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范文
時間:2023-12-15 17:28: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無公害水果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因此,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需要不斷的更新和發展,以滿足人們對無公害水果的需求?;诖?,對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
目前,我國主要采用化學防治方法治理果樹病蟲害,化學方法防治果樹病蟲害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但是也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健康隱患。因此,需要改變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采用新型方法,以保證果樹的無公害生產。
1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注意事項
在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果樹種植人員應提高綜合防治的思想認識,改變傳統以化學為主要方式的防治方法;同時,果樹種植人員應時刻關注果樹的生長環境,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果樹種植人員應根據病蟲害發生的不同部位和危害程度,明確具體的防治對象,以做好針對性的防治工作;由于不同品種的果樹發生病蟲害的種類會有所不同,因此果樹種植人員應根據不同的品種和不同的生長周期,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2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2.1重視植物檢疫
在苗木育種階段要加強植物檢疫,即對新品種和外來品種進行必要的檢查,以便從根源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1]。山東省禹城市相關部門在無公害果樹的檢疫方面也應該不斷加強重視,隨著無公害果樹品種的改良和引進,應及時調整檢疫方法和檢疫力度??梢酝ㄟ^電視廣播宣傳和張貼宣傳資料等方式,提高種植人員對檢疫工作的重視,杜絕不健康果樹品種的引進,以促進無公害果樹的種植;同時,加強檢疫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檢疫人員的專業素質,以促進檢疫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此外,各級應加大對檢疫工作的資金和技術扶持,成立監測點,促進檢疫工作效率的提高。
2.2準確預測病蟲害發生狀況
為了提高病蟲害防治效率,無公害果樹種植者應及時準確地對病蟲害發生的時期和發生量進行預測。因此,禹城市相關部門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及時對病蟲害發生的時期和類型等進行預測,然后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防治。
2.3加強農業防治措施的使用
農業防治是減少果樹病蟲害發生,保證果樹無公害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例如,合理輪作,不在老果園新建果園,以減少病蟲害連續發生造成的危害。同時,加強果園耕作。其不僅能夠熟化土壤,有效地去除果園的雜草及病殘枝葉,還能夠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的寄主及過冬場所,從而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浸染源和害蟲基數。因此,禹城市相關部門要加強農業防治措施的合理使用,利用套袋和修剪等農業技術對果園進行科學的管理,促進果樹無公害生產的實現。
2.4加強生物防治方法的推行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敵消滅害蟲的一種防治方法,在無公害生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禹城市可以實施以蟲治蟲和以菌治蟲等既經濟簡便又沒有污染的防治方法,減少農藥的使用,加強天敵的保護和利用,促進其種群數量和繁殖可能性的增加,充分發揮自然天敵的作用,以促進果樹病蟲害防治目的的實現。
2.5合理利用物理防治方法
無公害果樹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比如春季可以在整地后覆蓋地膜,以有效地悶死土壤中的金龜子等羽化的成蟲;一些蟲體比較大比較好辨別的害蟲,可以人工進行捕殺和誘殺,從而達到防治效果。另外,在果樹的生長期,以對果樹進行修枝剪葉,將載有害蟲幼蟲的蟲葉剪除,并將其深埋,以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繼續發展;在果樹的休眠期,可以將一些病殘枝、僵果剪除,同時可以在枝干上涂抹石硫合劑,以達到消滅存在在枝干和老翹皮中過冬的害蟲的目的。禹城市在進行果樹管理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病蟲害防治技術,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這些技術進行完善,以促進病蟲害防治工作效率的提高。
總之,相關的農業部門和無公害果樹的種植者要根據當地果樹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和規律,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和手段對病蟲害進行及時的防治,實現果樹無公害栽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董吉庭.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解析[J].花卉,2015(17):96-97.
篇2
【關鍵詞】秋冬季;果樹;病蟲害;防治
秋冬季各種害蟲多以蟲卵、蛹等形態進入休眠期,休眠場所比較集中,有利于集中滅殺;另一方面果樹落葉后,噴藥易均勻,用藥量也比較少,進入休眠期的樹體抗藥力較強,可使用一些在生長季節不能使用的高濃度農藥。因此,是防治果樹病蟲害的有利時期。通過秋冬季的防治,能明顯減少病蟲越冬基數,減輕下一年的病蟲害發生及危害程度。秋冬季果園病蟲防治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 果品采收后及時清理果園。
清理收集園內殘、落、蟲果及爛葉、枯枝、雜草,集中燒毀或深埋,清除病蟲源??筛鶕煌闆r用克螨特、樂斯本等藥劑防治蚧類、螨類等有害生物。及時刮除腐爛病病皮,并在病灶處涂抹硫酸亞鐵與生石灰的混合劑,配方為硫酸亞鐵:生石灰:水=3:3:100,用藥應細致,均勻。
對于枝干上有蟲糞的蟲孔可涂藥防治或用獸用注射針往蟲孔注射1O%~20%濃度的4O%氧化樂果乳油液。對病蟲發生較重的果園,可在剛落葉時打光桿藥,用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9281制劑100倍液噴施。
2 樹木落葉后至封凍前及時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不僅能夠有效滅殺各種真菌、細菌等微生物病害,還可預防凍害的發生。涂白時間在落葉后至封冬前,用軟刷涂抹干基至主干、主枝1.5米處。配制時先把生石灰倒入鍋中,然后加入少量的水,使生石灰粉碎發熱后,加入定量的水,再加入硫磺粉、水膠及動植物油和食鹽,攪拌成稀糊狀,冷卻后便可使用。隨配隨用,不可久儲。
3 果樹休眠期后,剪除病蟲枝,刮除老翹皮。
果樹落葉后進入休眠期,此時期結合果園修剪,對剪除的病蟲枝集中燒毀處理。開春前將老翹皮刮掉,既可除去病蟲,又可促進果樹生長。
4 秋翻、秋施基肥增強樹勢,澆透冬灌水。
10月底至11月中旬,果樹落葉完后,將距樹干2米以內的樹盤用鐵鍬翻起,用平整耙壓細,深翻40厘米樹盤土壤,這樣不僅能使葉片深翻后漚肥,增加土壤有機質肥力,而且破壞了入土越冬害蟲的棲息場所,翻過的土壤最好曝曬3天以上以殺滅病菌微生物。按照1:2的果肥比盡早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每株樹摻磷鉀復合肥1千克~2千克,施肥深度應在40厘米~60厘米。
適時灌冬水,冬灌水要澆透澆足,不僅能凍死土中病蟲,還能預防樹木冬春季凍害及抽干。香梨及紅棗、核桃等不抗凍果樹冬灌水要早澆早停,促進果樹根系早休眠,增強抗凍能力,可于10月底至11月中旬進行。
5 樹體包扎、覆蓋及培樹盤防止凍害發生。
在樹干、主枝上包扎麻袋片、絨氈片、稻草等較厚防寒物進行保護,包扎高度為主干至三大主枝枝杈以上100厘米處,提高樹體抗寒能力。用稈棵、樹葉等蓋在樹盤上,厚度為5厘米~7厘米,可保持濕度和溫度。上凍前在樹干基部培高25厘米的土堆,防寒、抗旱。
參考文獻
[1]陳濤.秋冬季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措施[J].農村科技,2007(12)
篇3
關鍵詞:果樹病蟲害;冬季;防治技術
冬季,果樹進入休眠期,各種病蟲害也進入越冬階段。處于越冬休眠狀態的病蟲害,雖然耐受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強,但其數量有限、不活動、越冬場所比較集中。因此,冬季是防治病蟲害的有利時機,可采用與栽培管理、果樹修剪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方法簡單,一法多治,一舉多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冬季是農閑時節,勞動力不緊張,落葉果樹噴藥容易均勻周到,既省藥效果又好[1,2]。因此,利用冬季有利時機,做好病蟲害防治,對確保果樹高產、穩產有重要意義?,F將冬季果樹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1剪除病蟲枝
許多害蟲以蟲卵、卵塊的形態在芽、嫩枝、葉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枝上越冬。如蘋果白粉病是以菌絲在芽鱗痕、瘦弱病枝、當年生新梢上越冬,炭疽病以菌絲干枯枝、破傷枝、病果臺和病僵果中過冬,另外在這些地方越冬的還有梨莖峰、蘋果紅蜘蛛卵、黃刺蛾蚜蟲卵、蘋果腐爛病菌等。對以上越冬的病蟲害,應結合冬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蟲枝,摘除病僵果,除凈越冬卵繭并集中燒毀深埋,以減少多種病害的枯枝侵染源和蟲口數量。對修剪所造成的傷口必須涂波爾多液、843康復劑和腐必清液加以保護。
2清潔果園
很多危害果樹的害蟲和病菌都在落葉以及雜草中越冬,所以應清除果園內的雜草、枯枝、落葉、落果、死樹。如蘋果褐斑病、灰斑病和梨的黑星病等病菌的越冬場所都在殘枝落葉和雜草中,葡萄白腐病、桃褐腐病的病菌大部分在殘果上越冬,梨木虱、梨網蝽、金紋細蛾等害蟲多在雜草落葉中越冬;蘋小卷葉蛾、山楂紅蜘蛛等害蟲多在樹洞里、剪鋸口處越冬,通過清掃可起到消滅越冬病原物的作用[3]。清除的時間最好在初冬季節,把清出的東西全部集中起來燒毀或堆積起來漚制肥料。
3果樹刮皮
果樹刮皮是冬季防治果樹害蟲的關鍵措施。有句農諺:“要想吃好梨,年年刮樹皮?!币驗樵S多危害果樹枝干的病菌都潛伏在老皮、翹皮及裂縫中越冬。在果樹的粗皮裂縫中還有許多潛伏越冬的害蟲,如毛蟲、梨蝽象、蘋果小卷葉蛾、梨小食心蟲、山楂葉螨等,通過認真細致的刮皮,不僅可以消滅這些病蟲害,還可更新樹皮,促進樹體生長。果樹刮皮要掌握4點:一是刮皮時間應該在冬季土壤結凍后到立春驚蟄前進行;二是刮皮要徹底,不要只刮樹的主干,應將果樹所有枝干的粗皮、翹皮刮除;三是刮皮深度要適宜,要掌握“小樹、弱樹宜輕;大樹、旺樹宜重”的原則;四是刮皮時要在樹下鋪上塑料布,以便于集中收拾銷毀。
4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可減輕日灼和凍害,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延緩果樹的萌芽和開花,使果樹免受春季晚霜的危害,又可兼治樹干病蟲害,起到防凍殺蟲的雙重作用。涂白劑配制比例為:石灰10~12份、黏土2份、石硫合劑原液2份、食鹽1~2份、水36~40份,可加少量殺蟲劑,攪拌均勻后涂抹樹干。涂白的位置以樹干基部為主,高約1m,涂抹時要由上而下,涂在樹干和枝干上,對樹干南部及樹杈向陽處重點涂,在果樹落葉后至封凍前涂最為適宜[4]。
5果園深翻
利用冬閑園地耕翻既是改良土壤、促進果樹增產的重要措施,也是消滅越冬害蟲的有效辦法。在土壤內越冬的果樹害蟲很多,如桃小食心蟲、棗步蛐等,可將土壤深層的害蟲及病菌翻至地面而被凍死、或被天敵吃掉,使深埋地下的病蟲不能羽化出土而被悶死。耕翻的時間最好在土壤臨近封凍時進行,耕翻深度以25~30cm為宜。
6誘殺滅蟲
利用害蟲對越冬場所有獨特的選擇性,秋后在果樹的主干上綁草或破麻袋片,也可把草搓成繩懸掛在樹上,誘集害蟲化蛹越冬,然后在翌年春天果樹萌芽前把束草解下集中銷毀。據調查,這種方法,對梨小食心蟲、棗粘蟲、旋紋潛葉蛾、蘋果小卷葉蛾、蘋小食心蟲、山楂紅蜘蛛等害蟲都有很好的誘集作用。
7藥劑防治
有的病蟲在樹的其他部位越冬,因此在清理、刮皮、剪除后,噴含油量為4%~5%的柴油乳劑和3~5°Bé石硫合劑1~2遍,既能殺菌又能滅蟲,對蚧殼蟲、紅蜘蛛、蘋果腐爛病以及梨樹黑星病、葡萄黑痘病、白粉病等都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對于蛀干害蟲天牛等,可采用人工鉤殺或用觸殺劑農藥稀釋成有效濃度往蛀孔內灌注。
8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環境,不會引起害蟲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應注意改善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在果園中給害蟲天敵增添食料或設置隱蔽越冬場所,使天敵種群能夠順利生存、繁衍。把果園周圍的天敵招引進來,比如啄木鳥可在果樹枝干上覓食吉丁蟲、透翅蛾等蛀干害蟲。
9加強果園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
冬季肥源較足,多施有機肥料,可以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病防蟲能力,如葡萄植株的營養主要靠冬天施有機肥料即基肥,結果植株如不施肥,將消弱抗病力,炭疽病、褐斑病發生較多。施有機肥料可增強植株抗旱能力,適當施鉀肥,既可提高樹體的抗病性能,也可改善果品的質量。
冬季是果樹的休眠期,同時也是病蟲害的越冬期,是病蟲害一年中最弱的時期,便于徹底消滅,選擇冬季預防和消滅蟲害,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參考文獻
[1] 姬宜改.果樹休眠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J].河北果樹,2005(1):52.
[2] 鄧廣軍,劉林.如何在冬季消滅果樹病蟲害[J].農村.農林.農民(A版),2004(12):32.
篇4
[關鍵詞] 蘋果栽培 病蟲害 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129-01
在果蔬生產過程中,無公害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因此,在果樹種植過程中,無公害栽培技術已經成為果蔬栽培的主要趨勢。而在無公害果蔬栽培過程中,做好果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蘋果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會遇到很多種病蟲害的威脅,因此,就需要我們切實關注蘋果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從而切實保證我們生產出來的水果是無公害綠色產品。
1 蘋果在不同實際需要重點防治的病蟲害分析
首先,蘋果樹從發芽期到開花期需要防治的病蟲害。在蘋果發芽期到開花需要重點防治好的病蟲害主要包括了梨星毛蟲、蘋果金毛龜和蚜蟲的害蟲,同時在這個時期還需要注重防治好紅蜘蛛、蘋果卷葉蛾以及蘋果腐爛病等及幾種病害;其次,蘋果落花后到結果初期的病蟲害防治。這個時期應該重點做好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包括了蘋果紅蜘蛛、山楂紅蜘蛛和蘋果干腐病等病害,同時還要防治好輪紋病環境和品果樹的早期落葉病以及桃蛀果蛾的等病害;再次,蘋果生長期到正式采收期之前的病蟲害防治。這個時期應該重點做好桃蛀果蛾、舟形毛蟲炭疽病的防治工作,同時還要做好蘋果果實的銹病和果實的腐爛病以及銅綠金龜子的防治工作;第四,果實采收之后到果樹落葉之前的病蟲害防治。這個時期病蟲害主要產卵越冬。其中大青葉蟬在這個時期已經開始產卵,其卵蟲對于果園以及新栽植的幼苗危害十分大,這個時期的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好大青葉蟬、干腐病和輪紋病等病害;最后,果樹休眠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這個時期正處于嚴寒的冬季,所有的害蟲都處于冬眠時期,在這個時期進行病蟲害防治十分重要。在這個時期主要防治的病蟲害有蘋果腐爛病、干腐病、輪紋病和蘋果瘤蚜以及梨網椿等病害。
2 蘋果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
2.1 采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
利用生物的多樣性對害蟲的天敵進行保護。在蘋果果園周圍,農田和草叢中會存在大量的害蟲天敵,在自然環境中,當大量的害蟲出現在果園中之后,天敵隨后就會出現在蘋果園中。但是在果園種植過程中如果頻繁的使用農藥,果園中的害蟲天敵就會遷出果園。因此,在對果園的病蟲害進行防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禁止使用那些更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避免對害蟲的天敵群落造成危害。同時,除了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病蟲害防治之外,還可以利用植物的多樣性對害蟲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植物的多樣性就是利用除了果樹之外其他的植樹。在實際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進行生草覆蓋。在果樹的行間可以種植上白色的三葉草,等到其生長到一定高度之后,降低割下覆蓋在果園的地面上。這種綠肥植物在改善土壤營養結構和增加果樹營養的同時,還能夠為天敵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為果園控制好病蟲害的發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農業防治技術
在蘋果生產過程中套袋技術可謂是病蟲害防治一項有效措施,對蘋果果樹進行套袋,可以有效的避免果實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空氣和農藥的影響,能夠顯著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同時還能夠切實提高蘋果的質量和果實品質,這項技術無公害蘋果栽培技術重要的措施。同時,在采用農業防治病蟲害過程中還采用冬季修剪技術。在冬季對果樹進行修剪是減少病蟲害蟲源主要方式。進入冬季后,果樹進入到休眠期,在冬季修剪過程中除了要剪除果實樹木的病枝和枯枝之外,還需要對果園種的雜草和腐爛的落果進行清理,將其集中清理出果園,并作用集中銷毀處理。
2.3 機械病蟲害防治技術
首先,在果樹干捆綁上草把。在每年采果結束后,蘋果樹上的山楂葉螨和卷葉蛾以及潛葉蛾等害蟲就會下樹進入土壤中越冬。因此,在每年的九月份,可以在蘋果樹的主要枝干和大樹枝的基部上捆綁上草把,這樣害蟲就會進入到草把中越冬,然后在早春和或者冬季末將草把從樹枝上解下來集中進行燒毀;其次,采用滅蟲燈技術進行消殺。這主要是利用了害蟲的趨光性,使用指定波長的滅蟲燈引誘成蟲,然后采用高頻率和高壓進行滅蟲。這種滅蟲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果園中害蟲蟲卵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害蟲基數的數量,從而實現了對病蟲害有效的控制;最后,生物工程技術??梢允褂蒙锼巹┖托约に貙οx進行誘導和消殺。生物制劑的主要特點就是光譜高效,但是又不會對病蟲害的天敵產生威脅,生物藥劑中的有效成分就是來自于自然環境中,使用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的威脅,能夠避免害蟲對藥劑產生耐藥性。
結語
蘋果在栽培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技術已經成為我們重點研究的課題。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需要我們綜合的運用多種病蟲害防治技術,不斷提高蘋果的產量和品質,從而全面促進蘋果產業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明,沈文寶,趙桂芹,陳盈鑫. 燕山山區無公害蘋果病蟲害綜合防治歷[J]. 河北果樹. 2012(03)
[2]薛永發.農業生態控制蘋果病蟲害的有效途徑和措施[J]. 果農之友. 2010(11)
[3]韓新華. 蘋果樹采果后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0(01)
篇5
【關鍵詞】夏季果樹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問題與措施
果樹夏季管理是果樹年生長周期中的關鍵一環,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影響當年的產量和果實品質,也關系到來年的產量高低,因此,果農們應高度重視果樹夏季管理。
1.土肥水管理
1.1土壤管理
⑴中耕除草。中耕可保持土壤疏松,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又可清除雜草。應15-20天一次,一般深度為5-10公分,但雨后或灌水后應及時進行中耕。
⑵果園間作。 幼齡果園要留足營養帶,然后在行間種植淺根、矮桿作物。成齡果園行間宜種植綠肥、豆類等植物,以提高土壤肥力。
⑶果園覆草。特別是山地果園或長期缺水的果園適宜覆草。所謂覆草,也就是將植物秸桿、雜草、樹葉等覆蓋在果園里,使果園地面常年保持15-20公分的草被,以起到增肥、蓄水、滅草、免耕、防凍和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條件。本市6月份麥收后,可用麥秸進行果園覆蓋。
1.2追肥
⑴根外追肥:在果樹展葉后至9月上旬,每隔20天一次0.3%的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氫鉀或0.3%硫酸鉀或葉面寶或光合微肥液對葉面進行噴灑。噴施時間宜在上午的10時前或下午的4時后進行,以免吸收不好造成藥害。
⑵地面追肥:夏季主要在果實發育期和果實硬核期兩個時期,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或磷鉀肥等速效性肥料,但應注意,追施一定要結合雨水或灌水時進行穴施或溝施。象櫻桃等早果樹種在果實采收后應及時補肥,可追施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等,可促進其花芽分化。
1.3灌水
夏季果樹在新梢生長、果實發育、果實膨大、果實成熟前的這幾個階段,如干旱均需適時進行灌水,以滿足其生理發育之需要。
1.4排水
本市雨水多集中在7-8月份,各果園均需在雨季到來之前,修好排水系統,排除地表徑流,保持排水溝渠暢通。象櫻桃、桃樹等樹種最怕澇,因此雨季一定要及時排除園內積水,以保證果樹正常生長。
2.花果管理
2.1花期噴水
棗子花期正值氣溫高空氣濕度低之時,為提高其坐果率,在晴天無風上午的10點或下午的5點以后用噴霧器向樹冠上噴清水,每隔3-5天一次,直到坐果為止。
2.2疏果定果
疏除畸形果、病蟲果、過密果、小果,留大果、留好果。留果量因樹因枝而定,旺樹旺枝多留,弱樹弱枝少留。如蘋果、梨等果樹一般采用等距法留,即間隔20公分左右留一果;石榴1公分粗母枝留中短梢果1-2個,留單果;葡萄生長勢強的結果枝留2個果穗,中庸枝留1個果穗;即使銀杏也要適當疏果,以保持適宜的負載量,防止大小年出現。
2.3果實套袋
為了增加果實表面光潔度,減少農藥污染,提高果實商品性,對果實行套袋。套袋時間一般在果樹結束生理落果后進行。紙袋以優質袋為主,因樹種而異,選用雙層袋或單層袋,單色袋或雙色袋等不同類型的紙袋,如梨果使用雙色袋,葡萄使用透明的單色袋等。在套袋前需噴一次殺菌劑與殺蟲劑,藥液干后即開始套袋,噴藥后兩天內套完,過期要進行補噴。
3.夏季修剪
為了保持樹冠通風透光條件良好,調節生長與結果之矛盾,必要進行夏季修剪。其主要工作內容有摘心、扭枝、疏枝、拉枝、撐枝等。
3.1摘心
對當年生新梢頂部進行摘除或剪除,讓其摘心處以下的側芽萌發出更多的側枝,增加枝量,擴大樹冠,并可促進花芽分化。一般對骨干枝的延長頭在30-50公分處進行掐頭。
3.2扭枝
是針對背上當年生旺枝,當其基部半木質化時進行,將其扭曲或將其基部旋轉扭傷,有抑制旺長和促進成花之作用。
3.3疏枝
疏除過密枝、競爭枝或無法利用的徒長枝,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可降低病蟲危害程度。其疏枝原則是去直留斜、去弱留強、去前留后。
3.4拉枝、撐枝
通過拽、拉、撐、墜等方法改變枝條的方向和加大枝條角度,以緩和枝條生長勢,促進分枝和花芽形成。
4.病蟲害防治
夏季常見病蟲害如下:
4.1枝干病蟲害
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干腐病等,對其應在刮除病斑、鋸掉病枝后,用“843”康復劑涂抹。櫻桃流膠?。汗纬“吆螅磕?度石硫合劑或100倍甲基托布津。桃樹冠腐病用64%殺毒礬100液涂抹病部,每隔10天一次,治療效果良好。
蟲害主要有天牛、吉丁蟲、透翅蛾等,成蟲發生期:隔10~15天連噴兩次90%敵百蟲600倍或菊酯類農藥封閉枝干;或利用成蟲的假死性,組織人力清晨捕捉;或人工用鐵絲鉤挖樹干蟲洞,將幼蟲捅死或向蟲孔內注射50-100倍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再用爛泥或棉球等物堵塞蟲孔,將幼蟲殺死其中。
4.2葉部病蟲害
病害主要有蘋果早期落葉病、葡萄霜霉病、梨黑星病、李黑斑病、棗銹病、柿角斑病、栗樹白粉病等,可選用波爾多液、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噴克、大生—M45、多菌靈、瑞毒霉、乙磷鋁、疫霜靈、粉銹寧、多硫化鋇等藥劑進行防治。
危害葉片有紅蜘蛛、蚜蟲、梨木虱、金龜子、卷葉蟲、刺蛾、星毛蟲等害蟲,選用噠螨酮、吡蟲啉、阿維菌素、辛硫磷、敵百蟲、蛾螨靈、滅幼脲、敵敵畏等農藥進行防治,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3果實病蟲害
病害主要有輪紋病、炭疽病、黑星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可使用波爾多液、多菌靈、代森錳鋅、炭疽福美、速克靈、退菌特等農藥防治。
食果害蟲主要有桃小、梨小、梨大等食心蟲,選用桃小靈、滅幼脲、辛硫磷等藥劑均可噴殺。
4.4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①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②果園用藥前根據用藥說明,正確進行稀釋。粉劑農藥和顆粒劑農藥要先溶解后再稀釋成所需倍數。③用藥時要全面均勻,葉背面更要全面著藥,根據施藥部位準確用藥。④不能隨意加大濃度,避免增加病蟲的抗藥性。⑤輪換用藥,有機無機農藥交替使用,同時可采用二類以上不同藥劑混合使用,不能連續單一使用同一種藥劑。
【參考文獻】
[1]梅汝鴻,胡敦孝.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新技術(第二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王秀錦.果樹病蟲害防治要點.河北果樹,2006(01).
[3]朱廣凱.果樹夏季修剪要點.周口日報,2008.
篇6
邱作真
(黑龍江省雞西市農業生物工程研究所 黑龍江 雞西 158100)
[摘 要]本文從栽培技術、果實套袋技術、殺蟲燈防治、生物防治、噴藥技術等幾個方面介紹了無公害蘋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無公害蘋果 優質栽培 病蟲害防治
蘋果是世界果樹栽培面積較大,總產量較高的樹種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
重要的栽培果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的需求也由數量型
向質量型轉變,安全、優質、營養的無公害水果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由
于氣候變化和農藥的過度使用等原因,一些蘋果的老、次病蟲害的問題有上升
的趨勢,加上重栽輕管,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如何進行優質綠色食品標準的
蘋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是擺在果農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栽培技術
1 土壤管理。
以樹穴為中心在周圍挖出寬50cm,深50-70cm大小的環狀溝,并與施肥相
結合將表土填入環狀溝內。果園行間較大的地方間作綠肥,盡量避免種植秋季
蔬菜與高稈作物。
2 施肥技術。
應將有機肥作為基肥并配合化肥一起施用。最佳的施用時間是在果實采收
后到落葉前這段時間。具體的施用方法是每667m2施有機肥4t、磷酸二銨40kg、
草木灰200kg或氮磷鉀復合肥40kg,同時在盛果期萌芽前、幼果膨大期與采果
后應進行追肥工作。萌芽前應追氮肥,幼果膨大期應追磷、鉀肥,早秋每1hm2純
氮450kg、五氧化二磷225kg、氧化鉀450kg。在生長季節應對其葉面進行必要的
噴肥工作,每年4-6次即可,通??墒┯冒被岱省⒛蛩鼗蛄姿岫溻?。每次噴
肥應選在早10時以前或晚4時以后。
3 灌水技術。
灌水主要可在以下幾個階段進行,分別為萌芽前,春梢生長期、果實膨大
期、采果后與封凍前。在萌芽前至花期和果實膨大期,應將土壤最大濕度控制在
田間持水量的70%-80%之間,在花芽分化臨界期控制在60%即可。
4 整形修剪。
修剪工作是一項應常年進行的重點工作之一。其中可分為休眠期修剪與生
長季節修剪。休眠期修剪是指在落葉后到萌芽前進行修剪工作,生長季節修剪
是指在萌芽后到落葉前進行修剪工作。
(1)環剝。幼旺樹在沒有到達盛果期時,要做到抑制其生長,可在5月末到6月
初之間進行主枝環剝工作,同時對花芽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一旦到達盛果期
是絕對不可以進行環剝工作的。
(2)疏枝。當套袋工作完成時,應處理剪鋸口下萌發的枝條,一方面要將已無
生長空間的枝條進行疏除,另一方面要將有生長空間的留出科學合理的角度與
位置。同時應做到疏除內膛、背下等一些無果實與空間的枝條,確保樹體內良好
的通風透光情況。
5 花、果管理。
應在花蕾分離到開花前這段時間開始疏花工作,花量較大時可將整個花序
上的花蕾全部疏除,通常情況下可在每15-25cm留1花序,每個花序應留出中心
花與1-2朵邊花,有需要的情況下也可進行人工授粉工作。疏果過程應分為2次,
在落花后15-25d開始疏果定果,此階段可將病蟲果、傷殘果與畸形果疏掉。大
中型果每花序留1個果,中小型果每花序留1-2個果。
6 刮皮清園。
可以在每年的秋冬或3月前進行落葉的清掃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將枝
干的粗皮與樹上的漿果、病枝、病葉進行燒毀或深埋處理,以達到消滅越冬菌源
與蟲源的目的。
7 果實套袋。
做好果實的套袋工作對于桃小食心蟲等蛀果性蟲害以及煤污病、蠅糞病等
一些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時還能夠增加其外觀的整潔性,一定程度上抵
御農藥等有毒物質的直接污染。具體的套袋方法是在套袋前1-2d噴灑1次殺菌
劑與殺蟲劑,如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期間一定不要使用有機
磷農藥與波爾多液。果袋在套袋前3-5d用紙包好放于空氣濕度較大的地方或
噴少量水使其吸潮,在套袋時首先應確保幼果上沒有露水,并同時將果實上的
花辦與雜物一一去除。套袋過程中的順序要采用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的方式。
(1)套袋前的準備。當疏果工作完成后應與施肥相結合開始果園的澆水工
作,澆水完成后可開始套袋工作。在套袋前2-3d應噴施殺菌劑、殺蟲劑與鈣肥。
(2)套袋建議。若要確保蘋果的品質應采用中高檔紙袋,或者是經實踐驗證
的、效果好的紙袋。最好采用果實全部套袋的方式并盡可能的采用同一種紙袋,
避免紙袋混用的現象。套袋的時機應掌握好,過早過晚都不可以,通常情況下在
謝花后30-35d開始,經過15d左右就可完成。
(3)套袋方法。最好在晴天的早9點開始到日落前結束,中午高溫時、早晨有
露水時與日落后、陰雨天不可進行套袋工作。在套袋過程中首先應使紙袋膨脹,
接著將幼果套入紙袋中央用鐵絲將紙袋口封緊,以防雨水或藥液等流入袋中。
應做到將幼果在紙袋中央懸空,并在果臺副梢上固定好,期間應注意防止將葉
片套進袋中。
二、病蟲害防治
在蘋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方面,應采取以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與農業、
機械、生物與化學等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相結合的方式來防治病蟲害。如果情
況嚴重時也可以采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使用時應根據《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
則》提出的標準,來進行農藥種類的選用,并盡可能的將化學防治出現的副作用
降到最低。
1 殺蟲燈防治。
這種防治方法是利用特定波長將害蟲成蟲引誘,并通過頻振式高壓電網將
其觸殺。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減少田間落卵量以及蟲口基數。殺蟲燈的使用方
法是每隔3.0-3.3hm2距地面高2.0-2.5m處設置一盞,一定要將其固定好,同
時應注意將死蟲及時清理,在害蟲為害期應在天黑時把燈打開,在天亮時把燈
關閉。
2 生物防治
(1)利用害蟲天敵。由于危害蘋果的害蟲多數都會有天敵,所以可利用如草
蛉、小花蝽與瓢蟲等防治螨類、蚜蟲及蚧類,利用赤眼蜂可防治蘋果卷葉蟲與梨
小食心蟲,利用跳小峰與姬小峰可防治寄生金紋細蛾等。因此可在果園行間種
植蜜源植物來引誘、繁衍害蟲的天敵,或采用人工飼養的方式以增加天敵種群
的數量。
(2)施用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可主要分為微生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與植物
源農藥三種。生物農藥因為其使用后無污染、無殘留的特點而被稱為無公害農
藥,所以可采用生物農藥來防治果樹病蟲害,起到防治作用的同時又不會出現
污染與農藥殘留的現象。
(3)利用昆蟲信息素。可采用蘋果金紋細蛾性誘劑、食心蟲類性誘劑與卷葉
蛾類性誘劑等藥劑來進行害蟲的誘殺工作。具體的操作方法是用直徑約有20cm
的塑料水盆制成誘捕器,并將穿有誘芯的細鐵絲繃緊在盆中央,在盆中加入大
量的水與適量的洗衣粉,這樣可以在成蟲落水后防止其脫逃出去。將水盆距地
面1.5m處的樹枝上放好,每天將其中的死蛾撈出。每隔1hm2懸掛50個誘芯,水
距誘芯1-2cm,呈三角形分布。從4月開始直到10月,每月更換1次誘芯。
3 噴藥技術
(1)適期用藥。應因地制宜的按照當地果樹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來制訂相關
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
(2)控制施藥。應掌握好施藥面積、施藥次數與施藥濃度上,盡量做到兼治多
種病蟲害而不是專治一種病蟲害,以減少噴藥次數。
(3)改進施藥器械和施藥方法。進行施藥的器械應不斷更新,并縮小霧滴直
徑,實行低量施藥技術,期間一定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指導進行正確的操
篇7
一、果樹病害發生的原因
1、病原
即引起果樹發病的直接原因。其中病原物大都是寄生物,被寄生的果樹稱寄主。病原物的存在及其大量繁殖和傳播是果樹病害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消滅或控制病原物的傳播蔓延是防治果樹病害的重要措施。
2、環境條件
病原物與果樹斗爭的過程不是孤立地進行的,它們離不開自然環境,如一定的氣候,土壤,地理環境等。環境條件一方面可以直接影響病原物促進或抑制其發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影響寄主植物(果樹)的生活狀態,增加其感病性或抗病性。因此,當環境條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果樹)時,病害才能發生和發展;相反,當環境條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時,病害就不會發生或受到抑制。
二、果樹病蟲害的防治對策
1. 重視苗木與接穗調運的檢疫工作
植物檢疫大量果樹苗木調運頻繁,往往會造成某種病害、蟲害從疫區散播到其他正常產區或新建果園區。因為其他正常產區不能合理控制蟲害,一般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由此看出,苗木與接穗調運的檢疫工作一定要重視,防止蘋果綿蚜、蘋小吉丁蟲、蘋果蠹蛾、美國白蛾、柑橘實蠅等蟲害散播傳染,以及防止銹果病、花葉病等病害傳播到新建果園。
2.加強對果樹病蟲害的檢測和防御力度
果樹病蟲害的檢測和防御對病蟲害的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已植果樹區的果木生長狀況進行預測和預報,這就要求果樹企業監管部門對預報、預測工作給予足夠重視,而摒棄以往的古舊概念,認為只有大面積爆發病蟲害時再采取相應應對策略即可。加強災情預防,要求各個果樹種植企業及單位應當對種植區域內的果樹資源和歷史病蟲害現象給予科學的統計與記錄,全面掌握種植區域內部果樹病蟲害的動態。企業應制定嚴格有效的果樹管理措施,種植區內部工作人員與技術人員嚴格全面的執行相應的條例與規定,完善相應的果樹木病蟲害檢測與防御體系,增強上下級信息傳遞效率與執行力,全面對已種植區進行控制與觀測,建立果樹病蟲害防御數據庫,積累歷年來各個時期、每一階段的果樹木生充情況,用參數和分析資料制定優良的防御方案,對種植區域內的果樹進行養護,形成檢測、防御、養護、補救為一體的果樹企業管理模式,極大的縮減果樹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3.提高科學防治水平
科學的防治水平可以極大地提高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性。物理機械防治已被我國很多果樹種植企業應用,起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例如,對于假死性和群居性的害蟲,利用害蟲的生理期特殊階段,如產卵期、越冬期、化蛹期等等,在此類階段用采集卵塊等物理手段進行人工害蟲捕殺。對于被蟲害影響過的果樹木,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滅蟲。同時也可以認為放置引誘木段在果樹種植區域內部中,引誘害蟲在其中滋生產卵,進而再進行集中式消滅,減少果樹樹種的發病率。同時化學防治也是現階段應用作為廣泛的防治手段。在使用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時,要注意交替使用各種類型農藥,這樣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避免產生抗藥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微生物防治也逐漸應用于各大果樹林區。用細菌和病毒以及分泌抗生物的抗生菌等防治果樹病害蟲;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在生態系統中創造天敵昆蟲的生存環境,通過引進、助遷以及移植等措施增加天敵的種群,控制害蟲的密度和維護生態平衡;利用益鳥進行防治等等。這些方法都積極而有效的控制了果樹病蟲害的發生
4.生物防治
4.1生物農藥防治
按照農業部標準,生物農藥可分為微生物農藥、生物化學農藥、轉基因生物和天敵生物等。生物農藥具有廣譜、高效、安全、無抗藥性產生、不殺害天敵等優點,其有效活性成分基本存在和來源于自然生態系統,能防治對傳統產品已有抗藥性的害蟲,又不會有交叉抗藥性;一般對人、畜及各種有益生物較安全。
4.2常用生物農藥
1.5%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屬抗生素類殺菌劑,具有較好的內吸性,干擾菌體細胞壁的生物合成。抑制病菌產孢和病斑擴大。
4.3B.T殺蟲劑
常用細菌農藥,以胃毒作用為主,對磷翅目害蟲防治效果達到80―90%。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害蟲取食后,會分解成有毒物質,使害蟲在幾分鐘內停止取食。1―3天內因敗血癥及饑餓而死亡。防治桃小食心蟲,于卵果率達1%時,噴施B.T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防治刺蛾、尺蠖、天幕毛蟲等鱗翅目害蟲,在低齡幼蟲期噴灑1000倍液。
4.4 0.9%齊螨素乳油
屬抗生素類殺螨殺蟲劑,對害螨和害蟲有觸殺和胃毒作用,不能殺卵,對作物有滲透作用。對防治梨木虱、山楂葉螨等有較好作用。梨木虱以若蟲為害為主,若蟲群集葉背為害,多棲居于嫩葉或重疊葉片的縫隙中,且常淹沒于其分泌的黏液中,藥劑可選用0.9%齊螨素4000―6000液;防治較晚造成大發生時,可先噴0.5%洗衣粉液,沖掉樹體各部黏液后再施藥。
4.5 25%滅幼脲懸浮劑
屬生物化學類農藥。以胃毒作用為主,兼有觸殺作用耐雨水沖刷,持效期15―20天。對鱗翅目害蟲有特效,殺卵和幼蟲,還能使成蟲產生不育作用,生產上主要用于防治金紋細蛾,防治適期為成蟲羽化盛期,使用濃度為2000倍液。該藥尤其是對那些已經對有機磷、擬除蟲菊酯等類殺蟲劑產生抗性的害蟲,有良好防治效果。
篇8
[關鍵詞] 果木盆景 栽培技術 病蟲害防治
果木盆景培育是一項投資少、經濟、觀賞效益產值高的產業。我國有著悠久的盆景栽培歷史,隨著盆景栽培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審美觀的轉變,果木盆景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成為了盆景栽培歷史長河中獨秀一枝的奇葩,其具有觀葉、觀花、觀果、觀型美和獨有的勞動豐收美,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享受的同時又帶來豐收的喜悅。但是,果木盆景對培育技術要求嚴格,這也使很多果木盆景培育者由于缺乏培育經驗,致使果木盆景栽培成活率降低,嚴重滯礙了果木盆景的發展前景,本文通過對果木盆景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方面的介紹,為果木盆景栽培者提供有用的培育管理方法。
一、栽培技術
1.選購景樁
果木盆景栽培易受容積限制,景樁過大則會導致營養缺失致使死亡,過小又缺乏整體藝術感,因此在景樁選購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神美、干奇。人們通過對果木盆景的葉、花、果、干、根的觀賞,來享受果木盆景的美。因此,在選擇景樁時應注意選擇具有花美、果奇、神、型獨特等特點的基樁作為培育對象。株型矮小、根系發達。果木盆景一般都會擺置于室內,受室內空間限制,株型過大會影響室內空間的協調感覺,另外由于受室內小壞境制約,發達的根系可以有效吸收養份,增加盆景成活率。生長時間長、耐修易活。果木盆景培育制作是一個需時較長的過程,景樁壽命過短盆景無法進入掛果期,失去了盆景觀果效果,而作為觀賞盆景需要對景樁不間斷修飾才能達到理想的觀賞效果。因此,在選購景樁時應選擇耐修剪、萌發力強的景樁作為培育基樁。[1]
2.營養土配制
果木盆景的培育土壤一般要求具有排水性能好、質地肥沃、土壤透氣性強等特點,其原料可分為:腐殖質土。腐熟后的植物殘枝落葉。生物有機肥。經無害化處理的動物糞便加植物枯枝落葉充分混合腐熟后的肥料。山泥土。深山林間采挖富含腐殖質的泥土。草木灰。植物燃燒后留下的灰燼。田間地表土。經過3~5年輪作的田間地表土。[1]
常用配制方法為:山泥土、腐殖質土、田間地表土、腐熟的生物有機肥,按40:30:20:10的比例加入少量草木灰和珍珠巖混合均勻過篩消毒后裝盆。
3.營養土消毒
營養土的消毒方法可分為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物理消毒:將配制好的營養土攤平鋪薄,在陽光下暴曬數日或密封在100~200℃蒸汽鍋爐中加熱1~2小時,能夠殺死大部分病菌蟲卵。化學消毒:將配置好的營養土使用40%多菌靈粉劑,每立方米50克攪拌均勻,蓋膜3~4天,晾曬通風待藥味散盡后使用,也可在每立方米噴灑400~500毫升40%甲醛稀釋液,攪拌均勻蓋膜1~2天,晾曬通風待藥味散盡后使用。
二、矮化技術
1.人工矮化
在果木盆景生長到一定的理想高度時,可采用截頂、摘心、拉枝、扭稍、去須根等方法控制頂端優勢生長,促其橫向萌芽發枝,控制景樁樹高,起到矮化作用,但是,人工矮化技術需要一年四季不間斷地對景樁進行修護,費時費力,且技術不易掌握,也極易對景樁造成損害。
2.化學矮化
在景樁栽植前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矮壯素(CCC)對景樁浸泡8~12小時,也可在栽植景樁完成后噴施具有矮化作用的比久(B9)、多效唑(PP333)、縮節胺(DPC)進行化學矮化處理,從而起到削弱景樁長勢達到矮化目的。[1]
三、管理技術
1.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在果木盆景培育過程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措施,果木盆景由于受栽培容積限制,導致土壤水分吸溶值相對不高,養分不能自給,當水分減少或養分缺乏時如不及時對其補水施肥,很容易造成景樁因缺少水肥發生委焉、枯黃,嚴重時可至死亡,但水肥補充過量又會造成植株爛根或生長過盛,因此在水肥管理中應遵循盆土不干不澆,澆則必透和薄肥勤施原則。[1]
2.花期管理
花期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果木盆景后期的觀賞價值,因此在果木盆景開花期應加強養份供給,促其花芽發育,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疏花。盆景花量多時要及時進行疏花,減少開花密度提高坐果率。?噴施葉面肥。在盛花期對葉面噴施硼砂水溶液、磷酸二氫鉀可提高盆景坐果質量。?授粉。果木盆景由于樹種單一主要采用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方法為:采集花粉量大、花瓣松散、尚未完全開放的花朵,讓其溫度在22-25℃通風干燥條件下,自然開裂散粉,收集花粉去除雜質用毛筆蘸上花粉,輕點需授粉花柱即可。
3.果期管理
果木盆景具有觀果效果,果實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盆景的觀賞價值,因此在結果期應做好以下措施:加強營養。在落花后30天左右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料,可防止因營養不足造成的落果。疏果。去除營養不良、果型不正和枝端稍頭果,保留品相好、個頭大的幼果。噴施激素。在果實成熟前30天,每隔10~15天噴施30~50ppm的萘乙酸,連續噴施2次,預防因成熟導致的落果。
四、病蟲害防治
果木盆景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
1.果木盆景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
銹病。發病后葉片有淡黃色鐵銹狀斑點,嚴重時葉片卷曲似火燒狀。防治方法:降低空氣濕度,及時清除病葉,使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1%~2%波爾多液,每隔10天左右噴灑整株一次,1~2次即可。炭疽病。發病后葉尖或邊緣出現黃褐色至灰白色圓斑。防治方法:摘除病葉銷毀,噴灑6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液。白粉病。發病后葉片正反兩面出現白色霉斑,嚴重時新葉枯萎老葉扭曲變形。防治方法:通風透光,用0.3%~0.5%石硫合劑噴灑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噴灑病株,每隔10~15天噴灑一次,2~3即可。黑星病。發病后幼果脫落不能正常膨大,果實畸形凹陷,病斑木質化。防治方法:5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40%多菌靈800倍液,每隔10~15天噴灑1次,2~3次即可。
2.果木盆景常見蟲害及防治方法
食葉類害蟲:刺蛾、毛毛蟲、夜蛾、金龜子等。防治方法:人工誘殺或使用氯氰菊酯、辛硫磷、敵百蟲等捕殺。刺吸類害蟲:介殼蟲、紅蜘蛛、蚜蟲、螨類等。防治方法: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噴殺。地下害蟲:螻蛄、蠐螬等。防治方法:毒餌誘殺或敵百蟲600倍液澆水灌根捕殺。
參考文獻
[1]吳國興,武新,寧景華,謝艷紅.盆景苗木保護地栽培[M].金盾出版社2001.(12):39-44,68-69,85.
篇9
關鍵詞:套袋蘋果;病蟲害;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910(2008)02-0006-04
蘋果套袋是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一項栽培技術。近年來,人們對蘋果套袋技術及其對果實品質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套袋技術日漸成熟。但在生產過程中,常出現一些影響套袋效果,降低經濟收益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套袋蘋果的病蟲危害問題?,F就我們多年來研究成果,并參考有關資料,將套袋蘋果果實主要病害、蟲害及其他傷害的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 主要病害與防治
1.1 日燒病
癥狀:果實日燒病是由溫度過高而引起的果實生理性病害。由于夏季高溫干旱,水分供應不足,影響蒸騰作用,造成套袋蘋果果實表面溫度局部過高從而會形成灼傷。日燒主要發生在果實的陽面,初期果面葉綠素減少,局部變白,繼而果面出現水燙狀的淺色或黑色斑塊,隨后病斑擴大,形成黑褐色凹陷,干枯甚至裂果(見封底圖版)。
影響因素:日燒病發生與氣候、品種、樹勢、立地條件和栽培技術等有關。春夏季長期干旱和持續高溫,蘋果果實易發生日燒病。中熟品種日燒病較輕,晚熟品種較重。套用劣質紙袋、不規范紙袋和蠟質紙袋日燒發病嚴重。果園管理水平高,套袋前后土壤墑情良好的園片,果實日燒發生率低。弱樹由于根系弱、葉片少而小、果實暴露面大而發病重。丘陵果園由于樹體枝量稀疏,土壤漏水、漏肥重,墑情難以保持,果實日燒重。樹冠上部、著生于枝背上的果實發病重。
防治方法:加強土肥水管理,促進樹體健壯。高溫干旱不能及時灌溉時,避免土壤追肥,更不能過量追施氨態氮肥,以防土壤滲透壓升高,影響根系吸水。葉面噴布磷酸二氫鉀等光合微肥,能夠提高葉片光合強度,降低蒸騰作用,促進有機物合成,可減少套袋果實日燒病的發生。選用優質果袋,在干旱年份,應適當推遲套袋時間,避開初夏高溫;套袋前后澆足水,以降低地溫;中午12~14時進行噴霧降溫;樹冠上部和枝背上暴露面大的果實不套袋。
1.2 銹果病
癥狀:蘋果銹果病又稱花臉病、裂果病,癥狀主要表現在果實上,某些品種的幼樹及成齡樹的枝葉上也有表現。果實上的癥狀主要有銹果型、花臉型、銹果一花臉型、環斑型和綠點型等5種。銹果型是主要的癥狀類型,常見于富士、國光等,在落花后1個月左右從幼果萼洼處開始出現淡綠色水浸狀病斑,然后向梗洼處擴展,形成放射狀的5條木栓化鐵銹色病斑(見封底圖版)。把病果橫切可見5條斑紋與心室相對。在果實生長過程中,因果皮細胞木栓化,逐漸導致果皮龜裂,甚至造成畸形。有時果面銹斑不明顯,但產生許多深入果肉的縱橫裂紋,裂紋處稍凹陷,病果易萎縮脫落,不能食用?;樞偷墓麑嵲谥盁o明顯變化,著色后,果面散生許多近圓形黃綠色斑塊,成熟后表現為紅綠相間的“花臉”。著色部分突起,不著色部分稍凹陷,果面略顯凹凸不平(見封底圖版)。復合型即為銹果和花臉的混合型。病果著色前,在萼洼附近出現銹斑;著色后,在未發生銹斑的果面或銹斑周圍產生不著色的斑塊,呈“花臉”(見封底圖版)。
發病規律:該病害為病毒性病害。病毒通過嫁接及在病樹上用過的刀、剪、鋸等工具傳染。蘋果一旦染病,病情逐年加重,成為全株永久性病害。套袋果發生的銹果病主要是花臉型,紅色品種表現為成熟后果面呈紅、黃相間的花臉癥狀;黃色品種表現為成熟后果面呈深淺不同的花臉癥狀。
防治方法:①嚴格執行檢疫制度。疫區內繁殖的苗木或繁殖材料不能外調。新建果園一旦發現病株立即挖除。②嚴格選用無病毒接穗和砧木培育無病毒苗木。種子繁殖可基本保證砧木無病毒。嫁接時應選擇多年無病的樹為采穗母樹,嫁接后要經常檢查,一旦發現病苗應及時拔除燒毀。修剪工具要嚴格消毒。③藥劑防治。于初夏在病樹冠下地面東、西、南、北各挖一個坑,各坑尋找0.5~1cm粗的根,將其切斷后插在盛有150~200mg/kg四環素、土霉素、鏈霉素或灰黃霉素的藥液瓶里,然后封口埋土,有一定的防效。
1.3 苦痘病
癥狀:蘋果苦痘病又稱赤龍斑、茶星病,是果實近成熟期和貯藏前期的重要病害。一般靠近果實萼洼部發病重,靠近果柄處輕。發病初期果實表皮下產生褐色病變,病部顏色較深,在紅色品種上為暗紫紅色,在綠色或黃色品種上為深綠色。后期病斑逐漸變圓稍凹陷,出現許多直徑為2~5mm褐色斑點,斑下果肉壞死干縮呈海綿狀,半圓或圓錐狀深入果肉內部,味苦,有時數個小斑連接成不規則大斑(見封底圖版)。
發病規律:該病主要是蘋果缺鈣引起的生理病害?;ê?周,果實中鈣的吸收總量不再增加,此后,隨著果實的生長和膨大,果實中鈣的濃度降低,從而引發苦痘病。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碳氮比高,發病輕;砂地、低洼地發病重。前期土壤干旱,后期大量灌水均會降低果內鈣含量,加重病情;偏施速效肥,特別是生長后期偏施氮肥,病情會加重;幼果期和采收前降雨多病情會加重。盡管土壤中不缺鈣,但氨態氮積累時,葉中的鈣不能順利轉移到果實,也易引起苦痘病發生。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和砧木建園;對發病嚴重的品種,改接抗病品種。②加強栽培管理。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適量施用氮肥,控制后期施氮,保持樹勢中庸,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合理負載,適時采收;合理修剪;早春注意澆水,雨季及時排水。③葉面和果實噴鈣。謝花后3~6周噴2次氨基酸鈣,果實采收前3~6周再噴施2次。噴施濃度為前期400~500倍液,中后期300倍液。氣溫較高時易發生藥害,噴灑前需做好試噴。④加強貯藏管理。果實采收后立即用4%氯化鈣或1%~6%硝酸鈣等浸果24小時,可減輕苦痘病的發生。
1.4 黑點病、紅點病
癥狀:黑點病發病初期,果實萼洼周圍出現針尖狀小黑點,隨著果實的增長,黑點逐漸擴大;病斑僅發生在果實表面,無味,不會引起果肉潰爛,貯藏期也不擴展蔓延(見封底圖版)。導致黑點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病菌侵染,絕大多數病斑為鏈格屬(Alternarva spp)真菌侵染所致,該屬真菌是導致多種作物葉斑病的病原。套袋蘋果的黑褐色斑點為粉紅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LK.et Fr.)侵染所致。該菌為半知菌亞門的弱寄生菌,一般不會侵染果實表面。侵染套袋果的接種體主要來自套袋果上的花器殘體,包括干枯的花萼、花絲、花藥等。套袋后形成的高溫、高濕微環境為其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成為侵染套袋果的侵染源。
摘袋后果面出現針眼大小的紅色斑點為紅點病,病斑無味,不會引起果肉潰爛,貯藏期間也不擴展蔓延(見封底圖版),主要由格鏈孢霉引起,為侵染性病害。
影響因素:黑點病的發生與當地氣候環境、地理位置、果園通透性、結果部位、品種、紙袋質量等密切相關。紅點病與摘袋后降雨有關,若遇連陰雨,發病較重。為斑點落葉病菌侵染果面所致。
防治方法:防治黑點病應選擇規范果袋,改良制袋材料和工藝,改善果袋的透氣狀況,增加透氣性;對通風透光差的果園進行合理修剪,疏除過密的層間枝、直立枝、重疊枝、徙長枝、交叉枝和過旺過密的競爭枝,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條件。這是防止雨季黑點病再發生的關鍵措施。防治紅點病需要抓好套袋前和摘袋前后斑點落葉病的防治,可通過適時噴布1.5%多抗霉素400倍或10%寶麗安1000倍液等來防治。
1.5 煤污病和蠅糞病(水銹)
癥狀:兩病均發生在果皮,影響果實外觀。蠅糞病又稱污點病,在蘋果果面形成由十幾個或幾十個小黑點組成的斑塊,黑點,光亮而稍隆起,小黑點之間由無色菌絲溝通,形似蠅糞,用手難以擦去(見封底圖版)。煤污病在果面產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邊緣不明顯,似煤斑,菌絲層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發病,果農稱之為“水銹”(見封底圖版)。
發病規律:由真菌引起。煤污病和蠅糞病菌均于蘋果芽、果臺及枝條上越冬。翌春末,蠅糞病菌在菌叢里形成分生孢子器,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傳播,侵染危害。煤污病菌則以菌絲和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侵染。兩病從6月上旬到9月下旬均可發生,集中侵染期在7月初到8月中旬。高溫多雨利于兩種病菌繁殖和侵染。管理粗放、樹冠郁密、低洼積水的果園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①加強栽培管理。果園要注意開溝排澇,降低果園濕度,清除園內雜草。②合理修剪,增加樹體通透性。③選擇標準紙袋。④早春萌芽前噴布3°Be石硫合劑,花前花后噴布0.3°Be石硫合劑、5%菌毒清300倍或霉敵600~800倍液。
2 主要蟲害與防治
2.1 康氏粉蚧
危害特點:康氏粉蚧為刺吸式害蟲,以成蟲和幼蟲吸食幼芽、嫩枝、葉片和果實汁液,前期果實受害后出現畸形。套袋果以萼洼處受害較重,梗洼較輕,其次是果面,受害后形成大小不一的黑斑,其上附著白色粉狀物(見封底圖版)。近幾年,一些果園使用成本低、無防止害蟲入袋作用的紙袋,造成康氏粉蚧在套袋果實上發生。
危害規律:康氏粉蚧以卵,少數以若蟲、成蟲在樹干、剪鋸口、枝條粗皮縫隙或土壤縫隙中越冬。春季果樹萌芽時,越冬卵孵化,第1、2、3代若蟲發生盛期分別為5月中旬前后、7月下旬和8月下旬,這3個時期是藥劑防治的有利時期。套袋蘋果園康氏粉蚧第1代主要集結在枝條粗皮縫隙和幼嫩組織處,果實上較少;第2、3代以危害果實為主,通過袋口進入,停留在萼洼、梗洼處刺吸果實汁液,受害果果面形成大小不規則的斑點,刺吸孔清晰可見,孔周圍多出現紅褐色暈圈。
防治方法:①春季果樹萌芽前(3月上旬)刮除主干上的粗老樹皮、枝上的老翹皮和傷枝上的翹皮,刮除翹皮時不要太重,刮下后集中燒毀。②晚秋雌成蟲產卵前(9月中旬),在樹干上捆草把誘集越冬害蟲,早春卵孵化前取下集中燒毀。③選用涂有殺蟲劑的紙袋。若果袋連續使用,應將果袋裝入容器內,用硫磺薰殺害蟲,也可將果袋在農藥稀釋液中充分浸泡后使用。套袋時袋口扎嚴。當發現袋內有康氏粉蚧時,應解袋噴50%辛硫磷1500倍等藥劑防治。④藥劑防治。早春樹上噴石硫合劑或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殺滅樹干上的越冬卵。第4~3代若蟲發生期,噴布0.9%阿維蟲清乳油4000~5000倍液、1.0%虱螨凈乳油3000~4000倍液、25%蚧死凈乳油1000~1200倍液或40%速撲殺乳油1000~1500倍液。
2.2 玉米象
屬鞘翅目,象甲科。別名米牛、鐵嘴,分布較廣。
危害癥狀:果實受害后表面出現傷口,少者幾個,多者達幾十個,果面呈麻臉狀;傷處面積大的直徑1cm以上,小的0.1cm,蟲口深2~5mm,形成凹陷圓斑,果肉變褐,木栓化,早期危害可致使果實畸形(見封底圖版)。
危害規律:該蟲具有趨溫、趨濕和畏光喜暗習性,極易入袋危害果實。以成蟲潛伏在松土、樹皮、田埂邊越冬。翌年5月下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成蟲產卵時,用口吻嚙食麥粒,形成卵窩,并分泌粘液。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蟲孵化,蛀入籽粒,7月下旬化蛹,隨后羽化成蟲。玉米象1年發生2代,以7月份發生的第2代成蟲危害果實。玉米象危害的套袋蘋果園,均是因樹下覆蓋了麥草,或套果園周圍有麥垛、麥秸和麥糠殼中殘留的麥粒中攜帶有玉米象的卵、幼蟲或成蟲所致。成蟲有假死性,喜暗畏光,趨溫、趨濕,繁殖力強。
防治方法:①套袋蘋果園盡量不要覆蓋麥草,麥垛也盡量遠離果園;②觀察玉米象活動,一旦發現,及時噴布48%樂斯本1000~1500倍液或其他殺蟲劑,殺滅成蟲,否則入袋后很難防治。
篇10
在果園生態系統中利用天敵和害蟲之間相互制約、互為依存的關系,以及果園內微生態環境的調節,人為創造或改變條件,扶益抑害,保護天敵,有效抑制病蟲的發生,替代或部分替代了化學防治,大幅度減少農藥用量,使化學農藥的用量下降30%,降低農藥殘留,提高了果品食用安全性。
1 農業調控措施為基礎
1.1 加強土肥水管理,保持樹勢,提高抗性
增施有機肥,配施微肥,平衡肥料供應;合理負載,維持樹勢,提高抗病耐蟲能力。
1.2 清園
休眠期清園,對來年病蟲發生有控制作用。清除殘枝落葉、僵果,剪病蟲梢,刮老翹皮,并集中銷毀,可有效減少褐斑病、白粉病、葉螨、金紋細蛾等病蟲越冬基數。樹干涂白,滅菌除蟲,提高抗寒性。
1.3 深翻樹盤
冬前深翻樹盤30~40厘米,破壞土壤中越冬的桃小、金龜甲、梢夜蛾等害蟲生存環境,加速其死亡。
1.4 改形拉枝修剪,抑制病蟲
夏秋季結合開張角度剪除稠密擁擠枝,改善通風透光,抑制早期落葉病、炭疽輪紋病、葉螨、卷葉蛾等病蟲害的發生。通過提干、開心、間伐、稀枝修剪來改善通風透光,畝留枝6萬~8萬條,抑制病蟲發生。
1.5 人工消滅
剪除病蟲枝梢,刮老翹皮,冬季人工捕殺越冬害蟲等。也可果園放養雞來捕食果園害蟲。
1.6 凈化果園周邊環境
鏟除果園周邊雜木雜草,清除果園周圍的花椒、刺槐等圍欄,尤其是刺柏等轉主寄主植物,杜絕病蟲轉主傳播,抑制病蟲發生。
1.7 果園種草
果園行間種植三葉草、黑麥草可以招引瓢蟲、草蛉、捕食獵蝽、捕食螨、步行甲等眾多天敵。據調查,種草后果園節肢動物棲息指數由原來的0.1增加到0.25以上,可對害蟲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
1.8 保護天敵
減少有機磷、菊酯類等廣譜殺蟲劑的使用,保護天敵,扶益抑害。
2 生物物理防治為主體
2.1 以菌治蟲
如Bt制劑、EB-82滅蚜菌等可防治毛蟲、青蟲菌、蚜蟲等。
(1)Bt制劑:能產生伴孢晶體毒素對多種害蟲有致病作用。在幼蟲期噴500~1 000倍,可防治蘋小、黃斑卷葉蛾、桃小、刺蛾類等鱗翅目害蟲。
(2)白僵菌、青蟲菌:對桃小的自然感染率30%~50%。防治效果良好。幼蟲感菌后行動緩慢,出現嘔吐、下瀉癥狀,逐漸干癟死亡。
赤眼蜂人工繁殖釋放:每畝放3萬只蜂,對蘋小卷葉蛾卵的寄生率可在95%以上。
2.2 以蟲治蟲
果園生態系統中常見天敵昆蟲類群有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70多種。寄生性種類有蚜繭蜂、蚜小蜂、跳小蜂、姬小蜂、赤眼蜂、寄生蠅等;捕食性種類有瓢蟲、草蛉、食蟲蝽、食蚜蠅、捕食螨、蜘蛛類等,對害蟲具有極強的自然控制能力。瓢蟲的人工助遷每畝釋放3 000頭左右,蘋果蚜則在2~3周內自然消退,不防自滅,危害隨之明顯減輕。
(1)瓢蟲的利用:麥收前從麥田掃捕,畝果園釋放3 000頭,蘋果蚜則在2~3周內自然消退,不防自滅。
(2)西方盲走螨人工釋放:曾在延安、洛川果園防葉螨試驗取得成功。
2.3 生物制劑的應用
(1)阿維菌素:用量低,對人體和環境安全。可防治果樹害螨、蚜蟲等多種害蟲。
(2)農抗120(鏈霉素):可抑制菌絲生長,致菌絲扭曲變形,喪失活性。近年來農抗120已廣泛應用于蘋果病害的防治。
(3)抗生素S-921:對果樹真菌具有溶菌作用。據試驗,用30~50倍液田間防治蘋果樹腐爛病效果優于傳統藥劑。多抗霉素1 000倍用來防治蘋果葉部病害。
瀏陽霉素對蘋果葉螨有殺滅作用。華光霉素對害螨、植物感病真菌有較高活性。田間可用來防治蘋果山楂葉螨、二斑葉螨。對蘋果腐爛病等多種真菌病害有效。
2.4 昆蟲性外激素
性外激素被稱作第4代殺蟲劑。用來迷向干擾桃小食心蟲、蘋小、金紋、桃蛀螟等求偶,對害蟲行為進行調控減少后代。迷向防治作用另可用來測報。迷向絲5―9月每棵樹掛一枚(或間隔樹掛一枚)誘芯于蘋果樹冠內膛,5月中旬掛出,間隔30~40天更換1次,掛于距地面1.5米樹冠內。測報時制成誘捕器掛于距地面1.5米樹冠內,1~3天統計1次,進行預測。用迷向絲田間防治可減少用藥50%,但目前防治成本偏高。
2.5 殺蟲燈
用來誘捕果園蘋小、毒蛾、金紋夜蛾、金龜等多種趨光害蟲。頻振式殺蟲燈,以黑光燈做誘引源,頻振式高壓電網殺滅害蟲。每臺燈可誘殺控制面積13~15畝,架設高度約3.0米左右(略高于樹冠)。4―10月使用,晚6時開燈,早6時關燈。每2~3天清除蟲尸1次??烧T殺果園5個目21科41種害蟲,對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誘殺作用強烈。金紋細蛾蟲口減退31.6%,蘋小蟲口減退24.9%,桃小蟲口減退41.8%。對尚未產卵蘋果枯葉夜蛾誘殺比例高達67.1%。
2.6 果樹誘蟲帶
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制,主要用來物理誘捕樹干越冬的葉螨、蘋小、毒蛾、粉蚧、綿蚜等多種害蟲。瓦楞紙結構,添加了害蟲越冬誘引物質,對害蟲越冬具有誘引和催眠作用。8―10月均可用,但8月份使用效果最佳,休眠期解下集中銷毀。據調查,平均誘集害螨1 274頭,最多2 421頭。翌年不噴殺螨劑,到8月底,調查對照誘區葉片受害干枯脫落降低20%,對葉螨誘集率為83%以上,對康氏粉蚧越冬蟲誘獲率在90%以上。一張售價約為0.22元,按畝使用60條計算,每畝可節約防蟲費用45~55元,可減少用藥30%以上。
2.7 粘蟲板、防蟲網、育果袋
(1)粘蟲板。用來誘捕蘋果蚜蟲、瘤蚜的有翅蚜,是物理防治蚜蟲的有效方法。涂有粘蟲膠的黃色塑料板,5―6月份始見有翅蚜時掛于樹冠平生枝條上,間距6~8米,間隔3~4周更換1次。據調查試驗比常規區蟲口減少29%。
(2)防蟲網。可有效防止外來害蟲侵入或果園害蟲向外遷飛擴散危害,還可防止冰雹襲擊和鳥類食害果實??捎盟喔杉予F絲組成網架封閉式覆蓋果園,架設高度3.5~4米,一般間隔4~5年左右更換1次。
(3)育果袋。果袋對食心蟲、炭疽、輪紋病的防效幾乎可達100%。
2.8 糖醋液
由1份糖,1.5份醋,2份水加少量白酒制成糖醋液置廣口瓶中掛于果園可誘捕金龜甲、吸果夜蛾等害蟲。
3 化學農藥防治為輔助
在農業和生物物理措施的基礎上再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
3.1 化學農藥防治應遵循的原則
①準確測報,適期噴施:結合田間監測預報,當蟲害發生到一定數量(程度),達到防治指標時進行噴藥防治;②對癥選藥,適量用藥:根據病蟲害的種類,選用允許使用的最佳有效農藥品種,盡量少用限制農藥,杜絕使用禁用農藥。成齡果園每畝用藥液150~175千克,噴霧時葉片正反面著藥均勻,樹體表噴濕潤而不滴藥為宜。 ③合理混配,交替用藥: 把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混合使用,不僅能延緩抗藥性的產生,而且能起到兼治多種病蟲害的作用。但要做到:藥劑混合后,不降低藥效,不增加毒性,對果樹安全,成本合理。④安全用藥,保護天敵: 選用高效低毒,對人、畜和天敵安全的農藥品種;并采用對天敵安全的施藥方法,如樹干涂藥、灌根、地面處理、挑治等方法;盡量避開天敵的繁殖高峰期施藥,減少用藥次數。
3.2 我國頒布的無公害果品生產過程中農藥使用標準規定
(1)蘋果園禁止使用的化學農藥: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對硫磷、甲胺磷、甲基對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異硫磷、氧化樂果、磷胺、克百威、涕滅威、滅多威、殺蟲脒、三氯殺螨醇、克螨特、甲基硫環磷、內吸磷、滴滴涕、六六六、林丹、氟化鈉、氟乙酰胺、福美胂等。
(2)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比九(B9)、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
(3)蘋果園允許使用的化學農藥:每年可使用2次以上。品種有: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中生菌素水劑;10%煙堿乳油;2%農抗120水劑;27%銅高尚懸浮劑;波爾多液;硫酸酮;50%硫膠懸劑;石硫合劑;99.1%加德士敵死蟲乳油;10%瀏陽霉素乳油等。
(4)蘋果園限制使用的化學農藥:每年不超過2次。品種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蛾螨靈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20%螨死凈膠懸劑;15%噠螨靈乳油;5%卡死克乳油;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氰戊菊酯乳油;5%菌毒清水劑;腐必清乳劑(涂劑);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氟硅唑乳油;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15%粉銹寧乳油;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
4 合理配套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