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瘦肉精監管指導方案
時間:2022-03-19 06:30:00
導語:養殖場瘦肉精監管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232號)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瘦肉精”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以及市局的有關要求,為全面開展養殖場(戶)備案登記管理,強化養殖環節全程監管,推動“瘦肉精”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保障畜產品衛生質量安全,促進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現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在全市范圍內建立規模場備案和中小場及散養戶登記制度,完善畜禽養殖檔案建設,加強養殖環節全程監管,切實提高備案質量和登記率,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嚴厲打擊養殖環節添加“瘦肉精”等違法犯罪行為。
二、備案登記開展時間
現有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備案和中小場及散養戶登記工作同步開展,集中備案和登記時間為2011年5月至2011年6月15日;新建畜禽養殖場(小區)在建成投入使用后30日內依程序辦理備案,中小場及散養戶在達到相應規模后隨時辦理登記手續。
三、工作內容
(一)集中開展現有畜禽養殖場區備案。各鎮處農業部門和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要根據《辦法》的要求,在對轄區內的現有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戶進行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在今年5、6月份集中開展現有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備案,于6月15日前完成轄區內備案工作,并填寫《市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備案匯總表》(附件4)并分畜種上報市畜牧獸醫局。
1、備案品種及標準。生豬存欄200頭以上;牛、馬、驢、駝、騾存欄50頭以上;羊存欄200只以上;家禽存欄3000只以上;兔存欄300只以上;蜜蜂存養50箱以上。
2、備案條件。一是畜禽養殖場區選址科學,符合城鄉規劃,且場區內功能區建設明顯分開、劃分合理;二是場區設施齊全,須具有畜禽糞污和其他固體廢棄物等進行綜合利用或無害化處理設施,并運轉正常;三是建立了完備的畜禽養殖檔案;四是擁有專職專業技術人員,動物防疫條件合格且持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五是同一畜禽養殖場區內不得飼養兩種(包括兩種)以上的畜禽。
3、備案程序。一是申請。符合備案條件的畜禽養殖場區,申請人要向當地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提交備案申請書(申請材料具體見附件1)。二是現場核查。各鎮處農業部門和各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要成立現場核查小組,按照《辦法》的要求,對申請備案的養殖場區進行現場核查。三是登記備案。經現場核查,符合備案條件的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予以備案;不符合條件的,要及時出具限期整改通知書,整改后經審核達到備案要求的,給予備案。
4、畜禽養殖代碼發放。備案的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由市畜牧獸醫局發給全市統一編號的畜禽養殖代碼,作為該規模場(小區)的養殖檔案編號,報市畜牧獸醫局備案并在媒體公布。根據市局統一編排,畜禽養殖代碼由6位縣級行政區域代碼4位順序號組成,一場一碼,不得重復,市行政區域代碼為370281。
(二)規范新建畜禽養殖場區備案程序。各鎮處農業部門和各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要加強新建畜禽養殖場區備案工作的規范管理。一是符合規劃。新建的畜禽養殖場區必須符合本行政區域的畜禽養殖布局規劃,不得位于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和調水工程干線及其設施的保護區域,不得位于風景名勝區、不得位于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距離村莊、公共場所和主要交通干線500米以上。二是申請。新建畜禽養殖規模場應根據《關于完善市設施農用地管理的意見》(膠國土字[2011]16號)要求,先辦理設施農用地審核備案手續,經當地國土資源部門審核準建之后,由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和本鎮處農業部門聯合對新建畜禽養殖場擬備案提交的土地使用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等相關證明材料是否合法進行初審。三是核查認定。新建的畜禽養殖場區投入使用后30日內向當地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提出備案申請,市畜牧獸醫局相關業務科室會同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在規定時間進行現場審核,根據核查結果,確定是否準予備案。
(三)全面做好中小規模養殖場及散養戶的登記。對達不到備案規模標準的小規模養殖場及散養戶實行登記制度,凡存欄生豬、牛、馬、驢、駝、騾2頭以上,羊10只以上,家禽300只以上,兔30只以上的養殖場戶均要進行登記(《畜禽養殖散養戶登記表》見附件2),形成電子文檔并分畜種匯總后,上報市畜牧獸醫局。
(四)及時報送備案和登記信息。各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要及時更新匯總轄區內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和散養戶的備案、登記情況,分畜種填寫《市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備案匯總表》(附件4)和《市畜禽養殖散養戶登記匯總表》(附件3)),每年12月15日、6月15日分兩次以書面及電子文檔形式報送市畜牧獸醫局。
四、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養殖場(戶)登記備案是推動“瘦肉精”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養殖環節添加“瘦肉精”等違法犯罪行為的一項重要內容,各鎮處農業部門、各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務必把思想統一到保障全市畜產品質量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的決策部署上來,高度重視,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切實做好畜禽養殖場備案登記各項工作。
(二)明確責任,規范養殖場區備案,全面做好登記工作。各鎮處農業部門要對現有和新建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是否符合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審核,各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要對現有和新建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內布局設計、設施設備、糞污和其他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情況、檔案材料建立健全、《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持有情況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進行養殖場(小區)備案,發給畜禽養殖代碼。
(三)健全完善畜禽養殖檔案管理。市畜牧獸醫局要監督指導備案畜禽養殖場完善《辦法》中養殖檔案的設立內容,統一《畜禽養殖場(小區)養殖檔案》制式,積極推廣支持建立電子信息檔案,推進養殖檔案的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進程。各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切實加強對備案畜禽養殖場檔案管理的指導,做好小規模養殖場及散養戶的檔案建立工作,對達不到備案標準的小規模養殖場及散養戶,進行登記之后,要按照備案養殖規模場(小區)的要求建立《畜禽養殖場(小區)養殖檔案》。
(四)加強畜禽養殖執法監管。一是建立制度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對轄區內養殖場區的生產管理制度、生產技術規范以及防疫制度等,采取統一制作的方式,加強畜禽養殖場的規范化管理,為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達標創建提供基礎條件。二是加強疫病監測和免疫工作。嚴格畜禽養殖者實施強制免疫計劃,加強日常監測工作,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畜禽不得隨意銷售。三是嚴格投入品使用監管。畜禽養殖場區嚴禁添加“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禁止使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動物制品廢棄物等飼喂畜禽,禁止直接用餐廚廢棄物飼喂畜禽。四是推進畜禽養殖執法監管。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加強畜禽養殖場區監督檢查,建立動態管理制度,結合聯合執法、養殖項目檢查、無公害產地認定等工作,推進畜禽養殖場區規范管理,提高建檔質量。五是加強執法監督。按照《辦法》相關規定,對已備案畜禽養殖場區未建立或未按規定保存養殖檔案的要限期改正。在備案中提供虛假材料的,經查實將注銷畜禽養殖代碼。符合備案標準的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未申請備案的,不得發放畜禽養殖代碼,不安排相應扶持項目。六是建立違法行為記錄在案制度。對使用“瘦肉精”等違法犯罪行為的養殖場(戶)實行“黑名單”制度,對進入“黑名單”的養殖場(戶)進行重點監管和監測,且5年內不得享受各項畜牧業扶持政策。
(五)搞好畜禽養殖場區安全監測和信息。要做好對畜禽養殖場區的監測工作,有計劃的開展養殖場區投入品、非法添加物、常規疫病、藥物殘留等安全監測工作;對所有畜禽養殖規模場(小區)及散養戶(重點是生豬、肉牛、肉羊)實行藥物殘留檢測制度,確保食品安全。要全面掌握畜禽養殖信息,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做到信息共享,及時將養殖場區各項信息錄入備案表和養殖檔案,并對安全監測信息進行分析評估。
- 上一篇:明確城市管理及創建工作職責通知
- 下一篇:畜牧養殖環境整治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