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思考
時間:2022-11-14 03:20:00
導語: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縣域經濟,關鍵是做多做大做強做響縣域企業。對外招商引資,對內鼓勵創業,側重的是縣域企業的“做多”,實現縣域企業數量上的擴張,這自然是發展縣域經濟必唱的前臺戲。與此同時,還必須促使縣域內的企業做大規模、做強實力,做響品牌,實現縣域企業質量上的提升,這也必然是發展縣域經濟應演的重頭戲。如何做大做強縣域企業,增強縣域經濟競爭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積極實施品牌戰略,爭創“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創造和提升企業獨立品牌,形成縣域經濟的整體品牌,依托品牌效應擴張縣域經濟的輻射力和競爭力,是一帖無可爭辯、立竿見影的良方。近年來,江山縣域企業數量猛增,眾多企業已經走完發展的初始階段,這標志著,江山縣域經濟的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今后的發展,必須依托品牌,借力(品牌之力)發展。
一、正視品牌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品牌是國家權威部門和社會對一種產品的公認度,集中體現在“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等榮譽上。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品牌已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然的產物和經濟發展賴以推動的重要力量之一。
⒈從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來講,品牌是市場經濟趨向成熟的必然要求。計劃經濟不存在競爭,品牌不能顯示它的價值;物質貧乏時代消費的選擇空間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義。這兩種情況下,品牌都難有用武之地,不能顯現它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市場競爭往往是一種無序的競爭,人們的品牌意識也很淡薄,品牌也只能處于萌芽狀態。隨著市場經濟日益趨向成熟,各種因素都有了發展變化,品牌逐漸成為必然的追求,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也日益顯現。其一,市場競爭逐步從無序走向有序,品牌競爭作為市場有序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也逐步走向市場的前臺;其二,豐富的物質世界擴大了消費選擇的空間,消費者的選擇從被動變為主動,從感性變為理性,消費者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追求好聲譽、高品質、有檔次的品牌產品成為消費的主流和方向;其三,企業在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也將改變競爭手段,打造品牌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理性選擇;其四,政府為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在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的同時,也必然把另一著力點放在引導企業注重品牌競爭上面。從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來看,市場經濟越完善越發達,品牌就越來越重要。
⒉從企業自身發展來講,品牌潛在的生產力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品牌,是企業立足市場的實力招牌,反映了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綜合發展水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業的身份證,是市場主體獲得競爭優勢的入場券,是獲得和提升企業無形資產的基本載體,是企業法律地位最受保護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個企業信用和質量管理的重要亮點和集中體現。隨著我國加入,市場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在競爭中由原來的成本、價格等初級階段的競爭演變成為品牌競爭;資本的擴張也由原來的有形資產擴張轉化為利用品牌的無形資產擴張。像美國《金融世界》權威量化的可口可樂、微軟的商標無形價值就分別達億美元、億美元。在市場中,有時無形的品牌甚至比一個有形的企業還重要。比如,全世界著名品牌“耐克”運動鞋,自己就沒有一個生產車間;我國名牌服裝,溫州市的“美斯特·邦威”也沒有自己的生產企業。他們共同的經驗,就是經營好一個品牌。可以說,品牌既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也是一種潛在的生產力,更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外在體現。
⒊從縣域經濟的發展來講,品牌直接影響著縣域經濟發展的可持續力。影響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很多,生態環境、土地、資金等要素不可置否,品牌的重要性也顯而易見。一個知名品牌,帶給消費者的是超過商品本身的滿足感,是消費者地位、身價、榮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帶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響,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廣泛的、深厚的社會基礎,就具有公認性、深入性、持久性。這就給一個地方的經濟奠定了發展的基礎和潛力。同樣,品牌獨創性、高貴性的特點也彰顯了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品牌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的外在形象,增強城市的對外吸引力。“海爾”為青島增了輝,“雅戈爾”為寧波添了彩,“虎牌”水泥也為江山增了光,品牌為這些城市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更為這些城市帶來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實踐證明,品牌的數量、檔次顯現著一個地方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外在的影響力,與地方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外在的影響力成正比,也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可持續力成正比。
- 上一篇:旅游局接待情況工作總結
- 下一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