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嫁接技術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06 17:55: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果樹嫁接技術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果樹嫁接技術方法

篇1

蔬菜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蔬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蔬菜采后加工已經成為我國蔬菜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的支撐力量。

我國蔬菜加工產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加工蔬菜出口形勢保持穩定增長,基本形成了以東部沿海地區鮮冷凍蔬菜出口、西北地區蔬菜漿和脫水蔬菜出口以及西南與東北地區加工蔬菜出口為主的“環形”產業發展格局,其中山東、廣東、江蘇和福建是主要的蔬菜及其加工產品出口省份。我國蔬菜加工業在發展過程中已逐步形成了腌制蔬菜、脫水蔬菜、速凍蔬菜、蔬菜漿、鮮切蔬菜等具有比較優勢的加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中排在前4位的分別為東盟、日本、中國香港和韓國,其次為俄羅斯、美國和歐盟。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蔬菜及其加工產品出口量為828.1萬t,創匯93.9億美元,占當年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額的19.2%,其在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蔬菜及其加工產業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從產業發展與市場角度看,我國蔬菜加工產區集中度不足(產業調整尚不到位),蔬菜生產加工合作組織(協會)力量薄弱,政府服務不足,市場機制不健全;從生產加工角度看,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時有發生,資源消耗高而廢棄物利用程度低(技術裝備需要升級換代),標準的制定、執行與培訓不足,這都成為制約蔬菜加工產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從國際環境看,由于金融危機,各國均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我國蔬菜生產、加工成本增加,對我國蔬菜出口的國際競爭力構成壓力,同時,一些國家通過反傾銷、反補貼及技術性和綠色貿易壁壘措施,對我國蔬菜及其加工產品的出口進行限制。

為此,我國蔬菜及其加工產業在國內方面,應加快改革進程,促進產業調整,培育行業組織力量,提升技術與裝備水平,完善蔬菜生產與加工產品可追溯體系及預警標準體系,并做好監督執行工作,從而提高我國蔬菜及其加工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水平,保證我國消費者的日常消費需求及身心健康。在國際方面,在保持我國現有主要蔬菜出口國家和地區市場基本穩定的同時,要開拓其他如中東、中東歐、非洲等市場,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市場結構,實現既能保持均衡穩定又能適時增長的蔬菜生產、加工出口貿易局面,為我國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及動力。

蔬菜加工保鮮的技術進展

在采后方面,目前蔬菜采后技術正向智能型分級、包裝、貯藏、鮮切加工保鮮及無損檢測技術方向發展,國外越來越重視蔬菜的采后安全技術,采后清洗、涂膜、包裝技術及新型保鮮劑如1-MCP(1-甲基環丙烯)得到發展,低劑量輻射殺菌技術也已獲美國FDA核準,在蔬菜上得到使用。另外,蔬菜冷鏈物流技術將蔬菜產品的交易、位移和信息傳遞集成為三位一體,大大提高了蔬菜產品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

在加工方面,一批先進的蔬菜加工技術在生產中得到應用,有效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同時降低了能耗。例如,在脫水蔬菜加工方面,國外采用多級分區變溫干燥技術,整個過程可實現智能控制,能耗低、效率高,產品品質穩定;蔬菜漿加工方面,國外普遍采用閃蒸濃縮、高溫短時殺菌、無菌灌裝等技術與裝備;速凍加工方面,發達國家推廣了低溫高速氣流速凍、噴淋或沉浸式速凍等速凍技術與裝備。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更加有效地保證了蔬菜加工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借鑒別國發展經驗來提高自身水平

發達國家蔬菜采后加工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的啟示

(1) 發達國家重視蔬菜采后理論與加工技術的創新研究

發達國家在已基本保證蔬菜采后加工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深層次的研究,以獲得更先進的理論與技術,進一步指導并提高蔬菜采后加工的質量安全水平。例如,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率先提出“非熱”殺菌理論,并為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相關研發與應用研究工作,這改變了傳統的果蔬加工方式,改善了果蔬加工產品的質量;再如,美國從蔬菜表面形態學角度開展超聲波清洗過程的動力學理論研究,以支持開發出更先進的清洗技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項工作是通過多學科(包括物理學、植物學、機械制造、計算機等學科)的協作共同完成的,而我國在研究工作中基本上是單學科的縱向研究,缺乏多學科的聯合攻關,因此很難取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2)發達國家重視蔬菜采后技術與管理知識的推廣工作

發達國家在蔬菜采后研究單位設有專門的技術推廣人員,及時將研發的最新技術成果與質量安全控制理念推廣介紹給企業和農戶,使研究成果與實際應用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真正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例如,隨著全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發達國家適時提出GAP(良好農業規范)、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GHP(良好衛生規范)、GMP(良好作業規范)等理念,并將之形成具體的操作規范制度并推廣實施,對保證蔬菜加工產品的質量安全發揮了有效作用。

韓國、中國臺北蔬菜產業及采后技術的

發展對我們的啟示

韓國與中國臺北政府在蔬菜產業及采后技術發展方面,特別重視蔬菜采后研發工作。例如,韓國農業部的農村發展局(相當于中國農業科學院)下屬的園藝研究所專門成立了采后技術研究室,編制12人,以加強蔬菜采后研究工作,特別是根據韓國園藝經濟的發展及市場的需求,開展蔬菜質量安全及相關技術研究,以滿足韓國蔬菜產業發展戰略的需要。韓國和中國臺北非常重視發展農民合作社,這項舉措為蔬菜標準化生產與采后技術推廣以及政府有效管制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奠定了穩固的支撐基礎。此外,韓國政府為促進蔬菜采后產業的發展,由政府出資建設農產品加工(包裝)中心(APC),APC由農民合作社經營。在中國臺北,冷鏈系統在20年前已被應用于保證蔬菜質量,針對目前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國臺北通過實施RBPR(農殘快速檢測)、GAP、CAS(農業標準認證)、可追溯體系和品牌認證來實現蔬菜加工產品的安全控制。

從韓國和中國臺北蔬菜及其采后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通過政策支持、研究創新及蔬菜產業鏈不同利益攸關者的緊密合作”是韓國和中國臺北蔬菜產業及采后技術發展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這條成功之路對我們今后蔬菜產業及加工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我國蔬菜加工企業的發展思路

篇2

1 果樹根癌病的特點

果樹根癌病是一種常見的果樹疾病,危及的果樹種類多,別稱是冠癭病,主要的發生部位是果樹的根部,同時氛圍根莖癌病、根癌病、莖癌病三種類型。而根部是果樹吸收營養、運送水分養料的源頭,根部受損對于果樹的生長影響極大。根癌病的發病因素不止一種,根據長期的種植經驗來說,八九月的發病幾率最高,會因濕度、溫度、嫁接、病蟲害、外部因素等因素影響,成為致病的原因,在國內的各省都有發生,櫻桃、葡萄、蘋果等果樹都會受其破壞。河南省的果樹種植種類多,人們大多選擇種植果樹作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2 果樹根癌病的防治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長期種植果樹,在實踐過程中逐漸發現果樹根癌病的防治技術,并對此做出了總結。

2.1 果農增強果園的管理

隨著果樹種植的數量、規模不斷擴大,果農要曾強對果園的管理。果園管理的工作量也加大,注意觀察果樹的生長狀況。包括果園的水分、溫度、肥料等。在秋季時發病可能性大,而夏季雨水較多,病菌會潛伏一段時間后到秋季爆發,果農要增強果園的管理。在夏季降雨較多的時期,及時排泄雨水,防止根部潰亂,雨水排出果園,在炎熱的夏季,雨水堆積細菌會大量滋生,溫度和濕度合理調節,控制在適宜的范圍之間。果樹養料不足,樹葉枯黃、生長速度緩慢,果農及時發現,及時追肥,健康狀況好的果樹抗病能力也強,不易受病菌感染。根癌病發生時,果樹的根莖部部分會有黑褐色的塊狀物體,果樹的生長部位都應關注,從樹葉的顏色和大小都可以判斷出果樹的健康、生長狀況,如果發現果樹的樹葉顏色黃、整體長勢衰弱,可以扒開根部,查看根部是否受細菌感染。此外,對這種植株要用藥劑治理,常用的藥劑有硫酸銅溶液,發現根癌病的果樹,切除病瘤并燒毀,再將傷口消毒,用波爾多溶液加強保護。根癌病的波及范圍廣,一旦發生會傳播,而且在不同種類的果樹之間也會傳播,大規模種植果樹的果農更應該提高預防意識,提高果農的種植水平,定期檢查,早預防。

2.2 對果樹的幼苗進行檢疫

嫁接環節是最易受細菌感染的一項措施,嫁接成功會使產量增加,但如果嫁接不當,果樹的總體健康情況會受其影響。嫁接的工具、環境、嫁接時嫁接與被嫁接的樹木都有一定的要求,嫁接后對傷口要及時包扎,嫁接前對嫁接部位、嫁接工具用酒精消毒,嫁接方法最好不用樹枝嫁接。嫁接時注意根莖部感染,根癌病屬于一種細菌感染后發生的疾病,土質偏酸性,土壤濕度大都會導致根癌病的發生。嫁接是果農種植過程中常采用的增加產量的方法,所以在這個環節,相應地要對嫁接的樹木進行消毒、預防疾病措施。方法有對要嫁接的的樹木檢疫,對移栽的樹木也要進行消毒,檢查根部和樹木的整體健康情況。發現受疾病侵染的樹木應及時去除,不使用。其次還要注意,選用健康狀況良好的樹木時,還應對其進行消毒,主要是利用硫酸銅溶液浸泡或是氯酸鈉溶液浸泡5分鐘左右,之后用石灰水浸泡1至2分鐘。

2.3 選用抗病效果好的砧木,降低感染的幾率

在果樹的嫁接過程中,會導致果樹受細菌感染,成為一大隱患,是根癌病發病因素之一。在果樹嫁接的這個環節中,應注意細菌感染,選擇使用抗病效果好的砧木,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有病菌的病根及時清理,周圍的土壤也要用藥劑消毒。河南省的櫻桃種植產量高,以櫻桃為例,選用櫻桃砧木時,若是選用中國櫻桃為砧木,抗病效果就好,根癌病的發病數量少。而若是選用酸櫻桃為砧木,發病的可能就增大。河岸2號、河岸9號等砧木品種作為砧木,在使用中抗病性強。抗病性較強的砧木可以作為紡織根癌病的一項措施。選用粗壯的苗木,樹葉的顏色嫩綠,根系發達,細跟較多,枝條無病蟲害,根莖部沒有被感染的傷口。砧木盡量不要與土地接觸,土壤是無發病的地塊,避免接連在同一塊土地種植果樹,根癌病的發病率高,從根源著手,肥力下降,灑硫磺粉或是漂白粉消毒,重新挑選新土地。

2.4 加強對地下病蟲害的防治

地下害蟲會啃噬果樹的根部,破壞根系,受傷的根部感染細菌的疾病的幾率會增加,防治地下害蟲會使根癌病的發病幾率降低。防治方法是在種植果樹前,首先對土地施放有機肥,基肥,精細整地,將剩余的雜草,秸稈清理,相反雜亂的環境會滋生各種細菌。其次使用化學藥劑,生物天敵等方法減少田地里的害蟲,科學調配敵敵畏等害蟲藥劑,一般種植果樹前調配的藥劑用量大,用量多,殺死消滅地下害蟲。噴灑、滴灌藥劑,在果樹的生長過程中,為了調整濕度,可以使用噴灑粉劑、熏蒸等方法。

3 小結

通過以上的簡單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河南省果樹種植業發達,種植面積廣,果樹種類眾多,但是大都會受到根癌病的影響,使產量減少,收益降低,成為種植戶的關注的重點。因此,了解果樹根癌病的防治技術可以為種植戶提供良好的理論知識,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解決。比如果樹根癌病的防治可以從果園管理、幼苗檢疫、砧木的抗病性、防治地下害蟲幾方面入手,解決果樹生長過程的難題,為果樹生長提供優質的生長條件,加快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阿不列孜?熱合曼.果樹根癌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關鍵技術[J]. 新疆林業,2009,06:40-41.

篇3

[關鍵詞]果樹 嫁接繁殖 榆葉梅 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TM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0-0399-01

(一)嫁接繁殖的特點

嫁接繁殖是無性的營養器官繁殖,所以嫁接苗能保持接穗優良品種的優良性狀,而且表現生長快、開花結果早。嫁接繁殖可利用砧木的某些性狀,如抗寒、抗旱、抗病蟲、耐澇、耐鹽堿等,來增強嫁接苗的抗性和適應性,從而擴大接穗品種的栽培范圍,降低生產成本。也可利用砧木來調節果樹和花木的生長勢,使其樹體矮化,滿足栽培上或消費上的需要。嫁接繁殖多數砧木可用種子繁殖,而且接穗品種枝芽量也比較大,故繁殖系數高。但嫁接繁殖要提前培育砧木苗,花費時間;嫁接技術復雜,要求較高,嫁接苗的壽命比實生苗短。

(二)榆葉梅的嫁接

1、榆葉梅的優良品種主要有:①重瓣榆葉梅,花重瓣,粉紅色,萼片通常10枚,花繁密;②紅色重瓣榆葉梅,花重瓣,玫瑰紅色,花繁密,花期較晚;③變種鸞枝榆葉梅,花瓣和萼片個10枚,花粉紅色,葉片下有毛。榆葉梅既可有性繁殖,也可無性繁殖。播種繁殖雖然簡單,但實生苗都是單瓣花,而且開花晚、花色淺、花朵稀疏。通過嫁接繁殖,可以改變性狀,生產重瓣、花色鮮艷、花大花繁的品種。因此,通過嫁接繁殖,才能發展優良新品種。通過高接換種,可以形成觀賞性更高的小喬木狀榆葉梅。

2、榆葉梅嫁接砧木樹種

榆葉梅的嫁接砧木樹種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山桃。嫁接易親和,生長健壯,桿性強,花色稍淺,花繁密;②酸桃。嫁接親和,生長快,桿性強,花色淺,花繁密,忌積水;③山杏。嫁接較親和,桿性較強,前期大腳現象,花色較濃,花疏,花期較晚;④梅及實生榆葉梅。嫁接最親和,花色艷麗,但桿性較弱,適宜灌叢狀。

榆葉梅屬灌木,如果要培育成小喬木狀,可在山杏、山桃等砧木上高接,通過人工整形,多次摘心可形成柱狀、桃形、扇形等繁花樹形,立于門庭更顯美觀。

3、砧木培育

采集桃、杏、梅等成熟果實,取出果核,曬干貯藏。于當年秋季土壤封凍前播入,深5~8cm。也可用干凈濕潤的河沙與種子以3∶1的比例沙藏在低溫的貯藏溝內,到翌年春分前后,隨著氣溫上升,種子即將發芽時可進行播種。由于桃、杏、梅都是核果類,種殼很厚,并且需要一定的休眠期,因此,都必須經過一定的冬季層積處理。以上2種方式均可通過冬季層積打破休眠使種子吸水膨脹,種殼軟化,使種子萌動發芽。在層積過程中注意不要積水,貯藏坑需設草把通氣,并防止鳥獸鼠危害。待幼苗出土后,及時加強松土鋤草追肥等撫育管理,為了加粗生長也可采取斷頂方法。當年苗高就可達到60cm以上。地徑0.5cm左右即可在秋季進行芽接或者在第2年春季進行枝接。

4、嫁接方法

(1) 芽接

每年5―9月都可以進行芽接。如果是當年播種的砧木,一般需要生長到秋季才可達到嫁接的粗度,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嫁接最為適宜。接穗要從優良品種的成年健壯母樹上剪取樹冠一年生、生長充實、芽飽滿的發育枝。采集的枝條要及時去掉葉片,留下葉柄。將接穗用濕布包起來,隨采隨接。如果是引種,則最好在春季枝接時進行,因為接芽在生長季不宜長途運輸,以免失水而喪失活力,影響嫁接成活。嫁接方法,由砧木接穗離皮的情況而定。如果容易離皮,可采用“丁”字形芽接。如果不容易離皮,則應采用帶木質部嵌芽接。這2種方法,最適合秋季芽接采用,嫁接速度快,且成活率高,接后芽不萌發。在用塑料帶捆綁時,可以露出芽和葉柄,也可以不露。雨水多時,以采用全封閉包扎方式為好,以防止雨水浸入。但梅和杏比較容易流膠,進行露芽包扎,不容易因流膠而影響成活。流膠還與嫁接技術有關,切口下刀過重,傷口過大過深,容易流膠。因此,嫁接時切口不要太大和過深,以減少流膠的不良影響。在流膠的情況下,全封閉包扎容易使樹膠積累在傷口,而影響嫁接成活。秋季嫁接,當年不剪砧,到第2年春季芽萌發之前,在接芽上方1 cm處剪砧,以促進接芽的萌發。同時,要及時除去砧木的萌蘗。如果要使接穗在當年萌發,則嫁接時期要在6月前后,嫁接方法最好采用方塊芽接。方塊芽接速度較慢,但接后比較容易萌發。

(2)枝接

枝接在早春進行。可根據砧木的粗度來決定枝接的具體方法。較粗的砧木,適宜用插皮接,嫁接時期在砧木芽萌動后。這時,砧木離皮,能插入接穗。插皮接比較好操作,速度快、成活率高。接穗要進行臘封,接后用塑料帶將接口包嚴捆緊,使接穗外露。當砧木不太粗但又略粗于接穗時,可采用切接法。砧木切口的寬度,最好與接穗的傷口面寬度相同,嫁接時可使左右兩邊的形成層相接。接穗要事先蠟封,接后用塑料帶捆綁好,并使接穗外露。對于砧木和接穗相同粗的,可采用劈接法,或合接法,嫁接時,可使砧木和接穗兩邊形成層都對齊,接穗前要蠟封,接后用塑料帶捆綁好,并使接穗外露。春季枝接,如果數量不多,接穗不蠟封也可以,但必須在接口處套塑料口袋,保持接口濕度,使接穗不致在成活前抽干。在嫁接時期掌握上,如果用切接、劈接或合接,都可以早一些嫁接,即在芽萌動之前嫁接。早接,一方面便于安排勞動力,以免春耕大忙時勞動力緊張。另一方面,早接可提早使接穗成活和萌發,當年接穗生長量大,能提早成形和開花。

(三)提高果樹嫁接成活率的要點

1、砧穗質量。砧木與接穗發育充實,貯藏營養物質多時,嫁接后容易成活。因此,應選擇組織充實健壯、芽體飽滿的枝條作接穗。嫁接砧木半木質化、接穗木質化成活率最高;砧木半木質化、接穗半木質化成活率也高;而砧木木質化、接穗木質化成活率就較低;若砧木木質化、接穗半木質化成活率更低。春季嫁接,宜選取砧木木質化、接穗木質化的樹種進行嫁接。

2、溫度。一般溫度在15℃左右時,愈傷組織生長緩慢;在15℃~20℃時,愈傷組織生長加快;在20℃~30℃時,愈傷組織生長較快。在春季芽接時,盡量將接穗嫁接在苗木的向陽處,以提高接口處的溫度。春季枝接時也應將大的削面朝向陽面,以提高接口處的溫度。

3、濕度。接口處保持一定的濕度 (相對濕度在95%以上,但不能積水),有利于愈傷組織的產生。因此,必須使接口處于濕潤的環境下,嫁接后接口必須密閉,不能透氣,以防止水分蒸發。檢驗標準:嫁接后第二天,綁縛的薄膜內如果沒有水珠,說明綁縛不嚴,需要重新嫁接。

4、光照。嫁接后,愈傷組織在較暗的條件下生長速度較快。因此,在嫁接時,盡量將接穗接在苗木的背陰處。

5、操作技術。要求嫁接操作時具有熟練的嫁接技術,在正確的嫁接技術操作條件下,嫁接的速度越快,成活率越高。無論砧木還是接穗,切口和削面必須平滑,接合要嚴密,形成層要對齊。

(四)結束語

嫁接技術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用枝芽嫁接屬于無性繁殖,其后代一般不會發生分離、變異,可保持原品種特性;能提早開花結果,由結果大樹上采用的枝、芽培育的苗木能提早成花結果;能增強果樹抗性。一般適地的實生砧木,有抗旱、搞澇、抗鹽堿等特性,適應性廣;能提高產量和品質;能可密植豐產,嫁接在矮化砧上,樹冠小。要掌握好嫁接成活率因素,才能更好的保證嫁接的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果樹苗木;繁育;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723文獻標識碼: A

果樹苗木繁育的基本方法有實生、嫁接、扦插以及分株等等,在這其中實生指的是播種子育苗,它雖然方法簡單,但繁殖的系數卻很多,成苗也比較快,但其種性的變異會比較大,而且其品種的優良性根本無法得到很好的保護。壓條繁殖可以分為高壓以及低壓兩種,這種方法雖然保持母株的優良性狀、成苗快,但是其繁殖的系數會比較低,難以實現大規模的育苗計劃,多以也就不能作為商品性果樹生產的繁殖方法。而現代果樹生產上大多采用嫁接式或扦插繁殖,很好的實現了果樹的高質量、多產量。但依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下面我就將從不同的層面對我國果樹苗木繁育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現狀和相應的改善措施做一個淺析。

1、果樹苗木繁育發展及其重要性

近年來,由于我國自然環境的優越性,果業的生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果樹的栽培面積在全國范圍內也得到了逐漸的擴大,與此同時,果樹的生態效益也日益被更多的人所關注。隨著我國果樹苗木繁育結構的有效調整,現階段,我國的水果進出口貿易發展也是比較快的,果樹面積穩中有升,果品質量明顯提高。但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我國果樹苗木繁育平均單產水平低、栽培與管理水平還不夠高、品種結構不合理、科研和生產投人水平較低、果樹苗木生產尚未得到足夠重視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影響著產出水果質量不高,效益很低。

苗木是發展果樹生產的物質基礎,果樹苗木在生產中非常重要,所以發展果樹生產必須培育良種壯苗。首先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品種是影響果樹栽培效益的首要因素,好的果樹品種可以興起一個產業;其次在果樹苗木的繁育工作中,果樹的種苗作為生產培育的基礎條件,其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我國果業的興衰;與此同時,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對于果樹苗木的繁育的無病毒化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個果樹苗木繁育發展中栽植出更大的無病毒的苗木,是防止果樹苗木繁育中果樹病毒病的主要途徑。目前我國對于果樹苗木繁育的主要方法有有性的以及無性的繁殖。在這其中有性的繁殖是古老的果樹的繁殖方式,而無性的繁殖則被廣泛的應用于現代的果樹苗木繁育生中。

2、果樹苗木繁育的技術要點

2.1、組織培養繁殖分析

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對于其組織培養繁殖包括:起始、繼代、生根、組培苗的馴化以及果樹苗木的移栽等等,在果樹苗木的繁育中,其中的培養基是外植體賴以生長發育的基質,也就是說適當的培養基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對于取得組織培養成功非常重要。

2.2、快速育苗技術

在組織培養繁殖中,有些優良品種需要加速發展,而我們以往的果樹育苗需要兩年,采用果樹快速育苗方法,可將培養砧木、嫁接以及接穗生長在一年內完成,使其在秋后即能出圃。主要方法有:培育無病毒母株是果樹無毒苗木培育的基礎,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利用無病毒母株進行嫁接繁殖從而可獲得大量的無毒苗木,對于帶有病毒的繁殖材料,要經一定處理,清除病毒后,再進行繁殖培養成健康植株,在溫室或塑料大棚中提早培育砧木苗先配好營養土,或在果樹苗木繁育中要繁殖較大的新株時采用。

3、我國果樹苗木繁育生產現狀

種苗是實現果業強盛的基礎,它能夠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但現階段,我國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存在繁育體系不健全、苗木市場混亂、果樹苗木繁育品種結構不合理、良種苗木生產管理不夠規范、果樹苗木繁育市場監管不力、果樹苗木繁育基礎設施建設投人不足、果樹苗木市場混亂等諸多問題。在果樹苗木繁育中,苗木供應不足,而且苗木質量隨需求量的增大在下降。當然同時也有一定的發展,在我國果樹苗木繁育中,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初步形成了區域比較優勢明顯的水果生產帶,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種苗類型趨于多樣化,品種結構趨于合理,新優品種得到大力推廣。對于苗木繁殖新技術應用,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組培繁育生產體系。

4、改善果樹苗木繁育措施

4.1、砧木種子層積處理

在果樹苗木繁育中,砧木種子層積處理是培育優質砧木的保障。蘋果和梨砧木分別采用山定子和山梨,層積前先將種子進行溫熱處理,使種子充分吸水,保證層級過程中種子活性。比如:山梨籽可用1桶開水加3.5桶涼水混合后,倒入種子不停攪動至水涼透。種子浸泡時間約60小時,浸泡一半時間后可換水1次。等到種子在水分吸收達到一定的充足度后再將其撈出,然后和濕沙進行均勻的混合,在這其中要保證沙子的濕度要達到手握成團的程度,而對于混合后的可用透氣的編織袋進行分量的包裝,并將其保存到挖好的層積坑內。

4.2、砧木繁育

在果樹苗木繁育中,要求我們首先要做好畦澆足底水,保證將已萌動的山定子實現均勻的散播,保證其距離在大約1到2厘米。還要注意在工作中,對于覆蓋的土要進行嚴格的篩濾,要保證細土的厚度在約為0.5到1厘米。而且在從種子萌發到5~6片真葉期間,要使用激光打孔的微噴管帶,以此來很好的節水省力且均勻無死角,有效保證出苗率。當種子萌發后,要選擇陰天揭去稻草。當苗木生長中后期,要重點加強白粉病等的防治。

4.3、苗木嫁接

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對于接穗選擇上,要確保品種的純度,要選擇優質的種條,以此來更好的避免影響到接穗的成熟度以及嫁接的成活率,就近采集接穗,并隨采隨去葉,避免接穗失水。休眠期采集的接穗,應在水中浸泡48小時左右,使接穗充分吸水,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要掌握,快、平、準、緊、嚴,同時考慮當地大風季節主風向,使接芽一致嫁接在迎風方向一側。

4.4、半成品苗越冬與春季管理

在果樹苗木繁育中,對于半成品苗安全越冬,要保證在土壤封凍前,對苗木進行深,盡量用土覆蓋住嫁接芽,還要澆透水1次,第二年早春,當白天氣溫回升0℃以上時,再灌水1次,可有效提升半成品苗木越冬保存率。。

4.5、機械化作業

現階段,在果樹苗木繁育中機械作業已經越來越重要。很多多功能園田機適用于苗前整地和苗期用藥,可完成小規模土壤旋耕、起壟覆膜和大范圍噴灑農藥,適用于砧木繁殖圃、成品苗繁殖圃壟間除草、地等作業,作業幅寬50厘米,每天完成量12~15畝,勞動力成本節省顯著。改進型起苗犁,即在常規起苗犁上,通過拖拉機后方轉軸增加一套振動散土裝置,使在果樹苗木繁育中的起苗過程中苗木周圍的大量土坨自行散開,有效提升勞動效率。

綜上所述,在果樹苗木繁育中,要及時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果樹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苗木需求趨于多樣化,并在果樹苗木繁育中促進育苗技術、組織培養、微嫁接技術、嫩枝扦插育苗等技術,培育無病毒優良品種,建立健全果樹苗木質量全程控制體系和經營準入制度,以此來保證苗木市場正常有序,使其在生產中發揮顯著作用,強化果樹苗木繁育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孫喜臣,葉欣.果樹苗木繁育關鍵環節[J].新農業,2013,09:6.

[2]王亞玲.淺論果樹良種苗木生產與對策[J].才智,2012,19:68.

篇5

關鍵詞:果樹盆景;容器選擇;嫁接;肥水管理;控冠造型

果樹盆景具有形果兼備、光彩照人的特點,其既有可供人們觀賞外形,又有可供人們食用的果實,以型載果,以果成型,型果兼備,可謂家庭種植之佳品。果樹盆景一年四季都有觀賞價值,春季花朵玲瓏、夏季枝繁葉茂,秋季果實累累,冬季挺秀蒼勁,極富生活情趣。我國果樹資源極豐富。山野之中各種野生果樹及其砧木資源均可利用,也可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鄉土盆景[1]。果樹品種繁多,可就地取材且便于生產和管理,投資較小,一般家庭均可養植。

1容器選擇與土壤處理

盆栽果樹的容器以圓形為主,有利于根系向四周均勻生長。此外,容器需滲水、透氣性良好,以保證根系生長對氧氣的需求,還能防止容器積水造成爛根。其中,以素燒陶盆最適宜栽種果樹盆景。適宜盆栽果樹生長的盆土pH值一般在4.5~7.5,根據不同樹種要求,配置不同的富含有機質的營養土,最好是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配置盆土一般取熟化的田園土4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合均勻后,碾細過篩。盆土在使用前應進行消毒處理,采用蒸煮消毒、烘烤消毒或藥物消毒均可。

2嫁接

嫁接的方式一般采用以下2種:一是劈接。于樹液流動前1個月選冬季剪下的枝條作接穗,選嫁接未成活的或其他矮化健壯砧作砧木。于砧木平滑切口的中心位置用刀垂直劈開,深3~4cm,把接穗(枝組)下方兩側斜削成光滑平面,長2~3cm,插入砧木劈口對準形成層,再用塑料帶和繩自下而上包嚴扎緊,隨即上盆或地養1年后上盆。栽時將土埋過接口以利保濕。二是根接。于清明前后選擇健壯、抗逆性強的根砧,用老粗的樁段或造型好的枝組作接穗,用插皮舌接,可接2~4個根砧。

3肥水管理

由于果樹的根系只能從盆中吸收營養,僅靠盆土中的營養不能滿足果樹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在果樹生長期必須注重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化肥[2]。花前追肥施1次速效氮肥,適量配合磷肥,澆肥水約1kg/株;謝花后進行根外追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氫鉀加0.3%的尿素,每隔15d噴1次,噴3~4次;在果實采收前30d追施磷鉀肥,施磷酸二氫鉀60g/盆。每次追肥后都應澆透水1次;倒盆后要澆1次透水,以利于根系生長;在花期和幼果期,防止因過濕而造成生理落花、落果;花芽分化期和果實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應稍偏干;在果實膨大期,盆土既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休眠期嚴格控制澆水,以盆土不過干為度。

4控冠造型

按果樹種類和品種的特性,可將果樹盆景塑造出多種造型,如自然圓頭形、塔形、雙枝鹿角形、三枝杯狀形、垂柳形、龍曲形等[3]。在樹形塑造上,既要有利于盆栽果樹結果,又要有可供觀賞的價值。通常采用的促花致矮、整形修剪的措施有:抹芽、摘心、拿枝、曲枝、環割、回縮、拉枝等。也可以通過開張枝條角度和疏剪徒長枝、密生枝、無效枝等方法增強光照,將果樹盆景整理出理想的造形。在嫁接成活正常生長后,為增強盆景的蒼老性,可用嫁接刀在樹干上刻幾條曲線。在生長季節可用鐵絲纏在果樹枝條上,固定出所需樹形。另外,還可以使用藥物促使樹體矮化,例如在果樹盆景的生長期(夏季),葉面噴布植物生長延緩劑(如多效唑、B9、矮壯素等)2~3次,可使枝條粗壯、節間變短、植株矮化。此外,果樹盆景果實量應控制適中。果樹盆景的花芽量過大時,應在孕蕾期疏花,或者是在生理落果期過后進行疏果;如果花芽量少,可適當多留些花蕾,并且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掛果量。

5日常管理

一是倒盆。由于盆土中的養分會被果樹吸收或因頻繁的澆水而被淋洗掉,故每隔2~3年需及時倒盆1次,更換新營養土。舊土團倒扣出盆后,削去土團表面2~3cm厚的老根。上盆時,先將有機肥與營養土拌勻填充底部,再帶土團上盆,周圍加入混有肥料的盆土填充。二是病蟲害防治。在盆栽果樹病蟲害防治上,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4]。特別是在生長季節,需每隔20~30d,噴施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病;可用2.5%撲虱蚜1 800倍液、20%白螨樸2 000倍液噴施,防治盆景果樹的蚜蟲、紅蜘蛛等害蟲。三是越冬管理。在冬季不致發生凍害的地區,一般不在室內越冬,讓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即可。為保證果樹盆景安全越冬,也可在土壤封凍前澆1次透水,然后用草袋將整個容器包裹住防寒,也可挖溝將盆埋入土中防寒。冬季風大的地區,還應注意防風,可在苗圃越冬區的迎風面搭建風障。

6 盆景的種類及發展建議[J].福建熱作科技,,():-,.

張文慶,楊麗芳,胡忠惠,等.果樹盆景生長季溫光水肥管理的關鍵技術[J].北方園藝,():-.

于文華.果樹盆景的藝術特征[J].中國花卉盆景,():,F.

篇6

關鍵詞:苗木;繁殖;嫁接;管理

中圖分類號:S723文獻標識碼: A

大果榆屬于榆科榆屬落葉喬木,別名黃榆、毛榆、柳榆。新疆伊犁、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等地均可栽培。

一、生物學特性

樹高達20米,樹冠扁球形。先開花后展葉,花兩性,綠色;雄蕊與花被片同數,花藥大,帶黃玫瑰色。種子位于翅果中部,翅果倒卵形、近圓形或寬橢圓形。樹皮灰黑或灰褐色,淺縱裂。花期4~5月,4月上旬~下旬開花,4月上旬萌動期,4月中、下旬展葉,果期5~6月,10月上旬開始落葉。

二、生態習性

喜光,根系發達,側根萌芽性強。耐寒冷及干旱瘠薄。在全年無霜期為145天左右、極端最高溫29℃、極端最低溫-30℃、年降水量200毫米的氣候條件下能正常生長。對土壤要求不高,稍耐鹽堿,在沙土、含0.16%蘇打鹽陵土或鈣質土及pH值6.5~7.0的土壤中生長穩健。在土壤和氣候條件良好的環境下其壽命較長。

三、應用價值

冠大蔭濃,樹體高大,適應性強,在城鎮常群植于草坪、山坡或密植作樹籬,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行道樹之一。也是北方農村“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及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和鹽堿地造林的重要樹種。木材致密、堅硬,可制車輛及器具;樹皮纖維柔韌,可制繩及造紙;種子可榨油,供醫藥及工業用。

四、北方地區榆木的繁育主要有扦插和嫁接2種方法:扦插繁殖和插穗處理。入冬前從健壯母株上選取直徑0.5 cm以上的壯條,截成20 cm左右的插穗,綁成捆,在背風向陽處進行沙藏。4月上旬取出插穗,用清水洗凈沙土,用ABT 6號100 mg/kg浸泡下部2 h。

1、扦插。在事先做好的苗床上一般可直接進行扦插,株行距50 cm×15 cm,隨開溝隨扦插,插穗微露出地面,將土踩實,覆蓋地膜,澆透水。4月下旬開始出芽,此時要特別注意從芽眼處摳破地膜,使新芽長出地面。榆木的耐旱性較強,田間管理較其他樹種簡單。苗木從繁育到出圃,每間隔1個月左右結合澆水施肥2~3次。培育榆木大苗時采用胸徑3~4 cm的白榆大苗為砧木進行高接,若培育金葉榆幼苗可在一至二年生白榆實生苗上嫁接。嫁接的時間一般為3月,在砧木苗還沒有開始發芽,且樹液即將開始流動時進行嫁接成活率最高。

2、嫁接方法。一是劈接。在砧木離地5~6 cm處,將上部枝干鋸除,削平鋸口斷面,然后用劈刀從砧木橫切面的中央垂直切下,劈口深度約3 cm。再將選作接穗的枝條,截取6~10 cm長,留2~3個芽作為接穗。在接穗下端1個芽的兩側各削1刀與砧木劈口等長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邊稍厚,另一邊稍薄,削面要平。內薄外厚,呈“V”形,接穗削好后,急速插入砧木劈口中,兩者形成層必須對正密和,讓砧木緊緊夾住接穗。一般可同時插2根接穗,然后用薄膜條從下至上綁緊。包扎好不漏空隙,以減少水分的蒸發。二是斜接。在砧木距地面2.0 m左右處鋸斷,將茬口削平后選擇樹皮相對光滑的一側,利用嫁接刀在斷面上斜著削1刀,使其呈1個小的斜面,再在此斜面的中間切1個豎口,要求這個豎口的深度必須要達到木質部,切口的長度應比接穗的大削面略短,接穗的下部葉要削1個2~3 cm的斜面,要求削面盡量薄且平整,然后淺削去其背面兩側的表皮,將接穗插入之前的豎口,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即可,用薄膜條從下至上綁緊。包扎好不漏空隙,以減少水分的蒸發。三是芽接。用一至二年生白榆苗木為砧木。7―8月,從金葉榆的充實枝條上選取飽滿的小側枝部位,從側枝的上方1 cm處用嫁接刀削下2 cm左右的皮部,不帶木質,然后在砧木距地面5 cm左右處,選擇1個光滑部位,自上而下削去與芽片大小相同的組織,將芽片與砧木對接重合,用塑料布條自上而下將芽片綁縛嚴實。

五、嫁接后管理是果樹苗木嫁接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嫁接苗木的成活率與正常發育。然而當前不少果農忽視了果樹苗木嫁接后管理,管理做不到及時到位,導致嫁接后接穗芽萌發較晚,萌發后苗木生長緩慢,果苗出圃時難以達到合格標準。因此,有必要加強果樹苗木嫁接后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果樹嫁接苗木的成活率和質量,確保嫁接苗木正常生長發育。

1、檢查成活

嫁接苗木成活情況的檢查時間因具體的嫁接方法而略有不同。對于枝接,根接的嫁接苗通常在接后20~30d便可檢查其成活情況。若接穗上的芽已萌動,或雖未萌動但芽仍保持新鮮、飽滿,接口已有愈合趨勢,則說明嫁接苗木成活;反之,若接穗干枯,開始變黃變黑,則說明接穗已死亡,嫁接失敗。芽嫁接苗一般在接后7~15d即可檢查成活情況。若接芽上表面濕潤,鮮綠且有光澤,葉柄用手指輕觸即掉,則說明果樹苗木已成活;若接芽表面干枯,葉柄出現皺縮,觸碰不落,則說明未成功接活。對于未成活的嫁接苗木,需在砧木尚能離皮時,及時進行補接,過遲則會影響成活。如棗樹苗在生長季芽接后可在10d左右檢查成活情況、蘋果苗芽接后可15d左右檢查其成活、春季梨樹苗枝接后可在20d左右檢查其成活情況。

2、立支柱扶苗

嫁接后的果樹苗木根系較淺,枝條細嫩、脆弱,木質化程度相對較低,容易被大風吹斷或被其他機械損傷,因此,在風口地帶,當新梢長到一定高度后,需設立支柱扶苗,可用塑料帶將苗和支柱捆成“∞”字型,隨苗木生長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捆扎次數,以防風吹搖動傷根,影響成活率。如杏樹苗木接穗上的新生枝長至20cm左右時,梨、蘋果嫁接苗木新梢長到30cm左右時,需設立支柱,以防風折。

3、摘心去葉

嫁接苗木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應及時進行摘心整形,以調整苗木長勢,促生分枝,提高苗木質量,促使幼樹提早結果。對于抗性差的樹種,通過摘心可促其停止生成,緩解頂端優勢,使枝條充實、均稱、豐滿,安全過冬。如蘋果嫁接苗木枝梢生長到10~15cm時,需摘心去葉。摘心去葉時,15cm以下的枝條,要摘去枝梢3~5片葉留葉柄,15cm以上枝梢隔5~6芽轉枝,轉枝后摘去枝梢3~5片葉留葉柄。桃樹新梢長到30~50cm時,需進行第1次摘心,選擇適當的副悄或芽的上方摘去頂心,以控制延長枝生長。對于棗類果樹,當嫁接苗木生長到40cm時,可進行摘心,通常摘掉幼嫩部10cm左右,摘心部位以下,保留4~6個2次枝。

4、病蟲害防治

一是盡量加大栽植密度,及時剪除發病枝和過密枝,使整個樹體能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以減少病菌的再次侵染。二是入冬前及時收集并燒毀落地病葉,消滅越冬病原。三是在榆樹放葉后、子囊孢子飛散前,可用1%波爾多液或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防病,每14 d噴1次,連續2~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榆樹潰瘍病主要危害一至七年生榆樹的枝、干部。樹木感病后,枝、干部受害部位變細下陷,縱向開裂,形成不規則病斑,當病斑環繞1周時,輸導組織被切斷,樹木干枯死亡。受害樹木多在皮孔和修枝傷口處發病。在防治上,一是對弱勢樹體要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結合修剪,徹底清除染病枝組。二是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對樹干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有榆紫金花蟲、榆毒蛾、榆天社蛾、黑絨金龜子等。在管理過程中,及時將害蟲的卵塊清除,將初孵群集幼蟲集中在一起進行消滅。低齡幼蟲期可噴灑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防治,高齡幼蟲期可噴灑蘇云金桿菌(Bt)乳劑400~600倍液防治,或在幼蟲盛發期噴灑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 500~3 000倍液]。

參考文獻

[1]黃印冉,張均營,李艷紅.中華金葉榆最晚枝接時間確定試驗初報[J].北方園藝,2010(21):71-72.

篇7

影響寧夏桃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1桃樹的自身抗寒能力

據資料記載,果樹樹種和品種的不同抗寒力有所差別,這種差別在其不同的生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桃樹越冬期的抗寒力為-20~-25℃;自然休眠期之后當氣溫降到-15~-18℃桃花芽就會受凍;生長期間,當樹體沒有做好越冬準備時突然降溫也會受凍;春季花期受凍臨界期為-1.1~-2.7℃。

2不良的環境因素

寧夏地區冬季寒冷,春、秋季節有突然降溫的可能,致使桃樹體受凍。據寧夏地區著名果樹老專家魏象廷先生的研究[2]:自1954年以來果樹(包括桃)曾多次遭低溫凍害,如2002和2008年的冬季絕對最低氣溫超過了-20℃,或春、秋的突然降溫,越過了桃樹忍耐低溫的臨界溫度,導致桃樹樹體受凍。受凍的原因是:劇烈的降溫致使新生的木質部和韌皮部以及未成熟的形成層細胞發生凍害,凍害最明顯的特征之一是:組織發生褐變,在變褐色的木質部中,導管和管胞部分地或全部地被膠樣褐色物質所充滿,這些膠樣物質主要是可塑性物質特別是淀粉形成的。

改進措施

1發展設施栽培

設施農業具有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特點,科技含量高。通過設施栽培,可以為桃樹生長創造必須的溫度、濕度、光照、水分、營養、二氧化碳濃度等綜合環境條件[3],并將其調整到桃樹生長最佳狀況,以最大限度地減輕或消除外界不良環境因素的威脅影響。設施栽培還可節省水資源的利用率,全年水資源利用率比大田提高10倍。然而設施栽培,特別是設施提早栽培,其生存氣候條件必須滿足二點:一是滿足冬季的低溫量(指0~7.2℃以下)[4],能夠滿足桃的休眠期對低溫寒冷量的要求,否則桃樹則不會開花結果。二是光照必須充足,光熱資源豐富,冬春季節陰雨少。寧夏地區的氣候條件正好符合以上二點。寧夏地處西北黃土高原,空氣干燥,降雨少,日照充足,其氣候特點是[5]: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冬寒長。冬季進入低溫時間早,桃樹提前自然落葉,樹體進入休眠也早。低溫量充足,桃樹體能提前滿足休眠需求,可以提早扣棚升溫,一般不需要人工加溫,桃樹需冷量滿足之后,扣棚越早,桃果成熟也就越早。寧夏地區冬春季節陰雨天氣較少,陽光充沛,熱量豐富,是我國發展設施農業最適宜的地區之一。

篇8

1、種子繁殖:利用種子繁衍是我國較久遠的的種植方式,一般都是將蘋果種子處理后進行批量培育,等到苗種發育后再進行移植,這樣做的優點在于成苗率高且由于培育環境類似,后期管理較方便品種差異不大,出果和質量相對還可以,是目前比較普遍的方式,缺點在于培育的時間較長,中間需要花費的精力較大且對于選種很重要,不然很容易導致自己虧本。

2、嫁接繁殖:嫁接方式是近幾年大家為了蘋果樹的一樹多果想出來的解決方法,即一種果樹上面讓其結出多種蘋果,首先被移植的樹木一定要很健壯且種植年齡要2年以上,隨后將精選出來的優質芽苗嫁接到新樹上面,這樣的好處是能讓蘋果樹的利用價值繼續擴大,結出質量更好的果實獲取更高的利潤,缺點在于嫁接時屬于管理很容易導致死亡,其次技能只能保證一次常量,后期很有可能被同化導致需要再次移植,這種方式適合走精品路線且不追求而產量的種植戶。

3、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我國傳統的技藝,我國很多果樹都能用扦插實現繁殖,蘋果樹當然也不例外,這個選擇截枝對象很重要,發育不好的很容易導致枝條死亡,截枝時上面需要有5-6片芽苗,而且需要從節點截斷不能在空氣中停留太久,要馬上送往扦插點,優點在于可以自主的選擇品種優質的苗種,對于一些結果質量高以及數量對的苗種下手,缺點在于成活率低需要一定的種植技術,不然很容易因為管理不到位出問題,這適合一些打算擴大種植面積的做嘗試。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關鍵詞: 梨苗;育苗方式;質量

梨苗采用常規培育方法易形成“蘿卜根”,栽后成活率較低,樹冠成形慢,園貌不整齊,結果晚。為了縮短育苗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栽植成活率,節省勞力,為標準化建園提供優質良種苗木,進行了不同育苗方式對梨苗質量的影響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地設在清水縣紅堡鎮咀頭村育苗基地,土層深厚,略帶沙質,肥力中上,土壤中性微堿,有灌溉條件。該區屬隴中南部溫帶濕潤區,海拔1 350m,年平均氣溫9.6 ℃,年降水總量524mm,日照時數2 168.9h,全年無霜期170d。供試梨砧種子為杜梨籽,嫁接品種為翠冠梨。

1.2 試驗方法

不同育苗方式包括不同播種方法、不同時間斷根、不同嫁接方法3個試驗:

1.2.1 不同播種方法試驗冬季12月將杜梨種子浸泡24h,撈出晾干,采用40cm×20cm的寬窄行進行播種,播后覆草;春季播種的種子須進行沙藏處理,春季采用小拱棚和深溝淺種覆膜技術播種,用樹枝搭高30cm、寬40cm的小拱棚,棚內開相距20cm的溝,將露芽種子均勻撒播溝內,然后用鋁壺澆水,使種子和土壤密接,最后覆土3~4cm;采用深溝淺播覆膜技術,先起45cm寬的壟,再在壟上開相距20cm、深10~12cm的溝,將露芽種子均勻撒播在溝內,覆土3~4cm,然后覆蓋地膜。春季播種1個月后調查出苗量,計算出苗率,秋季落葉后調查嫁接比率(指砧木直徑≥0.7cm的苗木所占比例)。

1.2.2 不同時間斷根試驗砧木苗斷根分3個時期:間苗、定苗后進行斷根處理;秋季苗木停長后進行25~30 cm斷根處理;翌年春季土壤解凍后進行25~30cm斷根處理。秋季起苗時調查苗木高度、粗度和根系指標。

1.2.3 不同嫁接方法試驗采用單芽切腹接、單芽切接、帶木質芽接3種嫁接方法,供試砧木為小拱棚播種、秋季斷根處理的苗木,接后調查砧穗利用率,1個月后調查成活率,秋季起苗時調查苗木高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種方法對出苗率和嫁接比率的影響

注:表中播種量和出苗量均為667m2的數據。

棚播種667 m2出苗量和嫁接比率最高,分別為2.58萬株和93.8%,其次為深溝淺播覆膜,分別為2.52萬株和90.6%;露地條播覆草為最低,分別為2.12萬株和88.3%。小拱棚播種為發芽后的幼苗創造了溫室效應,加速了幼苗 生長,所以出苗率和嫁接比率高。 深溝淺播覆

山西果樹 SHANXI FRUITS2012(4)

膜提高了出苗前的溫濕度,有利于出苗。這兩種播種方法還可以預防早春霜凍危害。冬季露地條播覆草受自然因素變化大,由于杜梨種子播種淺,少雨雪易干旱,澆水易板結,因此,出苗量和嫁接比率較前兩者低。

2.2 不同時期斷根對嫁接成活率和苗木質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時期斷根處理對嫁

注:嫁接方法為單芽切接,整形帶指苗干60~80cm部位。

接成活率、平均苗木高度、平均粗度、整形帶飽滿芽、側根數量和側根長度都有影響,以定苗后斷根嫁接苗木質量為最佳,嫁接成活率為97.1%,平均苗木高度和粗度分別為1.31 cm和0.97cm,整形帶飽滿芽為7.9 個,側根數和側根平均長度分別為4.5條和17.5cm。從斷根時間看,斷根早,根系傷口小,有利于傷口愈合,形成須根的時間長,有利于須根的形成,并且斷根到嫁接時傷口完全愈合,須根已形成,不會影響嫁接成活率。在秋季斷根,苗木嫁接成活率、平均高度和粗度、整形帶飽滿芽、根系質量均比前者稍差一些。在翌年春季斷根,此時主根已完全形成,基本上未生須根,斷根后傷口大,需要愈合的時間長,所以在此時嫁接,地下根系傷口還未愈合,影響成活率,苗木高度、粗度和根系質量最差,且斷根勞動強度大。需要注意的是,3種方法斷根后均需澆水,以穩定根系,使根系和土壤密切接觸,促進傷口愈合。

2.3 不同嫁接方法對嫁接成活率、砧穗利用率和苗木等級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春季采用3種嫁接方法, 嫁接成活率都在90%以上,以單芽切接為最

注:砧木采用小拱棚播種。秋季斷根處理的砧木,嫁接品種為翠冠。

高,達97.5%;以帶木質芽接為最低,成活率為92.6%。砧木利用率和接穗利用率以帶木質芽接為最高,分別為96.2%和75.8%;以單芽切腹接為最低,分別為91.6%和48.5%。苗木平均高度以單芽切腹接為最高,達1.31cm;以帶木質芽接為最低,為1.08cm。綜合考慮,在砧木較粗、接穗充足的情況下,采用單芽切接和單芽切腹接,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質量好;在砧木較細、接穗珍貴的情況下,采用帶木質芽接較為理想,但需要加強苗木管理。

3 小結

綜上所述,培育優質良種梨苗,應該采取秋季沙藏種子,春季種子露芽時,采用小拱棚或深溝淺播覆膜播種,間苗、定苗后進行斷根,斷根后5~7d澆小水,效果最為理想。春季在砧木較粗、接穗充足的情況下,采用單芽切接或單芽切腹接,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質量好;在砧木較細、接穗珍貴的情況下,采用帶木質芽接比較適合,可以提高砧木和接穗利用率,但需要加強苗木管理,以提高優質苗木出圃率。

篇10

查看更多《河北果樹》雜志社信息請點擊: 《河北果樹》編輯部

        專題論述

        (1)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李上的應用 董朝霞 葉明兒

        (3)趙縣梨果加工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高立欣 郭貞 曹愛敏

        試驗研究

        (4)坂田蘋果在低效果園改造中的高接應用試驗 王建民 李鋒

        (6)鴨梨大樹改造對果實品質和效益的影響 胡尚強 史世軍 信桂芳

        (7)黃驊冬棗、早脆王棗結果習性研究 閆振華

        經驗交流

        (8)雙矮蘋果細長紡錘形整形修剪技術 劉文田

        (9)蘋果開心形整形修剪技術 李洪宇

        (11)蘋果銹果病和蘋果果銹病發病規律和防治方法 閆愛兵 張惠超 趙鳳環

        (12)提高國光蘋果質量的措施 陳蘭貴

        (15)梨無公害栽培技術 譚鑫 李海山

        (17)山楂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沈文寶

        (18)李樹主要刺吸性害蟲的發生特點與防治對策 鄭桂珠 陳兆鑾

        (19)夏黑葡萄當年扦插當年結果技術 趙榮艷

        (21)高海拔冷涼地區設施延后葡萄休眠期管理技術 邵軍輝

        (22)核桃栽培技術 閆加印

        (23)京東板栗優種嫁接技術 李鐵鋼 郭久丞 郭江

        (25)棗瘋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 劉京偉 柴高正

        (26)野生酸棗經濟效益與綜合管理技術 諶夢麟

        (27)獼猴桃園非常規管理技術 張進

        (29)無公害石榴豐產管理技術 張丹蕊

        (30)無公害杏扁“圍選1號”生產技術規程 劉月萍

        (32)提高設施果品品質的關鍵技術 王靜 郭宗方 劉金柱 高見 諶夢麟

        (33)承德沙棘生產現狀及開發建議 劉月萍

        (35)無公害果園標準化管理技術 李海山 譚鑫

        百花園

        (36)蘋果樹整形修剪基本原則 郭宗方 劉金柱 諶夢麟 高見

        (36)蘋果樹銹果病防治方法 呂曉麗

        (37)蘋果樹花前復剪技術 孫翠華

        (37)蘋果建園技術 曹恒斌

        (38)蘋果輪紋病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方法 李衛東 梁海林

        (38)提高套袋蘋果質量的關鍵技術 陳莉

        (39)蘋果腐爛病綜合預防治療技術 孫申義

        (40)蘋果、梨、桃春季病蟲防治技術 鄭連閣

        (41)海棠與蘋果種子砧木的區別 寧安中

r>        (41)梨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李冬梅 劉曉霞

        (42)梨果套袋注意事項 宮春梅

        (42)梨園春季管理技術要點 呂潤航

        (43)桃樹穿孔病防治技術 張莉莉

        (44)冀南地區桃樹疏花疏果技術要點 蘇鳳君

        (44)設施桃樹瘡痂病的發生-5防治 才淑娟

        (45)介紹6個晚熟李優良品種 孫竹梅

        (46)葡萄凍害原因與補救措施 孫兆軍

        (46)葡萄綠枝嫁接技術 馬愛紅

        (47)葡萄套袋技術 李少春

        (47)老核桃樹復壯“三更新”修剪要點 李春野 方英俊

        (48)板栗芽倒接技術 尹小環

        (48)板栗無公害癇蟲防治技術 張向東

        (49)板栗砧木苗培育技術 康彥明

        (50)棗漿爛病防治措施 許文西

        (50)棗樹提高坐果率措施 趙志清

        (51)柿幼樹防寒越冬技術 許文西

        (52)如何提高石榴坐果率 梁若霞

        (53)石榴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 馬丹丹 李娜

        (54)楊梅速凍保鮮技術 周翠英 張洪路

        (55)花椒大尺蠖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趙香平

        (56)平山縣果品質量安全隱患及對策 李衛東 梁海林 高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