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服務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9-05 10:00:12
導語:銀行業服務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經濟發展的血液。銀行是金融體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研究和探索銀行如何服務經濟增長意義重大。近年來,遂寧銀行業發展迅速,從組織體系、金融總量和金融資源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增長,為穩定地方經濟增長、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惠及民生事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遂寧現有銀行機構15家(8家大型銀行分支機構、7家地方法人銀行機構),1家中央銀行分支機構和1家銀行業監管分局,現代金融組織體系基本形成。2018年末,遂寧市銀行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71.9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040.67億元,存貸比為66.20%,社會融資總規模達到了1254.02億元。(一)存貸款快速增長,有效支撐了地方經濟發展。2011年至2018年,銀行機構信貸總量逐年擴張,支撐了地方生產總值逐年增加,在經濟新常態以前,其信貸增速加快,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放緩;但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后,信貸增速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步,相關性非常強,幾乎是同增同減,充分體現了金融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體現了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作用。2018年遂寧實現生產總值1221.39億元,增速8.8%,各項貸款增長12.78%。(二)貨幣政策工具引領,重點領域貸款需求得到有效滿足。2011年至2018年,我國貨幣政策均為“穩健”或“穩健中性”,人民銀行加大了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發揮貨幣政策工具撬動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的貸款投入。截止2018年末,遂寧再貸款余額22.1億元,涉農貸款余額454.22億元,占貸款總額的49.23%;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8.29億元,占貸款總額的27.99%,較2014年末提高6.8個百分點。(三)深化金融改革,化解了歷史包袱和維護社會穩定。深化金融改革,化解歷史包袱,既增加了金融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貸款投入,又消化了經濟實體(企業)的債務負擔,呈現出了金融活、經濟興的良好格局。一是深化國有銀行改革,實行了資產剝離。轄區四大國有銀行債轉股,銀行不良資產交由資產管理公司集中管理,消化了銀行幾十億不良信貸資產,同時國有企業不良債務得到有效剝離,支持了轄區國有企業改革,減輕了企業負擔。二是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發行央行票據消化了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支持轄內農村信用社組建統一法人聯社,中央銀行發行票據共化解轄區4家農村信用聯社2.23億元歷史包袱,同時也化解了鄉鎮企業、集體企業和農戶的不良債務,目前農村信用聯社已進一步改制成農村商業銀行,已成為縣域金融或農村金融中堅力量,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三是城市信用社改制重組,人民銀行及時發放緊急再貸款維護社會穩定。轄內進行了三家城市信用社停業整頓、三家城市信用社重組遂寧市城市信用社,中央銀行及時發放緊急再貸款1.3億元,保證了自然人存款及時兌付,同時維護了社會穩定,遂寧市城市信用社已改制為遂寧銀行,成為實力較強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截止2018年末,遂寧市7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1家城市商業銀行、4家農村商業銀行和兩家村鎮銀行)存貸款余額達1212.57億元,占全市信貸總量的40.87%,已成為遂寧市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四)金融精準扶貧力度加大,扶貧信貸增長較快。自2016年以來,人民銀行牽頭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不斷創新金融扶貧模式,加強對金融精準扶貧的支持力度。截至2018年末遂寧市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69.72億元,同比增加31.82億元,增長83.95%。其中:個人金融精準貸款余額18.22億元,貸款覆蓋率為33.03%,戶均余額13.81萬元;產業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26.3億元,同比增加20.06億元,增長321.47%;項目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25.2億元,同比增加11.22億元,增長1100%。(五)金融創新試點穩步推進,農村產權融資效果明顯。經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兩年的試點,蓬溪縣建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機制。一是出臺了《農村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辦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登記辦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等制度性文件。二是成立了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搭建起確權、流轉、抵押和融資需求登記的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平臺。三是建立了風險保障機制。建立了流轉土地風險保障金制度,到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金2000萬元,制定了土地經營權抵押物托管處置辦法,農村產權抵押貸款風險管控日臻完善。截止2018年末,蓬溪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率已達100%,辦證率為94.73%,土地流轉23.27萬畝,占總量的43.2%;累計發放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53筆、金額為2.93億元,貸款余額已達1.62億元,支持了15戶農業龍頭企業、75戶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和專業合作社。(六)銀行業穩健經營,對地方財政貢獻成效突出。銀行機構在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時,堅持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金融業發展穩健,對地方財政貢獻突出。2018年,遂寧轄區14家銀行機構共繳稅7.31億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14%。其中:繳納營業稅及附加0.41億元,所得稅4.9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已成為地方納稅大戶,為地方財政收入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融資結構不優,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多年來,人民銀行加大了企業直接融資力度,為企業搭建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比如債券市場融資、資本市場融資等,但總的來看,企業直接融資仍然偏少,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單一化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比較嚴重。截止2018年末,遂寧市企業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總額的19.89%。(二)信貸資源外流突出,金融脫實向虛現象依然存在。2011年至2018年,遂寧市銀行機構存差擴大,按照存貸比不超過75%計算,至少還應投放貸款139.93億元、158.63億元、170.95億元、127.07億元、149.52億元、212.37億元、243.40億元、203億元。如果我們按80%或85%計算,貸款少投放將更加突出。在縣域經濟中,資金外流現象更加明顯,蓬溪、大英和射洪存貸比均在50%以下,船山區是市城區,存貸比相對較高,比縣域高出10個百分點,資金運用相對充分,但仍然存在信貸資金外流。信貸資金外流的主要原因:從需求端看,信貸有效需求不足。遂寧市化工、食品、紡織、門業等行業受市場不景氣影響,對銀行信貸有效需求不足,又加上科技型、戰略新興產業尚未形成,從一定程度上講,銀行信貸投放受到了制約。從供給端看,一是信用狀況下降;二是信貸管理機制僵化;三是金融創新力度不夠。(三)現代金融管理制度亟需完善,金融穩定發展需要得到加強。遂寧市金融服務體系形成了政策性與商業性、國有銀行與地方機構、股份制與合作制、城市金融與農村金融等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組織體系,但是,銀行對地方經濟發展存在支持不夠,主要是金融自身發展不平衡,表現在:一是地方金融機構根基不牢,發展很不穩定,特別是資本、規模較小的銀行機構,抗風險能力較差,經營管理能力不強。二是資本結構不合理。我們的銀行都實行了股份制改造,資本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由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等多種成分構成,實行了“三會”管理制度,但是,法人治理存在有“形”無“神”,“三會”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投資人的意愿不能公平體現。三是行政干預過度。商業銀行經營是實行利潤最大化,控制信貸資金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是基本原則,但政府及監管部門要求支持風險行業呼聲較高,考核力度較大,要求金融機構做出奉獻和付出的較多,金融風險和包袱在不斷加重。
三、措施建議
(一)用足信貸資源,力爭存貸比超過75%,加大對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從長遠的金融服務經濟發展的目標就是加大對遂寧經濟發展的信貸資源配置力度,力爭存貸比超過75%,讓更多的金融資源回流實體經濟、回流縣域經濟。2018年,遂寧市GDP計劃增長8.5%,貸款總量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存貸款總量同比增長12%。要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緊扣新時代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要落實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下雙支柱調控要求,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增加信貸投放總量。一是要創造有效的信貸需求環境。做好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工業、戰略新興、重點文化、科技創新、綠色環保、重點旅游等行業的信貸需求培育,做實實體經濟信貸需求環境。二是要打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加強不良貸款的清收和處置,加大對逃廢銀行債務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信貸資金安全,做小分子;同時要加大貸款的投放,做大分母,確保不良貸款比例控制在監管要求之內。要加強頭寸資金的管理,確保流動性充足,不發生流動性風險。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促進金融與房地產的良性循環。三是要增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資本積累和減少不良資本占用。要穩健發展地方金融機構,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增加資本積累,加大不良貸款清收,降低不良資產對資本的占用,確保宏觀審慎評估等級在B等以上,增強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信貸實力。四是要建立高質量的信貸管理機制。金融機構要建立靈活的信貸管理機制,要不斷完善信貸審批權限、不斷改進定價技術,減少信貸審批環節和降低融資成本,實現信貸投放便利化。五是要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金融機構要積極創新完善應收賬款、存貨、機器設備、專利權質押等抵押擔保業務,繼續做好“遂心稅易貸”等信貸產品,穩步提升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發放比例。六是要用活財政資源。要用好財政獎補政策,堅持銀行信貸資源配置與財政資源占用掛鉤,增強銀行投放貸款的積極性。(二)加大融資結構調整,繼續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一是要激勵銀行機構發行小微企業債券。地方政府要利用財政獎補政策和財政資源激勵有條件的銀行發行小微企業債券,將從銀行間市場融資資金定向用于小微企業,重點滿足重點工業、戰略新興、重點文化、科技創新、綠色環保等領域的小微信貸需求。二是要實施小微企業直接融資培育工程。深入實施“萬家千億”誠信小微企業融資培育工程。按季做好“萬家千億”誠信小微企業篩選和名錄調整更新,及時增補符合信貸政策要求的小微企業,剔除信用記錄差、環評不合格、違規新增產能等信貸政策不予支持的企業。針對名錄中的企業,通過貨幣信貸大數據監測分析系統“天府融通”板塊等,組織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小微企業直接融資工作。(三)要建立現代金融管理制度,促進金融業穩健經營,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要不斷完善現代金融管理制度,做實做強金融業,為地方經濟發展夯實基礎。一是要建立現代金融的資本結構。二是要增加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資本積累。三是要建立現代金融的管理機制。
作者:鄧均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遂寧市中心支行
- 上一篇: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探索
- 下一篇:影子銀行發展趨勢及風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