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影視文學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9: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戲劇影視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多元文化深度交流的今天,茶文化這一傳統文化方式,日益被大眾所理解、認可。傳統茶文化是我國整個傳統文化機制中,極為重要的關鍵“基因”,透過茶文化體系,不僅能夠使得我們可以直觀、形象認知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歷程,同時也能夠從茶文化中品讀相關精神理念與認知美學。當然,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形成了清晰而合理的認知。
1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發展狀況分析
在我國文化市場日益成熟的今天,戲劇影視文學藝術作為重要的文化元素,其在社會大眾生活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對于戲劇影視文學藝術來說,想要實現最佳創作效果,就需要創作者自身將個人思想理解融入其中,通過創作相關藝術作品來激發大眾的理解與藝術思考。所以,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對于當前戲劇影視文學的創作與表達而言,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在戲劇影視文學創作過程中,其中主要包含了對原創文學作品進行創新和改編,也包含了獨立化再創作過程。當然,對于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來說,良好的文化素材不僅是其“血肉”,更是人物展示與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良好的素材選擇與搭配,不僅是影視文學作品靈魂的生動展示,也是拉近其與觀眾理解與審美認知的重要渠道。合適的文化素材應用,既是當前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在進行創作過程中的力量來源,同時良好的素材應用與創新融合,更能使整個文學中展示出更靈活、更立體、更豐富的藝術空間。茶文化不僅是人們的飲茶習慣,其同時也可以是一種載體,或者具體而客觀的處事表達方式。通過對當前已經完成的戲劇影視作品文學進行分析,我們看到其中有諸多與茶和茶文化相關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動畫作品,還是影視藝術,其中或是以茶文化為創作背景的藝術作品,或者是設及茶文化素材的作品,通過古色古香的茶文化描述,不僅增加了寫作素材,更是讓我們從文化理念與精神感知等多樣角度對該文學作品形成了全面認知。在以往戲劇文學創作過程中,通常呈現出故事情節的沖突性與內容戲劇性等藝術特征,現代影視文學藝術,則呈現出綜合性特征。對于現代戲劇影視文學藝術來說,通過將不同特征的文學形式進行深度融合,不僅詮釋了系統化的文學價值,同時也實現了戲劇藝術和影視文化的全面詮釋。戲劇影視文學作為現階段整個文化市場中,極為重要的代表因素,其在傳承傳統文化與傳播時代精神過程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價值作用,因此,合理認知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內涵特征,并且探究合適的文化創作素材,就極具價值和應用意義。
2我國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內涵詮釋
對于當前活躍的文化氛圍來說,茶文化也成為了一種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機制,尤其是西方茶文化的發展,更是讓茶文化突破了地域屬性,超出了單一文化體系的基本特性。當然,這也是茶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展示。茶文化成為世界了解我國文化的名片,也成為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茶文化是一種包容性極強的文化機制,各種類型的文化元素都能夠被融入其中,呈現出新的價值,比如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成為茶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因素。茶文化的包容特性,成就了該文化的重要影響力。茶從一種簡單的物質,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內涵多樣的文化機制,其中不在是單一的生活元素,通過融入大眾理解與生活體驗,從而形成了極具影響力的文化體系。茶文化是一種豐富完善的文化體系,無論是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還是精神理念,都是值得我們綜合應用的重要文化機制。在當前利用茶文化時,應該對其價值形成全方位認知。茶文化作為一種動態化的文化體系,其中將大眾理解與飲茶實踐活動一系列復雜要素相融合,從而為傳統文化展現與傳播營造了生動的載體。通過立體化表達,引導大眾對茶文化內容形成全面理解。茶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是植入大眾生活的習慣,因此,在理解茶文化時,其不僅更有親切感,更容易選擇合適的傳承載體。在大眾長期飲茶過程中,茶文化所詮釋的精神理念與人文內涵,逐漸發展成為當前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
3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中茶文化的價值應用
對于茶文化來說,其不僅是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的內涵,更是彰顯相關文學作品價值和創作意境的關鍵素材。所以,選擇合適的茶文化元素,并且從其中探究到能有效應用于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內涵元素,就發展成為當前該文學作品良性發展的重要支撐。盡管在多元文化交流與碰撞的今天,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在創作時,可以使用的元素更加豐富,但是其仍然是一種基于現實生活的藝術性創造,所以,文化是實現該文學作品持續良性完善發展的本質動力,所以,只有為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尋找到合適的文化素材,才能為其真正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動力。當然,如果我們對茶文化進行內涵性分析,我們看到其中不僅是一種文化素材的詮釋與表達,更是一種理念的詮釋,甚至是一種習慣上的認知。因此,在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如果我們想要更好應用茶文化,不僅需要從創作素材應用的角度來認知茶文化的價值應用,更需要從精神理念這一視角來全面分析茶文化對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具體影響。事實上,我國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活動中,其之所以未能形成良性發展體系,主要因素就在于整個文學作品創作時,并未能探究到合適的文化素材。對于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來說,其并非簡單的素材展示,其背后還包括創作理念與意境的全面延伸,只有構建符合大眾閱讀習慣的寫作風格,才能讓大眾讀得懂、愿意讀,從而實現該文學作品的應用影響力和社會價值。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往往較為抽象,其并非紀實性文學,所以,選擇合適的素材來展現作者自身的情感理念與意境,就發展成為該文學作品創作時的重要訴求。這實際上與茶文化的本質特征之間,有著實質性關聯。尤其是茶文化作為一種包含了各個階級飲茶習慣的文化體系,對其進行改造和融合,更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慣與認知。比如,以茶文化為題材所創作的動畫藝術作品《烏龍小子》,內容風趣幽默,備受大眾青睞。此外,戲劇藝術與影視文學之間的融合,也恰恰說明了茶文化可以作為不同文化體系連接的“紐帶”,尤其是通過合理融合,從而呈現整體性價值。
4茶文化與戲劇影視文學藝術的融合策略
歷經幾千年發展,在大眾不斷傳承與認可之后,茶文化之間逐漸沉淀,形成了內容多樣、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體系。在茶文化體系中,我們除了看到豐富的文化素材與多樣理念,同時也能感知茶文化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價值影響。在傳統文化全面復蘇的今天,整合、應用茶文化的價值內涵、理念,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們開展多樣活動的重要訴求。茶文化與戲劇影視文學藝術的全面融合,不僅形成了系統化的影視藝術作品,同時也為大眾提供了解茶文化的平臺與空間,這既有效推廣了茶文化元素,同時也大大深化了戲劇影視文學藝術的價值內涵。實際上,在戲劇影視文學藝術應用茶文化素材時,其不僅是一種素材上的應用,更是能夠從多方面來影響這一文學作品創作。比如,為文學作品創作提供了素材,能夠弘揚相關積極價值理念。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茶文化與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之間的深度交流與融合,為我們了解傳統茶文化提供了重要載體與空間。事實上,在當前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傳統文化茶葉承擔了獨特價值,將茶文化所具體詮釋的理念以一種全面生動的方式,融入到當前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活動之中,這也實現了戲劇影視文學作品活動的空間拓展與內涵延伸。在這一具體融合的過程中,本質上改善了戲劇影視文學作品活動的內涵質量,同時也賦予了戲劇影視作品濃厚的藝術特征,創新了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蘊和價值內涵。實際上,戲劇影視作品是整個文化體系中重要的內容,所以,對于創作者說,掌握茶文化,理解茶文化中所詮釋的精髓,本身就是創作“接地氣”、“符合大眾審美訴求”作品的關鍵要求。戲劇影視文學是一項包含多個層次、多個視角的文學體系,從其中所展示的價值理念,以及使用的素材特點看,無論各個群體的文化審美訴求,都能夠從中得到滿足。在文化環境日益完善的時代背景下,戲劇影視產業不斷成熟。在實施戲劇影視文學創作過程中,逐漸實現了從創作要素到內涵理念的多方位提升。除了戲劇影視設計技術不斷優化之外,該文學作品創作活動中,合理文化素材的選擇與應用賦予了該文學作品的全新空間。
篇2
關鍵詞:戲劇影視文學;新媒體;創作
新媒體概念本身便是和傳統媒體相對的,指的是將計算機和互聯網作為基礎的媒體業態,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移動電視和數字電視都是新媒體的重要內容。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我國戲劇影視創作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呈現出的發展態勢也更多。培養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人才符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及文化傳承的實際需要,隨著觀念和科技的發展,社會對于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便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媒體環境變化,培養出符合當前需要的高素質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人才。
一、新媒體環境下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的新特點
(一)對故事情節要求更高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手機移動媒體藝術和數字電視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人們通過移動媒體平臺來進行戲劇影視作品的頻率不斷增加。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往往會通過手機來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欣賞,手機的優點比較明顯,比如攜帶比較方便,操作比較容易[1]。但是手機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屏幕比較小,續航時間比較短。新媒體環境中,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有必要改造戲劇影視作品,僅僅照搬戲劇影視作品是不夠的?,F在,人們往往比較喜歡短視頻,這便要求進行新媒體戲劇影視短片創造的時候,重視故事情境和文學劇本,通過推薦故事情節,真正地了解這個故事的核心。這便要求戲劇影視文學人才認識到文學劇本的重要性,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的劇本。
(二)戲劇影視文學創作呈現出年輕態的特點和中老年人相比,年輕人在接受新媒體技術的時候,接受能力更強,隨著新媒體影響的不斷增加,在進行戲劇影視創作的時候,人們對于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更加重視,并且人物性格塑造也會圍繞年輕人欣賞習慣進行。僅僅利用劇本來進行作品核心思想的表達是不夠的,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我們還需要把文學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通過代表人物來刻畫出來。所以,在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必須重視主要人物的刻畫,優秀的作品,其人物塑造往往比較出色,能夠將劇本人物性格思想更好地體現出來。受到新媒體的影響,若是戲劇影視人物和年輕人欣賞習慣相符,那么人們接受起來會更加的容易。
(三)新媒體環境下戲劇影視創作主題也更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多的熱點話題,這些熱點話題呈現的時候,也往往和新媒體技術有著直接關系。新媒體技術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這種情況下,進行戲劇影視作品創作的時候,便必須重視主題的發展和豐富,以往較為單一的主題已經很難滿足當前觀眾欣賞的實際需要[2]。所以,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我們必須根據社會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將多樣性的主題更好地呈現出來。
二、新媒體對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的影響分析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媒體也給戲劇影視文學創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但影響了其創作的形式,還給其創作內容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新媒體給戲劇影視文學創作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一)新媒體讓戲劇影視文學創作呈現出多元、互動、碎片的特點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地加快,人們休息時間也呈現出了碎片化的特點,新媒體技術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方面的需要,也讓碎片化傾向不斷地加劇。因為方便快捷,手機和平板電腦受到了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喜歡,人們也非常喜歡通過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來進行戲劇影視作品的觀看[3]。收到新媒體技術影響,現在戲劇影視作品的交流傳播空間更大,并且播出的工具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情況下,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需要根據人們的興趣和新媒體的特點進行,并且戲劇影視短片也會成為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重要形式。這便要求編劇在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做到作品結構緊湊、節奏松弛有度,在比較短的時間中將故事情節理清楚,需要通過情節來引導人們更加深入的了解整個故事。其次,對于新媒體而言,其基礎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數字技術,以此為基礎來讓受眾和媒體之間更好的交互。受到新媒體影響,戲劇影視編劇在創作的時候,也需要將這種理念運用到創作中來,體現作品的生命力。比如被稱為“城市IP片”的《凌晨四點的上?!罚诙唐臄z的時候,運用了大量的當地景物和建筑,在播出之后取得的反響比較熱烈,很多觀眾都喜歡去取景點打卡,從而進行劇情的回味。這個片子也是新媒體影響下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案例,不但評價不錯,還能夠利用作品讓受眾和媒體之間更好的互動。最后,新媒體讓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更加的多元。通過新媒體技術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社會上的一些熱點事件,這些熱點事件的存在也給戲劇影視文學創作更好地進行提供了比較豐富的素材。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每天都能夠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若是創作方式比較單一,那么很難滿足人們對于娛樂和審美的需要。只有人們認可,文學的價值才能夠真正地實現,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也只有能夠獲得受眾的喜歡,其審美價值才能夠得到體現。
(二)新媒體給戲劇影視文學的人物形象塑造造成了直接的影響在傳媒體系中,新媒體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新媒體技術不斷地發展,人們的生活和新媒體之間的關系也愈加緊密。戲劇影視文學人物形象傳播的時候,傳播的環境以及傳播的方式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當前傳播環境中,稍微有一定影響力的事件或者人物很容易被人民群眾了解[4]。并且,受眾在信息接收的時候,也不僅僅是單項的接受相關的信息,而是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新媒體關注的是普通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喜樂。戲劇影視作品本身便是將聲音和畫面作為載體的一種視聽藝術,受到新媒體的影響,戲劇影視作品創作的時候,需要在這個基礎上提高創作的層面,給人民群眾更多的互動體驗和交流體驗。這種情況下,戲劇影視文學編劇也更加重視我們的生活、社會熱點事件,從社會熱點和生活出發來進行素材的提煉和挖掘,這樣才能夠進行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新媒體要求在進行戲劇影視人物設計的時候,不但需要重視著裝、相貌、儀態舉止,還必須重視其內在形象的打造,通過各種手段塑造出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戲劇影視人物。
(三)新媒體給戲劇影視文學的主題及情節設置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受到新媒體的影響,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相關的內涵更加的豐富。影視文學和戲劇文學本身便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明顯的區別。二者都需要通過多樣化、個性的主體內涵設計來將戲劇影視特點更好地展示出來。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技術也有了極大的發展,新媒體發展也給戲劇影視文學創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在起始階段,新媒體受眾往往是年輕人,所以,在進行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的時候,主題往往是校園、青春和愛情。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很多中老年人也因為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普及而越來越喜歡新媒體。在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編劇也不再僅僅重視年輕人,而是需要滿足不同受眾的實際需要,而想要做到這點,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人才便必須重視作品主體內涵的豐富。在新媒體環境中,對于戲劇影視文學創作意識的要求也更高,要求必須做好故事的選擇,提高故事的質量。在戲劇影視文學作品中,其核心內容往往是故事,故事情節起伏大能夠給表演者更好的表演提供空間,戲劇影視作品本身所具備的文化價值也會不斷地提高[5]。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的加快,生活節奏的加快,也導致了快餐文化的出現,特別是在短視頻中,人們更加喜歡快餐文化。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戲劇影視文學創作者一般都會選擇那些情節比較緊湊,層次比較分明的故事來進行創作,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戲劇中的矛盾沖突更好地展示給觀眾,以往的戲劇影視文學作品重視徐徐展開,而現在的短視頻更重視觀眾較短時間中的快意感覺。
三、新媒體環境中戲劇影視文學創作思路變化
(一)新媒體背景下戲劇影視創作應該重視年輕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代社會發展的時候,年輕態也成了非常重要的趨向,在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也應該將年輕態體現出來。新媒體技術傳播特點比較明顯,很多受眾群體接受模式也比較明顯。這種情況下,在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只有更加重視沖突性,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提高作品本身的價值。只有產生了沖突,故事才能夠更好地發展,若是這個前提欠缺,那么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的價值便無法體現出來[6]。并且,沖突也是創作發展的基礎,是吸引觀眾眼球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重視突出性的體現,只有這樣作品核心價值才能夠更好地表現出來。
(二)從多個角度出發綜合考慮戲劇影視創作的主題戲劇影視文學體現的時候,主要通過影視文學和戲劇文學這兩種體裁來體現,無論是戲劇文學還是影視文學,都需要有多樣化和個性化的主題。在進行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的時候,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將矛盾和故事情節體現出來。新媒體環境下,進行戲劇影視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還可以根據情況和需要將個性化較強的臺詞加入進來,通過設計個性化較強的臺詞來將創作的主題和故事脈絡發展更好地體現出來。
篇3
關鍵詞:影視;文學;英??;文學氣質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一、從英劇的文學氣質說起
2010年9月,英國獨立電視臺ITV推出的英劇《唐頓莊園》首播,迄今播出二季,不僅贏得了本國觀眾之心,還產生了巨大的海外影響,先后奪得美國艾美獎和金球獎的多項大獎,并在2012年上海電視節上摘取“海外電視劇大獎”金獎。電視劇從1912年泰坦尼克號失事帶給英國一個貴族之家的影響講起,其中財產限嗣繼承法的限制,一對年輕人逐漸克服“傲慢與偏見”的愛情,立刻喚起文學愛好者對奧斯丁的文學經典的記憶。人們紛紛發問:此劇改編自英國哪部古典小說呢?
其實這出劇為英國身兼作家、電影導演和編劇,曾以《高斯福莊園》勇奪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的朱利安·菲洛斯的原創作品。劇作所具有的濃郁的文學氣質,集中體現了英劇的一大特色。
英劇的文學氣質首先體現在充分利用本國豐沛而優秀的文學資源。作為公共廣播電視代表的BBC(英國廣播公司)出品了一系列由名著改編的電視?。簭?978年開始,以恢弘的氣勢將莎士比亞的37部戲劇全部制作成電視劇;單是19世紀的優秀文學作品,諸如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蓋斯凱爾夫人的《妻子和女兒》(電視劇譯名《錦繡佳人》)、《克蘭福德》、《南方和北方》,等等,均在熒屏上一一展現。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傳統文學的輝煌時期,從經典作家到有特色的小作家,BBC文學改編劇均給予關注,并因其對名著的忠實、出色的演繹、精美的制作而贏得一大批擁躉,BBC電視劇也因此幾乎成了文學名著改編劇的代名詞。
即使是并非由文學作品改編,而是由編劇原創的電視劇本,也往往具有明顯的文學氣質,這也是影迷們所謂的“文藝范兒”的一個重要標記。就以《唐頓莊園》為例,圍繞著莊園繼承問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與爆發期間那充滿變遷、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將人物與莊園的命運交織展開。其中有貴族、平民,上層主人、下層仆人,紛紜的人物,復雜的關系,鋒芒畢露或是暗潮涌動的戲劇沖突,懸念叢生或是峰回路轉的情節鋪陳。不同人物之間的故事,各自獨立又相互交錯,表現出隱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復雜的人性。同樣是原創性的、表現青春叛逆題材的電視系列劇,從2007年起在英國第四頻道播出、也受到中國網友熱追的英劇《皮囊》(豆瓣網上網友對每一季的評論少則數千條,多則數萬條)就比美劇《緋聞女孩》深刻,寫盡了青春的飛揚跋扈、張揚無羈和迷茫艱難,其中的現實感和人文意味,明顯可見悠遠的文學傳統的影響。
英劇的濃郁的文學氣質特性引發了我們的思考:視覺文化時代文學與影視究竟是何種關系?同是具有悠久歷史、深厚的文學傳統國度,中國可以從英劇發展中得到怎樣的啟示?
二、影視進逼。文學敗退?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新傳媒技術的影響下,現代文化出現了從以語言為中心向以視覺為中心的轉向。視覺文化無處不在,影視觀看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中心,而傳統的文字文學作品的閱讀明顯減少,文學的風光不再。今天,我們不斷聽到關于文學因為受影視步步緊逼而節節敗退的悲觀說法,甚至“文學終結論”或“文學死亡論”時有耳聞。
“文學終結論”基于一種認識:存在著一個有著明確的內涵和清晰的疆界并固定不變的文學觀念。應該說,文學自產生以來所具有的超功利性的審美屬性,沒有產生根本變化,但隨著從口語媒介、文字書寫媒介、印刷媒介到電子媒介形式的更新,文學的文本形態在不斷變化,相應地文學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就近現代文學中的大宗小說而言,印刷技術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19世紀報紙的發展和連載小說的形式,推動了小說的文化消費,加強了小說認識和娛樂的雙重屬性。而20世紀以來影視這樣的電子文本,采用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可視可聽,進一步強化了文學的娛樂本性,文學成為一種極其大眾化的精神消費品。隨著科技發展和網絡普及,文學文本形態發生新變。據《新京報》報道,今年8月舉辦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顯示:數字閱讀已成出版潮流。當有人感嘆文學退隱的時候,我們在互聯網上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文學“農貿市場”:“玄幻·奇幻”、“武俠·仙俠”、“科幻·靈異”、“耽美·同人”等,之下還有“盜墓”、“穿越”、“后宮”等熱門題材類型,數量驚人,閱讀者眾多。
今天的文學的生態是蕪雜的,市場化、大眾化和傳媒化聯袂而來,文學生產體制包括生產、流通、評介和接受,已經并且還在發生著變化。當我們把文學當做一個蕪雜而真實的存在而并非一個抽象的觀念時,我們就不再輕易地把文學看作“明日黃花”,或是把電子時代的主要符號——影像看作是文學的替代者。電子媒介時代可能會使一些文學樣式衰落淡出,也會孕育產生一些新的文學樣式;可能會使傳統媒介的文學形態被冷落,也可能產生文學與其他藝術門類的交融形態。
影視與文學各有獨立性,但又密切相關,甚而相互滲透、相互成就。
篇4
【關鍵詞】探究背景 理論依據 教學模式構建
前言
英語教材中戲劇體裁的引入,豐富了文章材料,如果能加以利用和拓展,就會促進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和人文素質的提高,也更能全方位地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本文就“英語文化性體裁――戲劇”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探究背景
隨著新課標的頒布,迄今已出版的高中英語教材有較大數量的戲劇體裁語篇。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等形式表達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總稱。按容量大小,戲劇文學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和小品;按表現形式,可分為話劇、歌劇,戲曲等;按戲劇沖突的性質及效果,可分為悲劇、喜劇和正?。话搭}材,可分為市民劇,家庭劇、社會劇,神話劇,傳奇劇,歷史劇等。總之,它是一種全方位表現一個民族文化的標志性體裁。因此,如何立足于新課標理念,探索英語文化性體裁――戲劇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成為值得探究的問題。
二、理論依據
1.新課標理念。新課標明確了英語課程的雙重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英語教材中引入戲劇體裁的文章,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心智、情感、態度的發展和價值觀的形成;另一方面了解西方文化,懂得西方情感,明確西方人的價值觀;同時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英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新課標建議設置“英語文化欣賞入門”的選修課程,旨在通過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分析和主題分析以及西方文化熏陶來擴大學生的文化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使用英語語言工具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人文素養。
2.圖式教學理論。圖式是一種記憶結構,它既包括語言、文化、民俗等其它領域的知識,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經反應模式。圖式有三種類型:語言圖式(Linguistic schemata)內容圖式(Content schemata)和修辭圖式(Rhetorical schemata)。語言圖式是指讀者先前的語言知識,即關于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圖式是指文章的內容范疇,是文章的主題,因此內容圖式又被稱為主題圖式。修辭圖式是有關各類文章篇章結構的知識。三種圖式對把握文章的內涵、內容和整體脈絡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達到較好的閱讀效果。在戲劇體裁中,可以通過圖式教學理論更好的分析戲劇的人物、內容和整體的結構。
3.“興趣性”教育原則。興趣是學習獲得成功的良好保證。通過興趣的培養,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主動熱情、投入積極的參與,以此來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等多種能力。因為戲劇體裁的文章在內容上,朗讀語調上,表演形式上,都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全方位地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三、教學模式構建
為了使戲劇體裁的文章更好的服務于英語教學,更好的來體現新課標的的理念和任務型教學模式,將英語戲劇體裁文章的教學模式分為三部分:背景啟動――文本理解――表演拓展
背景啟動。引用到英語課文的戲劇都是英語戲劇中經典類的文章,無論是他們的作者還是社會背景、時代背景都不被學生所熟悉,因此這一環節是必要的。在這一部分首先對文章的作者和作品進行介紹,然后對文章的社會背景進行簡介,使學生對作品發生的社會環境和作者有所了解,以便對文章有更好的了解。
文本理解。戲劇作為閱讀材料,它的作用同樣是培養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信息的捕捉的能力。但是在設計上是有別與其他類型的閱讀材料的,首先是對人物和他們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然后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接下來對故事內容設置問題來培養學生精讀和略讀的能力。
表演拓展。這個環節是對前部分的鞏固。通過前面的分析,學生對人物的性格和內容都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能夠更好的體現前面所學的內容,并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從而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也有利于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與此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標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五個目標。
課程改革的繼續已營造出足夠的教改氣氛,加之戲劇這種特殊的文字樣式以及名著的巨大誘惑,足以激發師生教與學的欲望,在興奮的期待和積極構思中,在戲劇教學的創新嘗試中,在從背景文本到表演拓展中,讓師生沉浸在巨大的希冀c喜悅中。
在策劃中張揚“導演”的個性,在同學們當中產生了極好的反響,也得到老師的好評,個性的體現與新課程改革發展學生的個性相吻合。在協作中凝聚集體的智慧。每個表演都是集體勞動的結晶,導演的策劃要運用頭腦,演員配合要細致到位,道具音樂要達成共識,主角配角要協調一致,動作表情要細致到位。一些平時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表演出色,在表演中體現他們的個性、天賦和特長,得到同學的喝彩,老師的表揚,使他們心情舒暢、興趣昂然,這種快樂和成功的體驗,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學說英語和運用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文化適應;社會距離;第二語言習得
文化適應模式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的重要概念,是由美國學者John.H.Schumann于1978年首次提出。文化適應是對一種新文化的適應過程,是學習者與目的語社團的社會和心理結合。其核心內容是:第二語言習得只是文化適應的一部分,學習者對目的語社團文化的適應程度將會制約他的第二語言水平。在文化適應模式中,Schumann通過“社會距離”和“心理距離”來分析和闡述文化適應程度。下面將結合蘭大2013級漢語留學生來分析其在文化適應中的社會距離情況:
1、蘭州大學2013級漢語留學生文化適應中的社會距離分析
社會距離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和目的語群體之間的關系,它主要是通過影響第二語言學習者與目的語群體接觸的程度來影響第二語言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提高,所以說留學生漢語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和社會距離有關。社會距離包括八項因素,下面我們將逐一分析。
(1)在“社會主導模式”方面。“社會主導模式”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與目的語群體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導地位”、“從屬地位”、“平等地位”三個等級。毋庸置疑,平等的地位是最有利于第二語言學習的。蘭州大學的留學生大多來自中亞、東南亞和韓國,他們所屬的群體和蘭大學生所屬的群體在社會主導地位上基本是一致的,所以他們和目的語群體之間是平等的,這是他們漢語學習的有利條件之一。
(2)在“融入策略”方面?!叭谌氩呗浴笔侵傅诙Z言習得群體面對目的語群體文化時可能采取的態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保留策略”、“適應策略”三種,適應策略是最合理的。在蘭大的留學生中,他們能把漢語作為長期學習的語言對象,就說明在對待漢語群體文化上不是保留的,而且大多數人都在努力嘗試適應中國的文化,即使剛開始因為漢語的難度有過厭倦,但最終還是因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而激發了他們對漢語學習的熱情。
(3)在“封閉程度”方面?!胺忾]程度”是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和目的語群體共同享用社會設施、共同工作的程度。如果封閉程度低,兩個群體之間的接觸比較多,比較有利于學習者;相反則不利于第二語言學習。蘭大的留學生,雖然在漢語水平和其他方面和中國學生有差別,但是他們在大部分的學習資源、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上是和中國學生一樣的,封閉程度比較低,所以對他們學習漢語很有利。
(4)從“凝聚程度”看。“凝聚程度”是指第二語言習得群體內部成員間的密切程度。很顯然,如果第二語言習得這群體內部成員關系密切,就會減少和目的語群體的接觸,從而不利于他們的漢語學習。雖然如此,僅第二語言習得者聚集成群的現象非常普遍,可以說大多數在中國學習漢語的外國留學生生活的圈子還是在外國人內部,與中國學生的聚集很少,在蘭大的留學生也是如此,他們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總是和自己國家或者其他國家的學生保持密切聯系,和中國學生的交流很少,這不利于他們的第二語言學習。
(5)從“群體大小看”。第二語言習得群體人數的多少會影響學習者的語言學習,群體內部人數的多少直接決定他們的緊密程度,群體內部人數多的話,緊密程度高,從而和目的語群體的接觸減少,因此群體越小則越能更容易取得好的語言習得效果。蘭大的留學生群體人數在二十人左右,而中國學生大約七十左右,相對于中國學生留學生的群體比較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第二語言習得群體和目的語群體之間交流的機會增加,對留學生學習漢語創造了較好的機會。
(6)從“文化相似性”來看?!拔幕嗨菩浴敝傅氖堑诙Z言習得群體的文化和目的語群體文化的相似程度。如果兩個群體文化相似程度高,則學習者更容易適應對方的文化,更容易獲得較好的習得效果。蘭大留學生多數來自中亞、東南亞、韓國等國家,在文化相似程度上,韓國和東南亞國家的文化比起中亞國家和中國的文化相似程度更高,所以韓國學生和東南亞國家學生更容易適應中國文化,他們的漢語水平也相對高些。
(7)從學習者的“態度”來看。這里態度是第二語言學習者群體對目的語群體的整體態度。分為正面態度和負面態度兩種。如果學習者對目的語群體的態度是正面的,則有益于語言習得。在蘭大的留學生整體對目的語群體的態度是正面的,無論在課上和課下,對老師還是對學生都能表現出一種應有的尊敬和熱情的態度,所以對他們語言學習比較有益。
(8)從“打算居住的時間”來看。第二語言學習者如果在目的語國家居住的時間長,他們的漢語水平則明顯高于居住時間短的學生。蘭大的留學生中在中國時間最長的是五年,較短的是兩年,學習五年的學生漢語水平遠比學習兩年的學生高,在和目的與群體的交流中也表現出更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社會距離理論對漢語教學和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意義
在明確了第二語言學習者文化適應模式中社會距離和第二語言學習的關系后,結合蘭大留學生在社會距離中各方面的表現并針對他們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分析社會距離理論對漢語教學和二語習得的意義。
漢語教學應該為學習者提供更開放的教學環境,創造更多和目的語群體交流合作的機會,打破學習者群體內部的封閉程度和凝聚程度;引導學生樹立對待目的語群體和文化的正確態度,從而讓學習者產生更合理的融入策略,提供一切有利于語言學習的條件。
從學習者來說,首先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應該樹立一種和目的語群體的平等關系。其次,對待目的語群體的文化學生應該更加積極主動,以更開放的姿態適應中國的文化并主動和中國學生交流,對目的語群體要有正面的態度,學習者要全身心投入到語言學習中,盡可能在目的語國家長時間學習,這樣漢語水平才能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王建勤.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劉.對外漢語教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10.
篇6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獨立設置的藝術類本科院校(含參照執行院校)可自行劃定錄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數線。2018年共有27所在滬招生的獨立設置藝術類本科院校(含參照執行院校)自行劃定錄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數線,現公布如下:編碼
院校名稱
本科文化線
備注
A06
東華大學
產品設計
261
外語不低于70分
服裝與服飾設計
外語不低于70分
環境設計
外語不低于70分
設計學類(中外合作辦學)
(服裝與服飾設計,中日合作)
設計學類(中外合作辦學)
(服裝設計中英合作)
英語不低于90分
設計學類(中外合作辦學)
(環境設計中英合作)
英語不低于90分
視覺傳達設計
外語不低于70分
數字媒體藝術
外語不低于70分
藝術與科技
外語不低于70分
表演(服裝表演)
表演(影視戲?。?/p>
A18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學(音樂學招考方向)
373
音樂學(音樂教育、音樂治療、樂器修造藝術招考方向)
246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音樂表演
錄音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
A70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表演(時尚表演與推廣)
261
表演(音樂劇表演)
表演(影視與話劇表演)
表演(流行演唱)
表演(流行舞蹈)
播音與主持藝術
語文≥90
文物保護與修復
藝術與科技
服裝與服飾設計
工藝美術
公共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
雕塑
繪畫
產品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動畫
廣播電視編導
攝影
B01
中央戲劇學院
表演
話劇影視表演班
261
話劇影視表演雙學位班
戲劇影視導演
戲劇影視導演
402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舞臺設計
261
舞臺燈光
舞臺服裝
舞臺化裝
舞臺造型體現
演藝影像設計
戲劇影視文學
戲劇創作
427
電視劇創作
戲劇學
戲劇史論與批評
402
戲劇策劃與應用
表演
音樂劇表演
261
京劇表演
180
京劇音樂伴奏
180
歌劇表演
261
偶劇表演與設計
261
舞劇表演
180
戲劇影視導演
戲劇教育
402
演出制作
402
影視編導
402
影視制片
402
播音與主持藝術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
261
B05
北京電影學院
戲劇影視文學(創意策劃)
427
戲劇影視文學(劇作)
427
戲劇影視導演(電影導演)
351
表演
261
影視攝影與制作
377
錄音藝術(電影錄音)
452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351
新媒體藝術
351
藝術與科技
502
環境設計
351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351
產品設計
351
戲劇影視導演(廣告導演)
351
電影學(制片與市場)
452
電影學(電影評論)
452
攝影
502
動畫
351
漫畫
351
戲劇影視文學(動漫策劃)
427
影視攝影與制作(數字電影技術)
377
廣播電視編導
502
數字媒體藝術
402
B06
北京舞蹈學院
舞蹈表演
中國古典舞
≥202
中國民族民間舞
芭蕾舞
音樂劇
國際標準舞
舞蹈編導
≥242
舞蹈學
舞蹈史論
≥334
舞蹈教育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261
B07
中國戲曲學院
音樂學
357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戲曲作曲
272
音樂制作
357
音樂表演
民族器樂
272
錄音藝術
音響藝術設計
408
表演
京劇表演
238
京劇器樂
昆曲器樂
昆曲表演
戲曲形體教育
戲曲舞蹈
多劇種表演
多劇種器樂
影視表演
272
戲劇影視導演
戲曲導演
255
戲曲影視導演
408
戲劇影視文學
戲曲文學
476
國際文化交流
493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戲曲舞臺設計
391
舞臺燈光設計
化裝造型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戲曲服裝設計
272
動畫
357
繪畫
340
視覺傳達設計
357
數字媒體藝術
357
B08
天津音樂學院
音樂表演
260
B09
天津美術學院
美術學類(各招考方向)
343
設計學類(各招考方向)
書法學
設計學類(中外合作辦學—數字媒體藝術)
353
B10
魯迅美術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類
308
美術學類
美術學
設計學類(中外合作辦學)
335
B13
南京藝術學院
藝術史論
361
廣播電視編導
影視攝影與制作
戲劇影視文學
戲劇影視文學(影視策劃與制片)
音樂學
321
音樂學(師范)
音樂學(音樂傳播)
音樂學(樂器修造)
書法學
321
播音與主持藝術
321
戲劇影視導演
錄音藝術
舞蹈學
表演
281
音樂表演(聲樂演唱)
261
音樂表演(中國樂器演奏)
音樂表演(管弦與打擊樂器演奏)
音樂表演(鋼琴與鍵盤樂器演奏)
音樂表演(音樂劇)
音樂表演(流行音樂演唱)
音樂表演(流行音樂演奏)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計算機作曲)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流行音樂創作)
舞蹈編導
241
舞蹈學(師范)
繪畫
281
中國畫
公共藝術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產品設計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攝影
動畫
數字媒體藝術
雕塑
工藝美術
藝術與科技
舞蹈表演
201
B14
中國美術學院
建筑學
281
藝術學理論類
戲劇與影視學類
錄音藝術
美術學類
書法學
設計學類
中國畫
環境設計
B15
景德鎮陶瓷大學
動畫
261
語文70、英語65
美術學
公共藝術
產品設計
環境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視覺傳達設計
雕塑
繪畫
陶瓷藝術設計
B16
山東藝術學院
音樂表演(音樂劇)
261
音樂表演(戲曲音樂伴奏)
210
舞蹈表演
210
廣播電視編導
261
B17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
359
英語不低于70分
美術學
藝術史論
設計美術類所有專業
261
B19
武漢音樂學院
音樂學(各招考方向)
299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264
錄音藝術(各招考方向)
264
音樂表演(各招考方向)
255
舞蹈表演
216
舞蹈編導
255
B20
廣州美術學院
美術學
402
書法學
261
其他美術類各專業
261
B23
四川美術學院
造型類(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動畫、影視攝影與制作、繪畫、雕塑、攝影、中國畫、實驗藝術專業)
360
設計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技專業)
B24
四川音樂學院
音樂表演(各招考方向)
300
表演
播音與主持藝術
舞蹈學
B26
西安美術學院
藝術史論
464
美術學
450
藝術設計學
432
音樂學
386
其他所有專業
261
B30
清華大學
設計學類
401
語文、外語不低于90
B31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低文化折算比值 (高考文化成績/自招線)
詳見學校招生章程中
相關說明
播音與主持藝術
0.75
戲劇影視導演
0.85
表演
0.6
影視攝影與制作
0.75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0.7
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方向)
0.7
動畫
0.7
動畫(游戲設計藝術方向)
0.7
音樂學
0.75
音樂表演(聲樂表演方向)
0.65
表演(音樂劇表演校際交流項目雙學位班)
0.6
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
1
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方向)
1
戲劇影視文學
1
數字媒體藝術
1
藝術與科技(數字娛樂方向)
0.95
錄音藝術(音響導演方向)
0.9
錄音藝術(錄音工程方向)
0.95
設計學類(中外合作辦學)(視覺傳達設計)
0.7
B33
北京服裝學院
表演(服裝表演、廣告傳播方向)
301
動畫
外語不低于60分
繪畫
雕塑
攝影
中國畫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公共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與科技
B34
江南大學
美術學
261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公共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
B38
浙江傳媒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媒體創意方向)
421
廣播電視編導
錄音藝術
播音與主持藝術
播音與主持藝術(禮儀文化方向)
播音與主持藝術(影視配音方向)
播音與主持藝術(雙語播音方向)
外語不低于105分
影視攝影與制作(電影攝影與制作、電視攝像、電視節目制作)
攝影
B39
浙江理工大學
產品設計
261
服裝與服飾設計
設計學類(中外合作辦學)
B55
浙江音樂學院
音樂表演
261
音樂學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舞蹈學
舞蹈編導
篇7
一、藝術類
層次
?!I
文化控制線(分)
專業合格線(分)
出省專業資格線(分)
二本
A段(含提前本科)
1.美術與設計學類
290
316
270
2.音樂學類
136
100
舞蹈學類
3.舞蹈學
128
90
4.體育舞蹈
148
90
5.健美操
160
90
戲劇與
影視學類
6. 戲劇影視文學
(廣播電視編導)
147.6
100
7.播音與主持藝術
163.4
100
二本
B段 (含獨立
學院)
1.美術與設計學類
303
270
2.音樂學類
135
100
舞蹈學類
3.舞蹈學
126
90
4.體育舞蹈
147
90
5.健美操
160
90
戲劇與
影視學類
6.戲劇影視文學
(廣播電視編導)
145
100
7.播音與主持藝術
160.8
100
三校生
本科
美術與設計學類
328
281
高職(??疲?(含本省三校生)
1.美術與設計學類
112
270
2.音樂學類
100
舞蹈學類
3.舞蹈學
90
4.體育舞蹈
90
5.健美操
90
戲劇與
影視學類
6. 戲劇影視文學
(廣播電視編導)
100
7.播音與主持藝術
100
二、體育類
層 次
文化控制線(分)
專業合格線(分)
本科(含一本、二本)
312
79.5
高職(專科)
(含三校生)
篇8
注:
1、文化折算成績按:原始文化分÷各省市普通類一本線×750計算。(上海、山東、海南以“自主招生控制分數線”、浙江以“一段線”代替“普通類一本線”參與折算。)
2、委培、預科專業的文化分不折算。
3、校考合格且文化成績達到所在省市普通類本科第一批次要求,不受專業最低分限制,優先錄取,如有單科要求,語文 不得低于90分(150分制)。
4、除表演(京劇)、舞蹈表演專業外,考生高考文化成績不得低于所在省市藝術類同科類本科最低分數線。
5、各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以全國錄取結束后為準。
專業
文化折算成績
語文(150分制)
專業最低分
合成最低分
表演(戲劇影視)
461.87
73.43
表演(音樂劇)
411.68
80.27
戲劇影視導演
544.55
90
137.6
戲劇影視文學
704.85
90
227.3
1276.66
戲劇影視文學[新概念獲獎]
524.75
90
153.8
1127.75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臺設計)
592.81
363.43
644.54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燈光設計)
599.01
346.71
634.19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
577.84
351
652.41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臺設計)[新疆預科]
275
380.1
503.85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燈光設計)[新疆預科]
267
377.4
498.45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新疆預科]
277
377.7
502.35
數字媒體藝術
614.56
415.21
1063.81
播音與主持藝術
525.73
90
71.77
廣播電視編導
663.37
90
224.4
1241.9
影視攝影與制作
511.86
90
225.4
表演(京劇)
266.54
75.57
表演(戲曲音樂)
395.21
74.1
表演(木偶)
393.71
82.4
戲劇影視導演(戲曲)
465.57
90
112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戲劇戲曲音樂設計與制作)
448.02
312.34
444.4
舞蹈表演(芭蕾舞)
321.86
68.2
舞蹈表演(中國舞)
291.35
65.4
舞蹈表演(國標舞)
320.36
70.8
舞蹈編導
375.78
73.6
舞蹈編導[內蒙委培]
252
65
錄取規則:
一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藝術院校招生的相關規定,我校可根據各專業(方向)合格人數,參照招生計劃數,自行劃定高考錄取控制分數線,自劃線辦法按照教育部教學廳(2016)10 號文件執行。凡我校專業考試合格,在自定高考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考生分別按以下辦法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焊呖嘉幕煽冋鬯惴?高考文化分÷本省市普通類一本線×750
(注:本科批次合并的省市,按照該省市招生考試機構相關規定執行)
序號
專業
錄取成績排序方法
單科要求
1
表演(戲劇影視)
按專業成績錄取。
------
2
表演(音樂劇)
3
表演(木偶)
4
表演(京劇)
5
表演(戲曲音樂)
6
舞蹈表演(芭蕾舞)
7
舞蹈表演(中國舞)
8
舞蹈表演(國標舞)
9
舞蹈編導
10
戲劇影視導演
按專業成績錄取。
語文不低于90分(150分制)
11
影視攝影與制作
12
戲劇影視導演(戲曲)
13
播音與主持藝術
14
戲劇影視文學
專業成績(換算成750分制)+高考文化成績折算分。
15
廣播電視編導
16
數字媒體藝術
專業成績+高考文化成績折算分。
------
17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臺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
高考文化成績折算分×45%+專業成績。
18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戲劇戲曲音樂設計與制作)
高考文化成績折算分×20%+專業成績。
1、考生高考文化成績不得低于所在省市藝術類同科類本科最低分數線,表演(京劇)、舞蹈表演專業 可適當降低要求。
2、高考文化成績達到所在省市普通類本科第一批次分數線者(根據招生計劃數及該專業錄取辦法)優 先錄取,如專業(方向)有語文單科要求的須不低于 90 分(150 分制)。
3、各專業(方向)的文化成績、專業成績任一單科或項目不得缺考或零分。
4、表演(戲曲音樂)專業按樂器分別排序。
篇9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人數 考試科目 參考書目 備注 008 文學院(電話:89683067、89683519) 147 文學院所有專業均不接受單獨考試。 135102戲劇 30 01 舞臺劇與影視劇寫作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4 英語二③623 藝術基礎(戲劇影視文學)④902 劇本寫作 復試科目:0810 創意與編導
《戲劇藝術十五講》董健、馬俊山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專業學位,學制3年。聯系電話:89686486。 02 舞臺劇編導 03 影視劇編導 04 演出管理 130300戲劇與影視學 6 01 戲劇戲曲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6 戲劇與電影基礎(含戲劇與電影理論、中國戲劇、外國戲劇、中國電影、外國電影)④978 評論寫作 復試科目:0809 戲劇與影視專題 參看“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所”網站“招生與培養”欄(njuxy.cn/student.htm) 本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在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電影學 03 電視藝術學 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01 歐美文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5 文學(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④935 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復試科目:0807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題 凡大專院校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均可視為考試參考書。 “中國語言文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規模81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西方文論 03 中外文學關系 050106中國現當代文學 01 現代文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5 文學(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④935 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復試科目:0806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 凡大專院校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均可視為考試參考書。 “中國語言文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規模81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當代文學 050105中國古代文學 01 先唐文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5 文學(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④935 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復試科目:0805 中國古代文學專題
凡大專院校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均可視為考試參考書。 “中國語言文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規模81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唐宋文學 03 元明清文學 04 近代文學 05 域外漢籍研究 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 01 古籍整理與研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5 文學(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④935 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復試科目:0805 中國古代文學專題 凡大專院校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均可視為考試參考書。 “中國語言文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規模81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中國文化史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 01 古代漢語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5 文學(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④935 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復試科目:0804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專題 凡大專院校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均可視為考試參考書。 “中國語言文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規模81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現代漢語 03 中國語言學史 0501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1 理論語言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5 文學(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④935 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復試科目:0803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題
凡大專院校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均可視為考試參考書。 “中國語言文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規模81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社會語言學 03 方言學 04 對外漢語教學 05 語文教學和語言文字規范 050101文藝學 01 文藝理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615 文學(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④935 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復試科目:0802 文藝理論專題
凡大專院校中文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均可視為考試參考書。 “中國語言文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規模81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參考書目適用于初試及復試。 02 文藝美學 03 西方文論 04 中國文論 045300漢語國際教育 30 01 漢語國際教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54 漢語基礎④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復試科目:0801 專業綜合(語言學概論、作文) 《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漢語》(第一冊、第二冊)王力著,中華書局;《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著,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當代中國》張海林著,南京大學出版社;《跨文化交際學概論》胡文仲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外國文化史》孟昭毅、曾艷兵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專業學位,學制2年。咨詢電郵:chenguang@nju.edu.cn。
篇10
關鍵詞 語文網絡自然
首先,網絡提供了語文學習尤其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共享的便利條件。只要有網絡,我們就可以集中一批網絡資源供許多人同時研讀討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學會便捷地搜索所需信息,而不必要求學生花很多錢再去復印大量的資料;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在網絡上“短準快”地找到我們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需要的大量資料,而這在過去沒有網絡的時代,是不可想象的。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在網絡中自由地搜尋信息,并且把這些信息充分利用到自己各種形式的學習中去。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更便捷地傳送各種信息,進行教學,為課堂教學服務??偠灾?,有了網絡,我們的語文課堂得到充分擴展,資料的豐富和便捷猶如廣闊的海洋,學生可以在其中盡情游弋,在這里他們可以超越自己,超越課本,這種條件對于我們有效開展語文課堂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網絡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網絡隱藏著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無窮內容,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的開放性和無限性保證了學生利用網絡為綜合性學習服務的可能性,也就為學生實現自主合作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方式提供了保障。所以,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設計中,既可以以它為手段為綜合性學習服務,也可以以它為目的,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和發表自我觀點的語文綜合能力。這也是我們進行語文課堂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模式。
充分利用網絡優勢,使它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發揮巨大作用的典型案例,是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吳剛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課體現出來的。
案例: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活動目的:
了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時間
課外進行,課堂50分鐘活動
活動形式
(一)布置所有學生利用網絡搜集關于自然環境、生態惡化的各種資料,文字、相關圖片、多媒體以及本課的朗誦錄音、西北地區地圖、方位圖等。
(二)課堂活動:生搜集網絡資料的情況,采用學生搜集的多媒體資料出示西北地區地圖,方位圖,指導學生查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河、羅布泊的地理位置。
出示問題:
羅布泊曾是怎樣一個仙湖?什么時候消逝的?為什么會消逝?羅布泊的消逝帶來怎樣的惡果?
文本活動:
首先,多媒體出示學生查找的關于羅布泊今昔對比的圖片、視頻資料、影象資料;
接著,學生繼續交流課外搜集的資料,分小組整理歸納。
然后,小組討論交流以上問題,得出結論。選出代表,在全班發表看法。
班評價資料收集最好的小組,評價整理歸納文章主題與警示最精辟的小組。
師生共同總結,羅布泊的消逝原因有兩個:一是20世紀70年代塔里木河曾經人為改道,導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追究其深層原因,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不顧整體利益,‘不懂自然規律,不懂生態平衡,頭腦中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逝導致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迅速惡化,沙漠在擴張。
文戲劇、影視作品的鑒賞活動
通過組織學生觀看相關戲劇、影視作品的錄像和光盤進行語文課堂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戲劇劇本和影視劇本,并通過對劇本的感受和理解,了解戲劇文學和影視文學的一些特點,了解戲劇藝術和影視藝術,從而更好地欣賞戲劇和影視,以此豐富學生對生活、藝術的感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情與愛國的完美融合
活動目的:了解劇本的特點,知人物形象瑪麗亞(或夏洛克)的性格特點。
學習影視體裁刻畫人物的技巧;了解戲劇的矛盾沖突、劇本語言以及戲劇的歷史、發展前景等知識。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正直、熱愛美好生活、有愛心、幫助弱者等情感品質。
活動時間
課堂120分鐘活動
活動形式
(一)布置思考問題:為什么人們喜歡電影?制作電影對人類世界有何貢獻?
(二)課堂活動
欣賞《音樂之聲》電影光盤。
討論:一部電影的要素,包括主題、情節、背景、人物創造和場景深化,都應注意哪些問題。
討論:有關電影制作的各個方面,包括演員、編劇、制作、攝制、導演、配樂、編輯、后期制作、融資或試制作、試放映等。使學生感受到,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攝影者,但不是每個人在影片的制作過程中都能起一個獨立角色的作用。
討論:影片主題該如何選擇,為此而做的準備工作有哪些;每一個工作日的典型安排;制作人員在影片中必須實踐的何種品德;制作人員是否感到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創造了社會的同一性,不論與其他方式是否相同等問題。
活動作業
(l)創作一個腳本。布置一部分學生設計畫面情節,一部分學生設計品德情節,其他學生負責二者的結合和與其他各種因素的結合。
(2)可以編演一個課本劇,設計劇本、演員、導演等工作安排。
(3)討論一臺攝像機的操作,在掌握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允許學生實際操作一下。
(4)搜集影視、戲劇的研究資料,可以上網查詢,到圖書館查找資料,或實地考察,訪問專家,視每個學生條件情況自由選擇進行,一個月后課堂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