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歌諺語范文
時間:2023-03-21 21:50: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二十四節氣歌諺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立春
初開曦光燦暖陽,寒冬漸去韻猶長。
凍蕊微綻荒野綠,稀疏枝頭柳嫩黃。
醉弄清風放紙鳶,羞待粉蝶戲花崗。
情心已然懷春*,擷來新柔入心房。
2、雨水
雨落寒去乍暖時,嫩芽初上綴疏枝。
花蕾無聲鳥歡語,農家屋檐見燕姿。
陌上依稀茵茵草,耕田歸來說春遲。
忙把千野播新種,笑聲如歌過小溪
3、驚蟄
時報雷聲大地驚,蘇生萬木醒百蟲。
煙霞輕罩蒙細雨,草色遙看郁青青。
燕隨和風當空舞,紙鳶紛飛白云中。
煮酒唱賦賞新柳,盎然春意九州同。
4、春分
日垂赤道暖光照,晝夜分領十二時。
江河開潮嘯清爽,長天云淡煦風吹。
北國風光悄隱去,萬紫千紅說明媚。
更見輕衣舞俏麗,還將春*入相思。
5、清明
先飲寒食思賢忠,雪白梨花落清明。
云色陰沉香煙裊,淚飛還說思緒縈。
遠山默默繚塵霧,蒼松哀哀長風鳴。
祖德宗功垂青墓;偉業自有后人承。
6、谷雨
布谷聲聲催農忙,暖雨頻來好栽秧。
浮萍茂盛生千綠,風吟霧潤綻嫩黃。
野嶺遙看色爛漫,蝶舞花叢蜂銜香。
戴勝鳥兒鳴桑樹,春播美景寄情長。
7、立夏
斗指東南時序循,如岱遠山深綠催。
秀麥呲牙笑春去,蛙聲初鳴報夏來。
喜看農家遍鋤地,欣指糧囤添新排。
更揮櫻鞭放長牧,還將靜水弄魚肥。
8、小滿
風吹沃野壯青苗,麥稻初熟穗勾腰。
云偎藍天說溫熱,寒涼不覺漸隱消。
鷗鷺翔飛湖照影,西窗聽雨看色嬌。
醉斟明月空杯飲,紫云鄉里樂逍遙。
9、芒種
爭時還看農家忙,汗浸衣衫收麥糧。
機聲轟鳴奏豐韻,萬頃浪動燦金黃。
且將辛苦育新苗,好教心雨孕新芳。
夕煙縷縷縈期望,猶待秋歌滿村鄉。
10、夏至
穹天日照北歸線,白晝至極夜漸長。
陰雨放任欺半夏,熱風助紂縱驕陽。
東萊舊人煮新麥,平陰大地祭祖忙。
蟬聲初鳴說煩躁,橫舟釣月好乘涼。
11、小暑
小熱已是天如火,稻淑千重翻金黃。
牛閑南山石陰臥,鳥棲東海林中涼。
孩童沐雨喜外出,情侶牽手月荷塘。
花醒夜半享清靜,風吹幽簾入夢鄉。
12、大暑
晝如火爐夜烤墻,毒熱何須有日光。
農家苦累田中事,抗旱排澇個中忙。
螢生腐草亂夜色,無常風雨弄禾桑。
長夜煩心無清夢,庭院徘徊納月涼。
13、立秋
萬野千山花始落,臨夜風涼報已秋。
紅葉零星留,老柳微黃破綠稠。
悶氣循循無奈去,淡云飄飄爽清幽。
陌上好看果園里,豐收喜悅滿枝頭。
14、處暑
天高云淡日漸涼,寒笛孤音柳先傷。
秋風蕭瑟疏枝影,煙雨陰沉霧迷茫。
林苑幽深花色暗,雁欲南征鳴倉惶。
年輪又將刻凝重,香閣飲泣是徐娘。
15、白露
晨草帶露秋色茫,碧茵消瘦半萎黃。
多有西風吹清月,秋雨飄零打枯桑。
懶上南山覓菊影,對天觀云雁南翔。
幾人暮年說豪邁,落葉歸根思還鄉。
16、秋分
陰陽相伴氣清爽,雷聲始收露默寒。
鷗鷺嘶啞鳴霞落,荒野空谷鴉聲殘。
蟄蟲陸續歸隱去,寂水始涸流影單。
竊喜層林盡染處,風華正茂點江山。
17、寒露
群雁成排南下征,雀鳥深居少飛行。
菊始黃華金光爍,楓葉漫山傲深紅。
北國江天寒露白,南國依然看蔥蘢。
神洲奏凱豐收樂,華夏盡在歡歌中。
18、霜降
長夜孤寒風吹冷,千頃白霜掩秋翁。
冰雨無情摧殘菊,星辰寂寥望月宮,
草木凌亂無人動,農家小院幾綠蔥。
蹣跚移步籬笆下,俯拾落花默鞠躬。
19、立冬
孤寞寒煙落草蓬,百花已殘嘆凋零。
大地盡褪艷鮮色,蒼天冷云刷長屏。
騷人低吟無新韻,墨客展紙情亦封。
孤立荒野遠山望,回憶舊時感溫馨。
20、小雪
寒氣薄雨凝紫氤,冷風嘯鳴掠暗塵。
碎雪飄零梅姿韻,霜掛綠竹搖玉筠。
野山靜默夢未醒,海濤洶涌弄陰沉。
大地紅妝芳菲盡,北國風光慨偉人。
21、大雪
鵑鷗不嗚怯寒凌,江河失聲冰玉凝。
荔挺新芽綻嫩碧,虎心萌動騰。
蒼穹多變宜應早,小飲濁酒敵凍風。
擷來新梅釀清韻,獨留春心踏歌行。
22、冬至
陽生初始長至節,小期十日即元旦。
蚯蚓蜷縮待和煦,清泉漸流戲山嵐。
素潔冰天說純美,飛雪俏舞罩宇寰。
揮筆且把地作紙,畫寫斑斕好過年。
23、小寒
殘柳垂枝凝冰霜,北風陣來透心涼。
遠山松鳴迎亂雪,佳人尋梅采暗香。
玉閣帳暖情思蘊,妝臺弄粉春心藏。
盡賞初寒蓄長志,劍膽琴心寫華章。
24、大寒
朔風飛雪鎖北疆,紅妝素裹看蒼茫。
江河濤聲無奈去,冰封萬里燦冬陽。()
篇2
夏至有雷三伏熱
愛玩夏至,愛眠冬至夜
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餛飩免疰夏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里撈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長江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
夏至狗無處走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鋤一遍,賽過水澆園
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清明高粱小滿谷,芒種芝麻夏至豆(北方)
冬至三庚數九,夏至三庚入伏。(重慶)
芒種夏至忙,莫把煙草忘(永安)
夏至棉田草,勝似毒蛇咬(西北)
麥割夏至(山東)
夏至響雷三伏冷,夏至無雨曬死人(福建)
夏至楊梅滿山紅(江浙)
谷雨好種姜,夏至4姜離娘(北方)
長到夏至短到冬(北方)
篇3
一年有24個節氣,你是否了解它們的排列順序?小滿之后是哪一個節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小滿之后的節氣
芒種節氣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由于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進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黃經)變化和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將全年劃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約隔半月。為了便于記憶,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個“二十四節氣歌”。
小滿節氣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節氣的氣候特點
南方地區
“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這一地區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征一般來說,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濕氣流也強盛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氣的后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游
“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說,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因此有民諺說“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黃河中下游
“小滿不滿,麥有一險”
小滿節氣時,黃河中下游等地區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險“就是指小麥在此時剛剛進入乳熟階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熱風的侵害,從而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干癟而減產。防御干熱風的方法很多,比如營造防護林帶、噴灑化學藥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區
“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
這里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里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人們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可家里的蠶寶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后,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sao一聲)絲。《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獲的日子快快到來。
此外,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不滿,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這方面的諺語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滿不滿,無水洗碗”的說法;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區有“小滿不滿,干斷田坎”的農諺;四川省還有“小滿不下,犁耙高掛”之說。這里的“滿”字,不是指作物顆粒飽滿,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篇4
【春分的諺語】
根據冷暖預示后期天氣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風來預示后期天氣的有:
“春分西風多陰雨”
“春分刮大風,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風夏至雨”
“春分南風,先雨后旱”
“春分早報西南風,臺風蟲害有一宗”
描寫晝夜等長的,如: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根據春分晴雨預示后期天氣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春分無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無雨劃耕田”
“春分有雨是豐年”
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篇5
對于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當又一立冬到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了解立冬的知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立冬有哪些習俗_立冬的七大習俗,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共同閱讀吧!
立冬的七大習俗1、祭祖祭天
舊時,立冬這天,人們還要舉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即便再忙的農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殺雞宰羊,準備時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一方面祭祀蒼天,感謝上天恩賜的豐年,并祈求上天賜給來歲風調雨順;而祭祀儀式后的酒食也可讓辛苦一年的農人,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2、拜師
冬季里,好多村莊都舉行拜師活動,是學生拜望老師的季節。入冬后城鎮鄉村學校的學董(學校管理人員),領上家長和學生,端上方盤(盤中放四碟菜、立冬有哪些習俗:一壺酒、立冬有哪些習俗:一只酒杯),提著果品和點心到學校去慰問老師,叫做“拜師”。
有些老師人家,在立冬或冬至這天,像過大事一樣,設宴招待前來拜師的學生。在庭房掛孔子像,上書“大哉至圣先師孔子”。學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禮,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學生向老師請安,禮畢,學生分頭在老師家中做一些家務活。
3、冬學
冬天夜里最長,而且又是農閑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冬學非正規教育,有各種性質:如“識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掃盲;“訓練班”招收有一定專長的人,進行專業知識訓練,培養人材;“普通學習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冬學的校址,多設在廟宇或公房里。教員主要聘請本村或外村里人承擔,適當的給予報酬。
4、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立冬有哪些習俗:程式化、立冬有哪些習俗:更有普遍性。
5、吃餃子
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里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代人延續著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好吃不過餃子”,在秋冬之交,餃子當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區,尤其是北京、立冬有哪些習俗:天津一帶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立冬有哪些習俗:番瓜、立冬有哪些習俗: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6、補冬
立冬后,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
冬令進補吃膏滋是蘇州人過立冬的老傳統。在舊時蘇州,一些大戶人家還用紅參、立冬有哪些習俗:桂圓、立冬有哪些習俗:核桃肉,在冬季燒湯喝,有補氣活血助陽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節氣,蘇州中醫院以及一些老字號藥房都會專門開設進補門診,為市民煎熬膏藥,銷售冬令滋補保健品。
據常州一些老人回憶,舊時就有補冬的風氣,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所以每到立冬,各大醫院的膏方門診就開始熱起來了。
7、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對于冬泳愛好者,一定要有一定基礎,循序漸進,應該從天氣暖和時堅持每天下水,持續進行鍛煉。另外,要選擇熟悉水岸情況的地點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邊的情況,就不要輕易下水,以免發生意外。另外,要結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顧。
其實,無論室內運動還是戶外運動,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冬季里場地、立冬有哪些習俗:器械等密度加大,對人體的沖擊力也加大。而且,天冷時人體的肌肉、立冬有哪些習俗:關節組織活動性降低,具有一定惰性,因此鍛煉時更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循序漸進。
立冬諺語及解析1、立冬一日,水冷三分。
寓意:立冬時節,寒冷的冬季已然開始。此后,氣溫將逐漸下降,水溫1653漸漸變冷。
2、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
寓意:立冬時節,隨著冬季的來臨,人們開始進補,此時合理進行食補,來年春天身體會很健康。
3、立冬無見霜,春來凍死秧。
寓意:有些年份立冬氣溫偏高,沒有出現凝霜,到明年初春天氣會較為寒冷,對于秧苗的生長非常不利。
4、立冬雨,爛薯箍。
寓意:立冬時節雨水較多的話,地瓜干常常會腐爛掉。
5、立冬無雨一冬晴。
寓意:立冬不下雨或者下雨較少,那么冬季晴天較多。
6、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
寓意:倘若立冬之時刮起東北風,意味著冬季天空晴朗。
7、立冬赤,有通食。
寓意:立冬稻穗金黃色,晚稻豐收口糧足。
關于立冬的優美詩句《立冬》
明朝 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這首詩是明朝詩人王稚登的作品,通過秋風、黃葉、半輪月等事物的描寫,講述了立冬過后,氣溫驟降所帶來的寒冷。
《立冬》
宋代 陸文圭
旱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這首詩是宋末使人陸文圭所作,描寫了立冬景象,并由此引出了作者的內心情感和人生志向,最后也暗示了遺民生活的清苦和無奈。
《立冬日作》
宋代 陸游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篇6
1、選擇下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3分)
A.禁錮(gù) 教誨(huǐ) 文縐縐(zhōu) 眼翳(yì)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綹綹(lǚ ) 頷首(hàn)
C.解剖(pōu) 祈禱(qǐ) 誘惑(yòu) 模樣(mú)
D.滯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緋紅 油光可鑒 寬恕 翻來復去
B、幽默 粗制濫造 酒肆 不可名狀
C、侏儒 誠慌誠恐 愚鈍 黯然失色
D、器宇 冥思遐想 遷徙 深惡痛疾
3. 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校院里傳來了駭人聽聞的消息,王剛在今年的作文比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
B .他盛氣凌人地揚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了起來,痛斥造假的狡辯。
C.試卷的命制要講究適切性,太容易不行,難得讓學生長吁短嘆也不行。
D.他這個人做事總是毛毛糙糙,這么多題他拖泥帶水地半小時就做完了。
4.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3分)
用手指輕輕觸動你的思想的琴鍵,彈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將感覺到陽光在你的翅膀上______,白云在你的左右______,和風在你的羽毛間___,而大地帶著它的歡樂在你的腳下_______。
A. 眩暈 呢喃 微笑 漂浮
B. 呢喃 眩暈 漂浮 微笑
C. 漂浮 微笑 眩暈 呢喃
D. 微笑 漂浮 呢喃 眩暈
5、下列對文章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海燕》原題為“海燕之歌”,作者是俄國的高爾基,本文主要運用了象征的寫作手法。
B.《再塑生命》節選自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師幫助海倫認識了水、自然、愛等事物。
C.《馬說》是“唐宋家”之一的宋朝作家韓愈,文章借千里馬不能被發現和重用,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的不滿和憤懣。
D.《我的母親》中母親是一位嚴師、慈母,母親以她的“言傳”、“身教”使“我”在走上社會后獲得一定的成功。
6、默寫或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0分)
①海內存知己, ___________。
②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表現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東風不與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赤壁》
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_____________ 。《馬說》
⑤在商品經濟的今天,許許多多的科學家能夠甘于寂寞,致力科研,這正如古人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他們高潔的志趣和人格的堅持。(用《五柳先生傳》中的兩句話來填寫)
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的詩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⑦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7、請你在參加“尋覓春天的蹤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完成以下任務(10分)
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節。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留下過詠春、頌春、傷春、惜春的動人詩篇。在桃紅柳綠、春暖花開的季節,當你走出戶外,看到路邊的野花一夜間開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不時飛過一只又一只小鳥,你的心中是否會涌動著一種渴望:讓我們去尋春吧!去捕捉春的蹤跡,譜寫春的贊歌!
(1)班級要組織同學們進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動,想請語文宋老師一同參加,如果要你去請,你該怎么說?請寫下來吧。(3分)
(2)古人寫過不少歌詠春天的詩句,請你從學過的和積累的詩句中寫出兩句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從你的記憶寶庫尋覓兩個關于春天的成語,與大家分享。(2分)
(4)你還會背那首《二十四節氣歌》嗎?其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一句點出了春天的六個節氣。請你選擇其中的某一個節氣,談談這個節氣的含義,并寫出你所知道的有關這一節氣一句諺語。(3分)
節氣:_____________
含義:_____________
諺語:_____________二、現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面的短文(本大題共6小題,共15分)
但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丑。)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飯,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了。”我隨口回答:“娘(涼)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了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里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后,她罰我跪下,重重的責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得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8.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究竟:____________________(2)輕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選文第一段在文章結構上起什么作用?(4分)
10.“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是我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說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為什么說母親“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請舉例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試用你的眼光評價下文中母親的教子方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短文(15分)
空山鳥語
到山上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聽鳥叫。
鳥兒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你不懂得鳥的語言么?我想你應該懂的。在山上,誰都喜歡鳥的鳴叫,誰都懂得鳥的語言;誰都懂,清風懂,白云懂,流泉更懂,連掛在樹枝上曬太陽的小花蛇也懂。鳥的語言永遠敘述著動人的愛情。
在朝來金色的陽光里,我喜歡用大半天時間,去諦聽兩只鳥在我頭頂上鳴叫。它們總是用五個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著,纏纏綿綿,重重復復,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里迸落。我在小時候就很熟悉這種鳥,綠背黃紋有一只小巧的紅喙。我喜歡它們靈活的體態,更喜歡它們的樣子,依偎著、廝磨著,總是分不開啊!那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現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種鳥呢?想著想著,自己卻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們喜歡各種好聽的名字,鳥不一定喜歡,鳥喜歡唱的歌,人不一定能聽懂;其實,人愛不愛聽都是一樣,鳥是唱給鳥聽的。
山雀是頑皮的精靈,老是成群結隊地撒野,老是呼朋喚友,興奮地吵鬧。山雀們短促而嘹亮的鳴聲,讓人來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陣輕快的音樂雨,散亂地、急驟地、漫天撒來,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過天晴,在你陰翳的心版上引進陽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歡樂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誰,面對著山雀子這么奢侈的自由、這么天真的喜樂能不悵然呢?誰,沒有山雀子一樣的歡樂時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時光,總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誰又能永遠像山雀子那樣的歡樂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類啊!但山雀們卻不管這些,不管你快樂不快樂,不管你憂傷不憂傷,不管你有多少無聊的思想,山雀們,什么都不管;它們飛翔像一陣旋風卷起,它們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噯!為了歡樂,它們是忙碌的。難得的是有這片深山廣林,要不,這些喜歡唱歌的精靈向何處容身?
過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時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陽,朦朧的光線竟靈空得如同飲醉了的月華:透著微醺,透著溫柔,斂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憑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奧秘了。山林睡了,鳥兒們靜默了。踏一坡金黃的落葉,踏一地斑駁的樹影,也踏著一份薄薄的寂寞。在眾鳥默默之中,“咕——咕——”,從哪里傳來的幾聲鷓鴣呢?忽斷、忽續、忽近、忽遠,那縹緲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鷓鴣么?在臺灣很少聽到鷓鴣呢!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著淡煙疏雨。石頭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哪!長檐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蒼涼了哪!“咕——咕——”,奔馳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馬蹄聲突然隱去了。這是夢境,呵!這是在海角孤島上奇幻的夢境。——是的,我知道這是夢,可是我多么喜歡重溫!
到山上來,且閉起眼睛,不要再瀏覽風景,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鳥兒們用一百種聲調在歡唱,仙樂飄飄,回蕩在峰巒間,流淌在澗谷間。你不是從這美妙的清音中,已經聽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滄桑了么?那么,除了敞開自己的心靈,還要做些什么呢?
還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
13.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寫了那幾種鳥的鳴叫聲,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6分)
14.仔細閱讀文章第④段,概括寫出作者感到“悒郁”和“悵然”的原因。(3分)
15.你怎樣理解第⑤段中作者的“夢境”? (3分)
16.文章開頭說“到山上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聽鳥叫”,結尾說“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試聯系全文說明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三、文言文閱讀(35分)
(一)閱讀《送東陽馬生序》回答下列問題(28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7、 解釋下列詞語。(8分)
假借于藏書之家 假借 : 執經叩問 叩:
俟其欣悅 俟: 右備容臭 臭:
18、解釋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1)、 四支僵勁不能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舍生皆被綺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翻譯下列句子。(8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0、文中從哪些方面敘述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6分)
21、作者寫自己求學經歷艱難的目的是什么?(2分)
(二)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7分)
【過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