫坤.我國企業行政管理的現實問題與改革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5(3).
[2]魏海燕.國企行政管理問題與對策探索[J].中國經貿,2017(06).
[3]王殿雄.基于我國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思路[J].企業經濟論叢,2015(05).
[4]王喜柱.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組織結構改革的方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06).
[5]梁偉澤.國有企業加強行政管理的策略與途徑分析[J].知識經濟,2015(07).
作者:李鵬 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銷售分公司
- 上一篇:國企工會思想政治引領路徑探索
- 下一篇:基層衛生單位行政管理服務意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