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05:15: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耳鼻咽喉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教學論文
1.改進教學方法,嘗試開展PBL教學、案例式教學
以臨床問題為中心,通過設計不同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習得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主張在中醫耳鼻咽喉科教學過程中要開展PBL教學、案例式教學改革,其教學過程分為3個階段,首先是知識準備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要求學生加強對于中醫耳鼻咽喉科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采用傳統的大班集中講授的方式。如對耳鼻咽喉各個器官的應用解剖與生理特點等章節內容進行強化學習,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基本概念、理解工作原理,這是學生進入案例式學習階段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其次我們采用案例式教學,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理想的、綜合性強的典型病案,提出有針對性的各種問題,選擇中醫耳鼻咽喉科臨床工作中真實存在的病例問題,問題涵蓋相關章節的全部知識點。盡早地把問題呈現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尋求問題解答方案。然后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主分析討論、報告病例,教師即時指導解答疑難,并評定學生病例報告的質量。本過程要把大班教學分成不同的小組,實行小班化教學;最后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通過病例分析、討論,強化課堂所學的知識,不僅對理論授課內容進行了領會、思考和再記憶,而且對中醫耳鼻咽喉科臨床工作獲得了較為全面的認識,訓練了中醫臨床診斷思維能力,掌握了正確的中醫思維方法,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中醫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可借鑒的理論指導依據。
2.學習上盡早引入學生標準化病人模擬教學
標準化病人又稱模擬病人或病人指導者,是從事非醫技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經培訓后,發揮扮演病人、充當評估者和教學指導者三種功能。我們在中醫耳鼻咽喉科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效引入學生標準化病人,既避免了標準化病人選擇、培訓以及不能完全適應教學時間等問題,又可在教學過程中強化鞏固作為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掌握,還節約聘請和培訓社會上其他標準化病人所需的大量資金。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具有生理器官體積小、解剖結構復雜等特點,其疾病的病理特點、臨床表現和診療方法均有別于其它臨床學科,學生常常覺得知識抽象,難以理解,在學習上容易產生厭學和抵觸情緒。為此,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模型和標本等教學工具,將難懂和難理解的知識點形象化,充分利用解剖實驗室和各種網絡視頻影像資源,而且可以借助實體標本和模型進行講解,并針對臨床專科實踐技能培訓與考核的需接受較全面的臨床綜合技能培訓,例如:中醫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病史采集、癥狀體征演示演技及考核培訓等方面內容來培訓學生標準化病人,讓其感受某種耳鼻喉常見疾病,并通過模擬臨床教學場景,給學生以直觀印象,進行學習交流討論。在模擬教學過程中,標準化病人的角色扮演不是固定不變的,根據學習需要,可以安排標準化病人與其他學生角色互換,互相提問,熟悉相應部位和形態,不僅可以加深對中醫耳鼻咽喉科“三基”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和對病人尊重和愛護的醫德人文素養。
3.開展形成性評價,調整考核側重點,注重臨床能力評價
課程考核評價方面,我們嘗試開展形成性評價在評價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同時,強調對能力考核的評價,更加強調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改進提高的評價。比如在課程PBL教學過程中,首先給同學多次首先學生根據問題已提供的信息(如病史、癥狀等),結合原有知識對患者的病因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的方法,列出待解決的問題和待收集的資料;再通過看書、上網、咨詢專家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收集信息和資源以完善假設;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探索得出結論,提出解決辦法;最后各小組陳述解決問題的方案。其中的評價與反思是在每一個問題完成之后和每個課程單元結束時,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并回顧、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進的方案。最后總結所獲得的知識和所掌握的技能。在整個評價過程中,重在過程和環節的評價,輕結論、結果性評價;重在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與不足,并幫助分析原因和改進提高,輕直接給出優良中差這種結論;重在考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輕只注重理論和知識掌握的考查。
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術心理護理研究論文
關鍵詞: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探討和分析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術前的心理障礙及心理需求。方法對16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術前心理狀況進行調查和評估,制定心理治療計劃。結果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術前恐懼感97.5%,焦慮感94%,悲觀失望50%,害怕手術中疼痛22.5%,對醫護人員過度要求25%。156例患者通過心理護理后能夠積極配合,手術順利完成。結論術前心理護理對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術有很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老年患者;耳鼻咽喉科;手術;心理護理
ClinicalanalysisofpreoperativepsychologicalnursingforsenilepatientsindepartmentofENT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entalhealthstateofpreoperativesenilepatientsofENT.MethodsThepreoperativementalhealthstateof160senilepatientswereevaluatedandpsychologicalnursingwasperformed.ResultsAmongthesesenilepatients,theoccurencerateofpreoprativefear,anxiety,depression,fearofoperationpainandtoomuchrequiringfordoctorswas97.55%,94%,50%,22.5%and25%respectively.156casesacceptingpsychologicalnursingwereoperatedsuccessfully.ConclusionPsychologicalnursinghaveactivepromotionforthosesenilepatientswhowouldacceptENToperation.
【Keywords】senilepatient;ENToperation;psychologicalnursing
耳鼻咽喉科護理學的啟發式授課思索
耳鼻咽喉科護理學是研究耳鼻咽喉、氣管、食管各器官疾病的發生、治療和預防護理的一門醫學學科。該學科專業性極強,內容抽象枯燥,許多結構部位深,相對內、外、婦科等護理課程,學生對該專業相應基礎薄弱,接受能力差,學生不易理解[1]。筆者是教學醫院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多年從事耳鼻咽喉科臨床護理工作,同時擔任醫學院護理學院該專業理論授課。通過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互動性及學生的參與性,運用師生互換角色,充分利用臨床實踐經驗的能力,把知識點融入生動實例講解,采用形象豐富的多媒體課件等授課方式,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能力提高。形式多樣的授課方法受到學生一致認可和好評,現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07~2008年溫州醫學院護理學院本科班各200名學生。
1.2方法
按授課次序,2007年采用傳統教學法,2008年采用多樣式授課法。隨機分發100份教師理論授課評議調查表對學生問卷調查。
全科醫學規培生在醫院外科的應用
[摘要]全科醫學是新興的、處于發展和探索階段的臨床二級學科,是分級診療實施的關鍵,其主要任務為在基層醫療單位中開展預防保健、患者康復和健康管理、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療和轉診等。因此所掌握的知識較為廣泛,培養模式與專科醫生不同。本文結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專業特點及全科醫學規培生在耳鼻喉科輪轉學習時間較短而教學任務較重的實際情況,就如何運用合適教學方法在較短時間內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作以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耳鼻喉科;教學;規培生;全科醫學
全科醫學是培養綜合程度較高的復合型臨床醫學人才的學科,承擔著基層常見病及多發病診療、預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連續性醫療服務,為我國醫療衛生保健隊伍的中流砥柱,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重要性逐漸凸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指診斷、治療耳、鼻、咽喉及其相關頭頸區域的臨床二級學科,常見病包括“四炎一聾”,亦是眩暈癥狀的主要鑒別學科。近年耳鼻喉科疾病發病率增高,成為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群[2],并且隨著學科發展,診療范圍逐漸擴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經途徑,是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療衛生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作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具有醫教協同的實踐資源和獨特優勢,為全國首批全科醫學培訓基地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自2016年開始承擔全科規培生的教學工作[1],截至2020年共接收了161名全科醫學規培生,由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性較強而全科醫學規培學員輪轉時間短,檢查所需專業儀器設備較精,教學難度較大,在帶教過程中無模板可循,本文就全科規培生帶教體會及遇到的一些問題作以梳理和探討。
1全科規培醫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輪轉存在的問題
1.1輪轉時間較短
因全科醫師臨床實踐中著重形成全科的診療思維、培養全科服務的能力,工作后主要承擔社區和家庭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診療及疾病管理任務[3]。因此其輪轉時間主要集中于心、腦血管、急診科及全科醫學病房等。以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為例,耳鼻喉科作為專科培訓,輪轉時間較短,為3周,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系統專科培訓需要2a,時間差異非常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教材內容較多,涉及器官解剖復雜、隱蔽,因此短時間內對全科醫學規培生進行系統、全面的培訓,不僅課程緊張、課業繁重,勢必影響臨床實踐[4]。
醫學生五官科教學詮釋
本文作者:牟基偉張美佳,詹俊杰李江華張愛華工作單位: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
掌握耳鼻咽喉科學的特點
耳鼻咽喉科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學科,是研究聽覺、平衡、嗅覺諸器官與呼吸、吞咽、發音、語言諸運動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現象的臨床醫學二級學科。由于耳鼻咽喉諸器官在解剖結構、生理功能和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方面相互有著緊密的聯系,如一旦鼻及鼻竇罹病,耳、咽亦受累;亦由于耳鼻咽喉諸器官多為深在和細小腔洞,欲達到清楚辨認其正常形態和病變表現的目的,必須借用特殊的照明裝置和檢查器械,不方便直觀教學;又因為所涉及的內容分類及種類多,這給授課增加了難度。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站在講臺上念課件,灌輸式地講解,教學效果往往很差。學生們常常感覺枯燥乏味。這就使得耳鼻咽喉科學臨床實習課的教學質量決定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將來工作愛好的選擇。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盡可能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盡可能結合病房中真實的臨床病人與病例。
留學生耳鼻咽喉科學教學的改進措施
高等教育的生命是質量,高校發展的永恒課題是提高質量。人才質量的培養,決定學校的社會影響力,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的社會效益。而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課堂的授課。掌握課堂時效性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只有提高留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趣味性,才能夠保證和提高課堂的時效性[2]。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是提高課堂時效性的基本準則。采用病案教學法,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由于外國醫學留學生畢業后一般都從事臨床工作,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實施改革,采用病案教學授課方式,重點加強留學生臨床實習能力和臨床實踐技能培養,改革留學生傳統授課方式,加強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由于病人不配合,手術室條件限制等客觀條件下,盡可能將學生帶入病房,詢問病人的病史,體征,癥狀,治療效果等運用于教學實際工作中來,采用多媒體進行病案教學的模擬分析,為學生學習提供感性認識。在平時上課時,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聯系臨床病例,聯系臨床病人。為了強化留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了解某些疾病的臨床特點,一般選擇典型病例進行講解。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耳鼻咽喉科學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抓住由于學生有好思維,好主動提問題的心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們在授課時巧設疑問,給學生以懸念,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聽課,從中尋找答案,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特別是外國醫學留學生,他們有著自身的特點[3],上課喜歡即時提問,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因此,在教學中更容易開展啟發式教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外國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于他們的教學,以往采用文字授課常常達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運用到課堂中。耳鼻咽喉科學就其學科本身而言,屬于臨床學科,內容空洞繁雜,疾病種類繁多且沒有一定的連續性;同時又是一門實踐性的科學,涉及學生尚未接觸過的臨床實踐問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復雜內容的理解。我們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提前做好課件,將一些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載體結合在一起,應用視聽結合方式表達授課內容,這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尤其對于外國留學生而言,在教學中加入疾病的圖片,引入一些典型手術錄像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便于學生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學習效率。注重加強對留學生的教育管理由于中外各個國家的風俗和文化背景不同及留學生個人素質的差異,一部分外國留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有比較散漫的特點,不遵守課堂紀律,不尊重教師的教學安排,實習過程中不遵守操作規程,針對以上種種情況,教師不僅要“教”,而且還要“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加強對其紀律約束,引導學生入鄉隨俗,遵守中國的課堂紀律。
認清文化差異,使留學生和諧相處
鼻內鏡手術回顧性臨床分析論文
【關鍵詞】內鏡鼻竇手術;鼻竇炎;鼻中隔偏曲
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鼻內鏡下行慢性鼻竇炎手術120例,現將有關資料報告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120(男65,女55)例,年齡15~70(平均45)歲。其中慢性鼻竇炎18例,慢性鼻竇炎并發鼻息肉45例,并發鼻中隔偏曲30例,并發上頜竇囊腫9例,并發肥厚性鼻炎13例,內翻性乳頭狀瘤5例。全部患者均經術前檢查及鼻竇CT掃描而確診。
1.2手術方法采用中德合資杭州尖端內窺鏡有限公司的冷光源、鼻內鏡、咬骨鉗和息肉鉗,鼻內鏡鏡頭直徑4.0mm,偏角視野為0、30、70度。患者取仰臥位,先用2%地卡因腎上腺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切口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內鏡下先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矯正結束后,再次行切口局部浸潤麻醉,繼續下一步手術。常規方法行動能性鼻內鏡手術,均采用Messerklinger手術[1]。對于上頜竇囊腫,采取開放上頜竇前壁,在0度鏡下摘除,或采取上頜自然孔利用特制吸引器管攪動,破壞后再吸出的方法摘除,對于鼻甲病變者,則行鼻甲成形術修正。
2結果
鼻內鏡手術回顧性臨床分析論文
【關鍵詞】內鏡鼻竇手術;鼻竇炎;鼻中隔偏曲
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鼻內鏡下行慢性鼻竇炎手術120例,現將有關資料報告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120(男65,女55)例,年齡15~70(平均45)歲。其中慢性鼻竇炎18例,慢性鼻竇炎并發鼻息肉45例,并發鼻中隔偏曲30例,并發上頜竇囊腫9例,并發肥厚性鼻炎13例,內翻性乳頭狀瘤5例。全部患者均經術前檢查及鼻竇CT掃描而確診。
1.2手術方法采用中德合資杭州尖端內窺鏡有限公司的冷光源、鼻內鏡、咬骨鉗和息肉鉗,鼻內鏡鏡頭直徑4.0mm,偏角視野為0、30、70度。患者取仰臥位,先用2%地卡因腎上腺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切口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內鏡下先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矯正結束后,再次行切口局部浸潤麻醉,繼續下一步手術。常規方法行動能性鼻內鏡手術,均采用Messerklinger手術[1]。對于上頜竇囊腫,采取開放上頜竇前壁,在0度鏡下摘除,或采取上頜自然孔利用特制吸引器管攪動,破壞后再吸出的方法摘除,對于鼻甲病變者,則行鼻甲成形術修正。
2結果
喉外傷的護理研究論文
【關鍵詞】喉外傷急救
喉外傷是耳鼻咽喉科急診,包括閉合性損傷和開放性損傷,隨著社會的發展,意外事故增多,喉外傷有逐年增多的趨勢,若搶救處理不及時、護理不當,易致患者發生各種并發癥、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本院自1995年5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喉外傷患者48例,現將搶救與護理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48例患者中男37例,女11例;年齡18~72歲。就診時間30min~10h。其中閉合性傷18例、開放性傷30例、受傷原因有車禍,工傷,刀傷,自縊等。
1.2臨床表現
曲安奈德肌肉注射治療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療變應性鼻炎的遠期療效及優點。方法曲安奈德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療變應性鼻炎58例。結果58例經隨訪1~2年,顯效50例(86.2%),好轉8例(13.8%),無效0例,有效率(包括顯效和好轉例數)為100%。結論曲安奈德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療變應性鼻炎操作簡單、精確、安全、療效可靠。
關鍵詞:曲安奈德注射液;肌肉注射;變應性鼻炎
變應性鼻炎是常見的慢性變應性疾病之一,在美國影響到近10%的成人和高達40%的兒童。變應性鼻炎不危及生命,但卻能顯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損害其注意力及工作和學習能力等。變應性鼻炎還常與許多共患疾病如鼻竇炎、哮喘和中耳炎等相關。變應性鼻炎控制不良會使這些疾病惡化并明顯增加其發病率。因此,有效地治療變應性鼻炎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我科于2005年3月—2007年4月應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療變應性鼻炎58例,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按2004年變應性鼻炎蘭州會議診斷標準,選擇常年性具有典型的變應性鼻炎發作期患者共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齡18~50歲。病程1年5個月~3年6個月,其中伴有支氣管哮喘2例。采用本法治療前,多數患者已多次接受其他抗過敏治療,效果不佳。
鼻竇內鏡術后護理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鼻竇內鏡手術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原因,探討預防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3年來徐州市及周邊地區鼻竇內鏡手術嚴重并發癥11例的臨床資料。結果11例中包括術中顱腦損傷死亡2例,術后窒息死亡2例,腦脊液鼻漏1例,失明2例,視力明顯下降2例,眶內血腫1例,炎性假瘤1例。發生于三級醫院2例,二級醫院7例,一級醫院1例,鄉村醫院1例。結論術前對病變的充分評估、術中的精細操作以及術后的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并且正確處理問題是減少鼻竇內鏡手術嚴重并發癥的關鍵。
【關鍵詞】內鏡;鼻竇手術;并發癥
鼻竇內鏡手術是近二十多年來開展起來的以減少創傷為宗旨的鼻部微創手術,所以又稱為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1-3]。該術式創立伊始,出現過許多并發癥,隨著技術的成熟及器械的改進,在綜合性大醫院及條件完善的專科醫院嚴重并發癥已很少見[4-6]。但是由于該技術的過度擴展,一二級醫院爭相效仿,甚至鄉村醫生也辦起了專科醫院。條件的局限,夾生的技能,勢必導致手術的失敗。現對本地區及周邊地區3年來鼻竇內鏡手術致嚴重并發癥11例的臨床資料綜合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齡12~55歲,中位年齡39歲。其中鼻息肉2例,鼻息肉伴鼻竇炎4例,鼻竇炎4例,鼻腔內翻性乳頭狀瘤1例。
1.2手術方法全麻下手術9例,局麻手術2例。手術方式為鉤突切除術+上頜竇自然口額竇口擴大術,及在此基礎上根據病變范圍行后組篩竇開放和(或)蝶竇開放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