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產業調整 致富一方百姓
時間:2022-02-23 04:16:00
導語:加快產業調整 致富一方百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團鄉位于長嶺西北部,距長嶺縣城30公里處,共有7個村,31個自然屯,40個社,總戶數為3551戶,總人口15007人,農業人口14453人,耕地面積為5280公頃。幾年來,鄉黨委按照縣委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的總體要求,通過參觀考察和試種示范,把農業產業化的點子敲在了花生產業上,形成了千坰花生的種植規模,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004年,全鄉種植花生1020公頃,種植戶數620戶,僅花生一項收入達1216萬元,人均收入840元,花生種植戶戶均收入2.3萬元,人均收入5500元,620戶花生種植戶達到小康生活水平。
一、抓住機遇、率先發展
2003年,鄉黨委通過參觀學習,引進了扶余縣增盛鄉的四粒紅花生,并決定每個村完成5公頃的花生種植面積,為了確保這項任務的完成,鄉黨委制定了目標管理責任制,種植面積能否落實與村干部的工資掛鉤,每人拿出1000元的工資做獎懲。鄉黨委下決心抓住這次產業調整的機遇,穩健地邁出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第一步。他們先后四次請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為鄉村干部群眾講授花生種植技術.為了提高產業調整的成功率,他們首先發動有能力、懂科技的農戶種植。從播種時間、田間管理、收獲銷售、黨委要抽調部分干部專門指導這一產業的發展進程,并要求指導必須到位。這一年,三團鄉的花生種植雖然受到了干旱的影響,但仍收獲喜人,109村小青屯的李春剛,2公頃花生,純收入2.6萬元,小規模種植的純收入也達到6000元以上。全鄉花生創產值400萬元,花生種植戶真正嘗到了甜頭.好的經濟效益,也使全鄉農民受到了直觀的教育.
二、全鄉發動、擴大規模
2003年的示范成功,為三團鄉的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鄉黨委于2003年末對取得成績,收到高效益的農戶進行了總結表彰,披紅戴花,并在2004年全鄉農村經濟會議上進行了典型經驗介紹,做了大力宣傳和推廣,鄉政府牽頭成立了花生協會,負責銷售、引進新品種、傳遞信息等等,并由農業站牽頭,成立了花生種植指導中心,負責科技培訓,解決難題。鄉黨委還把2003年的示范大戶組織起來,逐村逐屯逐社宣講,講技術、講經驗、比效益、求發展。一戶帶十戶、十戶帶百戶、百戶帶一村、一村帶全鄉。通過種植大戶的現身說法。2004年三團鄉的種植結構調整實現歷史性突破,花生種植戶發展到620戶,種植面積1020公頃,在2004年的收獲季節你走進三團鄉的村村屯屯,可以看到的是,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花生垛象小山一樣,人人臉上都露出了豐收的喜悅和笑容。
三、創新組織、全面經營
近幾年三團鄉的花生種植戶不斷增加,面積不斷擴大,為了使花生種植專業協會便應運而生。三團鄉花生協會于2003年春正式成立。協會剛剛成立時,活動是零散的、間斷的、無章可循的,就此鄉黨委積極引導、規范,逐步使花生協會走上了正規的軌道。通過兩年來的實踐證明,其作用發揮的越來越好。比如,2003年秋,花生協會的經紀人曹希山,一次性向沈陽銷售40汽車花生。均以市場最高價1.70元/斤售出。通過幾年來的種植,加之有適宜花生生長的沙性土壤,三團鄉種出的花生色正、粒大、出米率高,含油量高。倍受客戶的青睞,成為顧客滿意的花生基地。
精品范文
10加快水利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