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公司經理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8-04 11:20:00

導語:養殖公司經理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殖公司經理先進事跡材料

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會一帆風順,遭遇挫折在所難免的,只要懷有夢想就能走出困境,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XXX就是這樣一個歷經風雨而夢想不變的人.

走進福堂養殖公司,藍色彩鋼瓦、自動化飲水器、現代化扒皮車間……仿制芬蘭建造的3萬平米養殖場迎來了千余只狐貍來此安營扎寨,當家人49歲的XXX為人精明爽快、辦事嘁哩咔嚓,在狐貉養殖業這條道路上摸爬滾打了20個春秋,20年來,他從4只狐貍起家,到百萬家產在洪水中毀于一旦,再到重新建場,走出國門,到目前發展到東北地區最大的狐貉養殖基地,人生的大起大落讓他承受了太多的辛酸與喜悅。

帶頭養殖帶富一方經濟

XX農場是一個只有5萬畝地的資源小場,農場人以“吃飯靠水稻,花錢靠狐貉”自稱,可見狐貉養殖在農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非同一般。早在**年,農場就引進了烏蘇里貉進行試養,當時還是農場放映員的XXX就對毛絨絨的貉子產生了興趣,**年,他購進了四只狐貍開始嘗試家庭養殖,從此他與狐貉便結下了不解之緣。狐貍養殖風險大,來不得半點馬虎,勤于管理,善于學習的XXX把養殖規模成倍擴大,**年他與人合伙投資70萬元,創辦了宏達野生動物飼養場,那也是墾區第一家野生動物股份養殖場,年收入達30萬元。

俗話說“腰纏萬貫,不如薄技在身。”不滿于現狀的XXX在42歲那年,又重新走進了課堂,在東北林業大學學起了“狐貍人工授精技術”,隨后他把這一技術在農場很快推廣,為農場打破了傳統自繁局面。“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了更好的帶動農場養殖業的發展,XXX承擔起了農場北大荒狐貉養殖協會的會長,毫無保留的把養殖技術傳授給大家,把自已掌握的種養殖經驗介紹給周圍群眾,還積極組織大家互相交流經驗、帶大伙到他的場里實地參觀講解等方式,讓群眾學到所急、所需的實用技術,來幫助群眾加快致富步伐。同時,他還舉辦了7屆東北地區狐貍人工授精技術培訓班,幾年來,參加學習人員達300多人。他告訴筆者,剛組織科技培訓的時候,也受到一些群眾的非議,來的人很少,拖拖拉拉,甚至去家里請,但現在不同了,嘗到甜頭的參加人員只要聽說要辦培訓,還沒到時,遠在山東、河北等地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農場的養殖戶也掀起了學技術的熱潮,本場人數也由原來的幾個人,增加到80多人。在他的帶動下,農場的過百只養殖大戶由災前的4家發展到目前的278戶,農場的狐貉存欄有災后的800只發展到目前的10萬只,XXX做出的貢獻是無法用數字衡量的。

16年心血毀于一旦,怎能不落淚

**年,是XXX從事養殖業的第16個年頭,也正值他經歷充沛、事業有成的時候,他苦心經營的養殖場已發展到有狐貉2000只,總資產達100萬元,眼瞅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可天有不測風云,**年的8月15日,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農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毫不留情地毀掉了他苦心經營的養殖場,淹死種畜仔畜1600只,看著昔日活潑好動的“寶貝”,被洪水無情的奪去生命,XXX的心像刀割一樣,他和大伙奮力搶救出了150只狐貉,流著眼淚走出了農場,人在前邊走,水在后面跟著,看著自己的家園變成一片,接連幾天,他沒咽下一口飯,他幾乎徹夜難眠,“這對我太不公平了,如果我賭博輸了,我可以一輩子不賭了;如果我在技術上失敗了,我可以吸取教訓,可這百年不遇的災難,我無力改變啊!”XXX不知該如何面對殘酷的現實。為了安全,第二天,妻子和孩子要轉移到幾十公里以外的大安市去,臨走時,妻子和孩子怕仍下他一個人一時想不開出了事,說什么要和他一起走。“爸爸,我們不能沒有你,和我們一起走吧!”年幼的女兒死死拽著他的衣角,不肯撒手。“爸等幾天再找你們去,你到那不要再買零食了,咱們家現在窮了,你要聽話,以后爸掙錢再給你買!”XXX抱著妻子女兒痛哭起來。

幾天后,水位威脅到了新肇,他不得不和自己的狐貍再次轉移,那會兒,晚上狐貍有地方住,人沒有地方住,白天飼養狐貍,晚上睡在清江654車里,有很多人勸他把狐貍丟掉,這樣辛苦太熬人了,他卻沒有半點放棄的念頭,“只要我活著,我就把它們養好。“XXX咬緊牙關挺了過來,最后他決定到大安市去養,那時去大安的鐵路已經沖毀,船不通,車也不通,他就帶著兩袋沙果,一瓶水徒步沿著鐵路走到了大安。

在大安穩定后,困難隨之而來,手頭的錢用沒了,狐貍吃都保證不了,又有很多人勸他別養了,XXX知道自己已經和養殖業有了難以割舍的感情,他四處和朋友親戚借錢維持每天的開銷。他重新確定了自己的身份,自己就是個要飯花子,要個饅頭、要碗飯還是有人給的。一次他愛人把水燒好準備給狐貍做食,可一摸,面袋已是空空,要強的妻子忍著把淚咽在了肚子里。

這時,有很多人打來電話要聘請他,總局黨委書記隋鳳富,原857農場場長當年也打過電話,希望他去幫助帶動職工養殖狐貉,其他條件都很優惠,別人的好意都被他謝絕了。他說:“自己生在XX農場,離不開這里”。**年大安科委舉辦東北地區狐貍人工授精技術培訓班,XXX編寫的《狐貍人工授精技術》一書在國內養殖業引起強烈凡響,大安市的市長親自來挽留他在本地發展,XXX說到:“你們留下我的心和我的技術,但我的心還在農場,農場重建我一定回去,那里更需要我!”這位樸實、耿直的農家漢子,就是憑借著這樣一種信念,回到了一片廢墟的家鄉

重振旗鼓向歐洲養殖技術接軌

**年,農場恢復重建,特批養殖新區,扶持狐貉養殖業,農場在養殖場建設用地上給予每平方米2元錢的補貼,并為養殖戶協調貸款。得到消息后,XXX又是激動的一夜沒有合眼,回家重新建場是他在外地一直牽掛的事,他不知多少次夢里回到自己的家鄉。回場后,他的心情百感交集,雖然到處是一片廢墟,可每一塊土地都有泥土的芬芳,讓他倍感親切。盡管一年前的那場災難讓他損失慘重,可堅強的他仍報有把狐貉產業做大的信念,這次重新辦場,他格外冷靜,認真分析了制約狐貉養殖業發展的癥結所在,一是自然交配,“三低”問題突出,二是疏于管理、質量降低,三是競爭能力弱,經濟效益低。為了讓養殖戶實現最大的效益,必須在品種改良、飼養管理水平上狠下工夫,增強市場競爭力。這一目標在XXX的腦子里日愈明確。在養殖場逐漸恢復發展的時候,腦筋活乏的XXX沒有把目光停留在現有水平,為了深入系統的掌握養殖技術,20**年,他把兒子送到了吉林學習野生動物養殖技術;為了掌握市場行情,他把電腦搬回了家,從網上了解皮毛市場,這些還不夠,20**年11月,XXX又不惜花2萬多元自費去芬蘭的埃那亞威地區學習了一個月,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2萬多塊不就是旅游么?不值!XXX一笑了之,飛機起飛的那一刻,他的心也懸了起來,自己花錢來要是簡單是旅游那可成了笑柄,芬蘭有很多先進的養殖技術,我要找到不足,學到技術!他把自己的拳頭握的緊緊的。養了18年狐貍的XXX第一次走出國門,第一次切身感受國外的先進養殖技術,讓他大開眼界。看到芬蘭兩個人就能飼養2000只狐貍,而且全是機械喂養,標準化水平那么高,XXX的內心受到了震撼,他沒有敢說出自己養了近20年的狐貍,因為自己養了近20年的狐貉,卻還停留在國外10幾年前的水平,差什么?怎么辦?在芬蘭那一個月里,他白天觀察學習,晚上總結經驗,記學習筆記,沒有給自己一刻放松,勤與好學的他讓芬蘭人對這個個子不高,貌不驚人的黃皮膚人由衷的豎起了大拇指。學習后,他從芬蘭購回了50只芬蘭種狐,打算回來進行人工授精改良,因為本地狐近親繁殖,皮毛質量下降,個體小一直制約農場狐貉的發展。第二年春天,有著5年狐貍人工授精經驗的他,開始用芬蘭種狐做父本為狐貍改良,他同時還把服務范圍輻射到了周邊農村等地,改良后的狐貍個體大、毛質好,平均體長在1.2米左右,較地產狐每只可多買200多元錢。由于地區差異,改良時間不同,內蒙,大興安嶺等地的狐貍配種時間要偏早些,XXX利用這一優勢,將授精技術站點輻射到內蒙等地,20**年,他僅在大興安嶺圖強林業局就收入了12萬元.幾年來,有40多人在他的悉心指導下能獨立完成授精技術,為農場養殖戶解決了后顧之憂.

20**年,XXX接到了吉林吉佳生物制品公司的聘書,邀請他去芬蘭為其選購種狐,這對他來說又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再次來到芬蘭,他的視野更加開闊了,自己的養殖場還是傳統籠式飼養,不僅不科學,而且不便于管理,何不仿制芬蘭的養殖模式建場?一個重大的決定在他的腦海里形成.回國后,他一邊全面總結了國外的先進技術,一邊著手建場,2005年,農場新建高標準養殖小區的優惠政策給他提供了難逢的機遇,他決定再次向自己挑戰.藍色彩鋼瓦、自動化飲水機、現代化扒皮車間。。。。。。每到一處都讓人眼前一亮,總投資150萬元的福堂養殖公司于2005年10月份終于投入使用,養殖場總占地3萬平方米,與其他養殖場不同的是,福堂養殖公司是一個集飼養、良種繁育、皮毛初加工、飼料冷凍于一體的養殖基地,而且打破了傳統籠式的飼養模式,采用芬蘭的棚式飼養模式,這樣,既可以合理采光、機械定量喂食,還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約了人力。福堂養殖場還建有60噸存儲能力的飼料冷庫,福堂養殖場也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狐貉養殖基地,XXX打算在養殖場進行狐貉技術培訓、皮張拍賣等活動,進步提高XX的狐貍品牌,使之成為東北地區狐貍養殖品牌良種引種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