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實驗教學新模式

時間:2022-05-09 09:47:45

導語:生理實驗教學新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理實驗教學新模式

醫學生理學是研究人體及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現代醫學的重要基礎課。由于生理學課程理論性強、知識點眾多,學生普遍反映生理學內容抽象,難以理解,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開設生理實驗教學課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生理學理論內容[1]。一直以來,生理實驗課的授課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該模式要求教師完全按照教學大綱以及固定的流程進行授課。盡管該教學模式具有有利于學生生理學理論知識的強化以及實驗相關技能的訓練等諸多優越性,但是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弊端。例如,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該模式中,學生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學生的思路被嚴重束縛,導致學生極易喪失對生理實驗的探索興趣。因此,設計一種高效合理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翻轉課堂也被稱作顛倒教室,是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術的發展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通過對傳統課堂教學形式中“課上傳授知識”與“課后復習內化知識”的教學模式顛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教學流程。該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前實現自我學習,課內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問題的探討和交流[2]。該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需提前確定教學任務并整理歸納出與教學任務相關的電子文檔、PPT、教學視頻、參考資料網站等,通過網絡課程或微信群等網絡手段第一時間公布給學生,便于學生及時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內容。PBL的全稱是“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問題為基礎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3]。PBL教學法的實施過程包括提出問題、課前自主學習、課堂討論以及總結與評價。PBL教學法的核心為問題的創設和選擇,因此能否設計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是PBL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這就要求老師能夠在在符合教學內容在前提下,設計出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問題。為了探索更加有效的生理學實驗教學模式,我們借助網絡資源豐富以及通訊便捷等種種優勢,在充分了解翻轉課堂和PBL教學法優缺點的基礎上,將兩者進行揚長避短地巧妙融合后應用于生理學實驗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包括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翻轉課下教學、課上采用PBL進行教學、復習與鞏固三個方面。我校生理教研室在2015級七年制臨床專業中嘗試開展翻轉課堂與PBL相融合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以生理實驗之一呼吸綜合實驗為例,對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應用于生理學實驗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用以探索生理實驗教學新模式

一、對象與方法

(一)實驗對象及實驗內容。實驗分組:利用抽簽法從2015級臨床七年制學生中隨機抽選2班共70人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班級和研究班級。其中對照班級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傳統教學班);研究班級采用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法進行教學(教改試點班)。兩個班學生入校時成績無明顯差異,入學后所學課程一致,具有可比性。兩個班均由同一教師進行授課,使用相同的指導教材,要求完成相同的生理實驗,考核的試題和技術要求一致。參考資料:《生理學》(第7版),朱大年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機能實驗學》(第3版),高興亞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實驗內容:呼吸綜合實驗———吸入氣性質的改變(增加CO2、缺氧)、增加無效腔及注射乳酸對家兔呼吸的影響并分析機制。本實驗在第四次生理學實驗課上開展,學生經過前三次生理實驗課的學習,已經對生理實驗流程和實驗操作等有足夠的了解,有助于本次研究的順利開展。(二)實驗方法。傳統教學班和教改試點班在老師的指導下隨機分成8組,每組4—5人。1.教改試點班級主要采用的是翻轉課堂與PBL教學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法,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包括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翻轉課下教學、課上采用PBL進行教學、復習鞏固三個方面。具體為:(1)翻轉課下教學:在本次實驗課開始前二周教師將實驗內容和要求以及相關的電子文檔、PPT、教學視頻通過網絡課程、QQ或微信群,便于學生及時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內容。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充分的課前學習、查找相關資料和討論交流,設計出呼吸綜合實驗的實驗方案。(2)課堂上進行PBL教學:每組派一位同學以PPT形式匯報課前設計出的實驗方案。在老師引導下進一步完善實驗方案,隨后進入實驗操作流程,并完成實驗。各組學生分析討論實驗結果。隨后授課老師重點講解分析觀點不一致的問題,將講解完仍難以理解的問題作為課后思考題,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和相關書籍后完成。(3)復習與鞏固:課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上教學情況在網絡平臺(如網絡課程或微信群)上本節課的總結、復習要點和相關測試題。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測試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教師還可利用微信群與學生討論課堂上的遺留問題或者回答學生的疑問。2.傳統教學班授課要求采用傳統授課法,詳細流程為:由授課老師講解實驗目的以及實驗相關理論知識→播放教學錄像展示實驗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學生根據錄像進行實驗操作并且取得結果→老師歸納總結并且分析實驗結果→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作業。

二、教學效果評價

(一)以測試成績評價PBL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本次授課完成一周后,發放相同試卷對教改試點班和傳統教學班測驗。采用統計學方法t檢驗分析兩班的學生測試分數發現,教改試點班測試分數(88.2±6.2)和及格率(97.3%)均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班(分數:79.1±7.6;及格率:83.1%;P<0.05)。該結果表明PBL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法對于生理實驗而言,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二)以無記名調查問卷方式評價PBL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測試結束后以無記名形式將調查問卷分發給教改試點班學生當場填寫。本次調查共發出35份問卷,回收35份,回收率和效率均為100%。調查結果見表1。結果顯示,教改試點班學生普遍認可PBL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有增加PBL結合翻轉課堂課時數的意愿。認為該教學方法能激發個體對生理學學習興趣和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科研創新思維。

三、討論

盡管PBL教學法以及翻轉課堂的優越性已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廣泛證實和認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兩種教學方式也各自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翻轉課堂雖然給學生提供了課下自主學習的機會,但在此過程中若缺少有效的監督機制或者學生成果資源的共享,部分自學能力差的學生可能會出現學習效果不佳,導致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PBL教學法則存在耗費時間久導致傳授知識有限、學習資源的獲取來源有限等不足之處。為了探索更加有效的生理學教學模式,我們借助網絡資源豐富以及通訊便捷等種種優勢,在充分了解翻轉課堂和PBL教學法優缺點的基礎上,將兩者進行揚長避短的巧妙融合后應用于生理學實驗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包括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翻轉課下教學、課上采用PBL進行教學、復習鞏固和評價三個方面。測試成績和無記名問卷調查結果有力證明了翻轉課堂與PBL相融合的教學方法在提升生理學實驗教學效果方面的促進作用。PBL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前將學習資料發給學生,學生可以靈活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課下學習的時間、地點、內容、方式。課堂或教室不再是學生唯一的學習場所,學生可以通過利用計算機、Ipad或智能手機進行方便的學習和交流。學生課前充分自學獲得知識儲備為課堂上PBL教學得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課堂上的教學采用以學生討論為主PBL教學法,即教師通過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改善實驗方案、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在本次實驗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觀察吸入氣中增加CO2濃度對家兔呼吸的影響并思考可能機制。學生通過實驗獲得CO2濃度對家兔呼吸影響的具體結果后,可以根據前期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進一步解釋其中的機制。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引導,通過課堂討論最終可獲得答案。課堂上采用以學生討論為主的PBL教學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實驗相關生理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學生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PBL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有益于學生生理學實驗學習的同時,對教師也提出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需要及時根據教學計劃和安排準備相關的學習資料包括課件及視音頻資源等供學生的課前自學,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在完善生理學知識結構的同時,還要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和不斷豐富知識儲備,以滿足該新型教學模式的需要。PBL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生理學實驗課教學是一項新的嘗試,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使該種新型教學模式不僅能在實驗課教學中繼續開展,而且能被進一步推廣到相關課程教學中,旨在推動醫學院校的教學改革能夠穩步前進,培養出更多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周蓉.在生理學設計性實驗教學中培養醫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1):93-95.

[2]楊愛梅.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福建電腦,2015,(10):60.

[3]蔡青,譚俊珍,李春深,周濤,苗戎.生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8):584-586.

作者:周 蓉 李迎春 陳 蕾 吳曉燕 崔勝忠 謝桂琴 沙 莎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生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