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公司財務報表審計風險分析
時間:2022-08-02 04:02:20
導語:科創公司財務報表審計風險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創板的設立,增加的不僅僅是一個板塊,核心在于制度改革與創新。科創板注冊制的試點,不僅對資本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對中介機構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第三方鑒證機構,無疑對科創公司財務報表的真實準確完整性起著決定性作用。面對新板塊、新制度、新企業,只有加快培養復合型的審計人才,提高審計人員的軟實力,把握科創公司的風險特征,借助先進的審計技術與手段,開展有準備、有針對性的審計工作,才能保證比較高的審計質量,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關鍵詞]科創公司;財務報表;審計風險;科創板
科創板是由國家主席于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設立,是獨立于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并在該板塊內進行注冊制試點。科創板的開創,增加的不僅僅是一個板塊,更是一種全新的制度模式,在這種制度模式下,政府由原來的“運動員”變為了“裁判”,更多的自主權交給市場。這種轉變是一次大的制度創新,給我國的資本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另外科創公司的特殊性也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財務報表審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冊會計師只有更好的把握科創公司的風險特征,開展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審計工作,才能保證比較高的審計質量,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一、科創板及注冊制
(一)科創板的市場定位關于科創板的市場定位,中國證監會在2019年3月1號《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在該辦法第一章的第三條規定: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應當符合科創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由此可以看出,科創板的上市公司應符合以下兩個條件:首先是行業屬性。科創公司必須是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例如計算機、大數據、物聯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其次是企業自身條件。企業要有自身的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強、社會形象好、具有較大成長性等。(二)注冊制的特征盡管學界對注冊制與核準制的界限始終存在認識上的分歧,但基本的共識是,注冊制和核準制的本質差異是由誰來判斷發行證券的品質。具體來講,與核準制相比,注冊制具有如下特征。(1)進行形式審核;核準制下,政府需要對發行上市的公司進行價值判斷,實行實質性審核,而注冊制下,政府僅對公司進行形式審核。(2)以信息披露為中心;注冊制下,為使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決策,發行公司在發行、交易、重大事項以及公司情況等各方面都要實行嚴格的信息披露,保證上市公司的公開透明。(3)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注冊制下,股票發行充分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削減了政府的一系列行政權力。
二、科創公司財務報表審計風險分析
(一)來源于新制度的風險。注冊制下,政府由決策者變為監管者,中介機構的職責更加強化。在這種制度環境下,中介機構的工作成果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對于投資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在科創公司的財務報表審計方面,注冊會計師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對于投資者來說意義重大。要想保證比較高的審計質量,需要審計人員付出更多的努力,這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這些挑戰使得審計人員的責任與風險進一步加大。在核準制下,發行公司必須達到一定的發行條件,經過政府的實質性審核方能上市。因此核準制下公司的發行上市會很激烈,激烈地競爭淘汰掉了很多實力不濟的企業,這在源頭上就使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有所降低。而在注冊制下,一大批成長型與創新型企業得以在科創板上市,這些企業多處于成長期,雖然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但在內部控制、企業管理、風險防范等方面與成熟企業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這種差距,不但使得科創公司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也增加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難度與風險。注冊會計師要想保證審計報告的質量,就必須保持更加謹慎的職業態度,實施更有針對性的審計工作,方能降低審計風險。(二)審計人員因缺乏科技領域的知識而帶來的風險。科創板主要服務于科技型與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很高的風險性。而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雖然具有豐富的會計審計專業知識,但科技領域知識儲備不足,這種不足大大限制了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的了解深度與廣度。站在審計客體的角度,科創公司與一般上市公司相比,因其多處于成長期且大多面向我國的科技前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風險性。站在審計主體的角度,審計人員科技領域方面的知識短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審計工作的風險與難度。面對一些需要很高職業判斷的復雜事項,如果審計人員缺乏對實際業務的深入了解,很難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創新,科創公司的報表審計對于審計人員綜合能力要求不斷提高,若注冊會計師不能盡快適應該變化,很難勝任科創公司的審計業務。(三)科創公司的高經營風險使財務報表整體風險增加。科創公司多為科技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大多處于成長期。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此階段產品尚處于被消費者了解與接受的階段,企業經營風險高,主要依靠權益融資來實現自身的高增長。從科創公司所面臨的外部市場環境來看:高科技產品若能適應市場的需求,企業則將迅速發展,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若高科技產品不被廣大消費者接受或產品銷路不暢,則可能會把公司帶入到破產的邊緣。面對如此不確定的企業市場外部環境,一些經營不善的公司可能為了維護自身的上市地位而弄虛作假。從科創公司的內部因素來看:一方面,這些公司對于科技人才與知識產權的依賴性較高,關鍵科技人員的離職對公司的經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研發對于公司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發失敗對于企業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另一方面,科創公司的創業者多為科技人員,其在經營管理能力上的不足也易使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管理風險(譚春枝,2019)。無論是外部市場環境還是內部因素,科創公司都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而這些公司又特別需要通過上市融資來實現自己的快速發展,因此其弄虛作假的動機更加強烈,財務報表的整體風險也將進一步增加。
三、科創板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對策
(一)加快培養復合型的審計人才。在科創公司的審計中,科創公司業務的技術性和創新性決定了對其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和風險性,要完成對其的審計目標,對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學科領域的高度融合,審計人員不僅要有會計、審計、經濟、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了解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識,成為具有全面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科創公司的審計業務對于復合型的審計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科創公司還未正式發行上市的這段時間里,應抓緊復合型審計人才的培養,為科創公司未來的財務報表審計奠定基礎。(二)提高審計人員的軟實力。審計人員的軟實力,不是其業務水平,也不是其溝通表達能力,而是其道德素養。在科創板實行注冊制的環境下,政府僅充當監督者,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作用愈發凸顯,作用越大,帶來的是更大的責任與風險。提高審計人員的軟實力,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在審計的過程中,保持獨立性,不泄露公司的機密,不為利益所迷惑,不懼勢力與權威,真正做到客觀公允。另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要注重整體文化的培養,完善相關的制約機制,為審計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三)充分運用智能審計技術,降低審計風險。智能審計是利用各種數據分析方法對審計數據進行充分利用、充分挖掘,以獲取更多相關的審計線索(曹順良,2012)。目前我國的智能審計技術尚處于初級階段,審計軟件的智能化水平遠遠不夠,根本無法滿足我國的智能化審計需求,風險水平較高的科創公司對智能審計的需求將更加迫切。傳統審計中,因被審計單位數據量太大太雜,審計技術不先進,只能采用審計抽樣的方式來推斷錯報,從而減少審計工作量和審計成本。但審計抽樣技術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抽樣畢竟不是百分百檢查,有些重大錯報可能被漏掉,從而加大了審計風險。而智能審計技術,通過更加智能化的審計軟件,構建更加智能的審計模型,對全部審計數據進行充分分析與挖掘,部分代替職業判斷,減輕審計工作強度。
四、總結與展望
科創板的設立及注冊制的試點,必將會接受一批科技型及創新型企業的發行上市。而保證這些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真實、準確及完整性,無疑是擺在審計人員面前的一大挑戰。面對新板塊、新制度、新企業,審計人員只有把握科創公司的風險特征,借助先進的審計技術與手段,開展有準備、有針對性的審計工作,才能不負投資者的期望,不負國家的重托。
[參考文獻]
[1]陳潔.科創板注冊制的實施機制與風險防范[J].法學,2019(1):148-161.
[2]彭冰.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J].證券法苑,2017(12).
[3]譚春枝,黃家馨,莫國莉.我國科創板市場可能存在的風險及防范[J].財會月刊,2019(5):143-149.
[4]曹順良,宋靜,李榮,雷向欣.智能審計軟件系統架構研究[J].財會通訊,2012(6):96-97.
作者:高鴿 張琳 陳天孺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