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運用校園媒體的引導輿論研究
時間:2022-03-16 10:30:00
導語:合理運用校園媒體的引導輿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現代傳媒業的飛速發展,大學校園里的媒體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據~2010中國高校媒體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國91.5%的高校有報紙;90.2%的高校有廣播;75%的高校有新聞網;72.的高校有通訊社。。相對于社會媒體而言,校園媒體強調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校園新聞、學術動態、文化活動、時事評論等為主要內容,逐漸演變為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陣地。如今關于高校的報道中真正反映學校精神、科研成果的內容無人問津,而諸如“人大裸模蘇紫紫事件”等負面新聞卻已然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大學生自身有著通過媒體獲取信息的強烈要求,但是他們對新聞輿論的選擇和價值判斷力不強。面對如此多元、復雜、活躍的輿論環境,校園媒體正經受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如何充分運用好我們的臨近資源——校園媒體,幫助大學生合理選擇信息、理性認識世界,就顯得特別重要。本文試從傳播學角度出發,結合傳播學基本理論分析校園媒體生存現狀,剖析利弊,提出校園媒體輿論引導理念和手段更新的思路。
一、校園媒體輿論引導理念的更新
1、校園敏感事件不可回避,信息暢通有利于阻止輿論惡化升級
從輿論產生的角度講,根據德國傳播學學者E一諾埃爾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設,由于媒體自身的特點,大眾傳播對某些問題的報道容易形成一種“主流化”的印象,對社會形成不斷的壓力和影響,從而擴張了“主流化”觀點的勢力,形成輿論壓力。最終造成“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的結果。。盡管這一假說過分夸大了人的心理中從眾行為和趨同心理的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傳媒對輿論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如今校園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借助校園BBS-~網絡媒體的諸多傳播優勢,大眾傳播媒介的共鳴效果得以無限“放大”,強大的信息網絡使得“傳言”、“謠言”、“小道消息”無所遁形。大學生們對新事物、新現象十分敏感,喜歡發表意見以表達自己的學識。因此,一些校園新聞尤其是虛假信息、負面新聞往往會造成聲勢浩大的輿論。
2、校園媒體間議程設置存在差異,議程交互有利于產生輿論共振
目前,呈現在高校各類媒體上的輿論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新聞型;(二)以改進工作為主的建議型輿論;(三)以投訴意見為主的求訴型;(四)以宣泄情緒為主的發泄型輿論。。筆者對云南大學校報、網絡媒體的評論文章做過統計,發現在2010~-,73%的校報評論涉及以正面為主的新聞型和建議型的言論,只有22%的校報評論屬于求訴型和發泄型。由此可見,不同的校園媒體在設置議題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在高校內部,網上、網下兩個不同的輿論場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事實上,由于高等院校本身的特殊J陛,由負面新聞或者一些過激言論引起的社會輿論的關注度格外高。議程設置作為媒介引導輿論的一種客觀功能,使得校園媒體在議程設置的巨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媒體資源的浪費和輿論走勢的不可控制。筆者認為校園傳統媒介和新興媒介應積極選擇公共性的議題引導輿論,堅持代表公共利益的方向,同時允許不同意見的碰撞交鋒,校園媒體才能有針對l生完善議程設置。
二校園媒體輿論引導手段的更新
1、允許不同聲音存在,區別對待不同輿論。
從總體上看,校園媒體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輿論核心陣地,讓主流聲音占據校園輿論的制高點。但我們必須承認不同聲音的真實存在,理解大學生群體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向往和網絡空間中的宣泄張揚,要有區別地對待不同的輿論:對有悖公德的不良言論必須予以屏蔽;對扭曲事實、煽動輿論的以事實真相大膽揭露;對不明真相、發泄隋緒的校園輿論進行疏導。逐步改變過去單一的“捂信息”的做法,完整、快捷、真實地進行信息。
2、樹立優秀典型人物、設立校園特色欄目
近年來在當代大學生中涌現出譚之平、馮思廣、長江大學救人群體等優秀學子或群體,他們用自己的責任、勇敢和擔當,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校園媒體在典型人物宣傳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諸多校園媒體及時組織人員在全校師生中進行深入采訪,挖掘事件背后的新聞,先后采寫了消息報道、人物通訊以及新聞評論,在校報、廣播、校園網、宣傳櫥窗進行廣泛宣傳。校園媒體不僅要保證主流輿論導向,而且還要講究宣傳藝術。建立自己的品牌欄目則是一項重要的宣傳藝術。校園媒體工作者面對的受眾是師生,因此媒體的欄目應該針對這一特定群體的特點和利益來制定和安排,真正讓高校的媒體擁有高校的特征。要充分設立“社論、評論、綜述、編輯記者述評、理論探討”等評論欄目形式,對新聞事實進行解讀、深化和引申,引導師生認清是非,理性辨別真偽。
3、建立輿論互動機制,重視輿情調研工作。
為廣泛收集輿情,有效避免虛信息泛濫成風,必須建立校園信息和輿論互動機制,以引導校園輿論。在大學校園,BBS、網上聊天室、校園內宣傳欄是反映師生輿論最集中的場所,高校輿論引導者可根據學校和國內外關注的熱點、焦點,將策劃各種討論活動,比如推薦話題、主題討論、專家對話、知識競賽等,通過積極引導輿論內容,達到吸引師生廣泛參與。校園媒體在輿論引導中,還要提升針對陛和有效眭,重視對輿情的調研工作,積極觀察輿情。建議成立專門調研小組,每周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學生調研工作,集中收集周圍學生對校園內外一些問題的看法和意見。學校對于收集到的輿晴要進行科學地分析研判,并根據分析的結果采取相應的對策。
- 上一篇:商務局組織和統戰工作情況匯報
- 下一篇:召開統計勞動工資會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