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運營管理人才供求矛盾成因及對策

時間:2022-03-18 09:08:13

導語:快遞運營管理人才供求矛盾成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快遞運營管理人才供求矛盾成因及對策

摘要:本文介紹了我國快遞業人才供不應求的矛盾現狀,分析了人才供給不足的原因,對解決人才供給問題提出了有關對策和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快遞服務;供求矛盾;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交易得到飛速發展,這為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帶來巨大機遇。我國的快遞企業在市場培育和政府的扶持下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隨著電商交易量逐年提升,快遞服務網絡不斷得到延伸和完善,快遞企業規模和業務量不斷擴大。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1],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5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6000億元,全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00萬人。

1快遞企業用人現狀概述

在快遞企業業務量不斷攀升的同時,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異常激烈,快遞企業對于快遞人才的需求也如饑似渴。由于快遞行業服務特征,對于基層收派、操作人員需求較多,這些崗位勞動強度大,對于學歷要求不高,人員流動非常頻繁,在電商重大節日活動前夕,快遞企業人力部門為了儲備人員疲于招聘。在企業運營管理人才方面,快遞的行業性質要求管理人員必須熟悉基層操作和工作流程,基層工作經驗和行業認同往往比單純的學歷重要得多,因此這些人員除部分來自普通高校通過基層鍛煉回歸管理崗位,更多的是一線優秀員工(以高職畢業生為主)的提拔,而人員的高流動性為這些人才的產生帶來重重困難。因此,快遞運營管理人才對于企業來說更是一將難求,順豐、京東則成了其他企業挖掘人才的對象,如何培養這些人才,留住這些人才則成了企業關注的焦點。

2快遞運營管理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原因

2.1高職院校開設快遞運營管理專業時間短,專業招生數量嚴重不足。到2008年,我國快遞企業初具規模,國家郵政局逐步出臺相關文件以規范和指導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當時的快遞作為新生行業其管理人才主要有物流管理相關專業培養。2010年,山東淄博職業學院、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在物流管理專業的基礎上開設快遞方向,著手培養快遞專業人才。2015年快遞運營管理專業列入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到2019年,開設這一專業的院校僅僅只有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淄博職業學院、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長江職業學院、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天津職業大學海河園校區(原天津青年職業學院)、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十幾所院校。雖然快遞運營管理專業人才供不應求,但是社會對于快遞員工的刻板印象,學生家長對于快遞服務的偏見,快遞運營管理專業招生嚴重不足。以天津商務職業學院為例:2014年錄取34人,2015年錄取57人,2016年錄取44人,2017年錄取26人,2018年錄取32人,2019年錄取24人。而僅一墻之隔的天津職業大學雖然在2018年申請了該專業,2019年沒有安排招生計劃。天津交通職業學院作為全國骨干院校,物流、速遞類作為其重點建設專業,多年來快遞運營管理專業招生也不理想。而奇怪的現象是,由于市場的需求,物流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大量進入了快遞企業就業,而物流管理專業招生則多年來規模數量一直比較穩定。另外,再加上快遞運營脫胎于物流管理,在課程體系、教材等多方面不完善,大多沿襲物流管理專業,二者界限不清晰,很難擺脫物流管理專業的影響[2]。2.2快遞企業人員流動大,人才培養留任機制不健全。在傳統的快遞一線操作,屬于勞動力密集型服務,伴隨淡旺季的交錯、電商促銷的波峰波谷,大批人員來去頻繁,只有簡單的入職培訓。而對于頂崗實習或剛剛畢業的職業院校學生,由于對勞動強度的承受有限,企業現實與想象中的工作場景差異較大,長時間重復崗位工作的厭倦,職業生涯規劃偏差等,入職半年之內流動性也非常大。雖然企業也在逐步從生活住宿、職位安排、企業文化等方面關注,但總的來說這一趨勢變化不大。從和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合作企業順豐、中通、申通、心怡科技、京東來說,員工半年后的流失率高的達到90%,少的也超過60%,工作穩定在一家企業超過兩到三年的就更少了。由于行業競爭激烈,企業業務量快速增長,在管理人才培養方面企業精力有限,再加上人才培養周期長投入大,人員流動性因素,大多數企業更愿意直接去市場招聘或挖人,龍頭企業則成了被挖人的對象。京東由于對物流的重視,在快遞物流人才培養和薪資待遇方面投入較大,順豐成立時間較長,有多年的制度和經驗基礎,近年來從本科院校招生數量不斷增加,這兩家企業雖然在培養和激勵方面制度比較完善,但更多的快遞企業在人才培養和留人機制方面任重道遠。2.3社會對快遞服務有一定偏見,對勞動和服務觀念有待轉變。快遞運營管理專業招生的嚴重不足,最直接的原因是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家長對該專業的不認可,而不認可的原因則是快遞行業的勞動強度大,對快遞服務行業社會地位的不認可。一邊是享受便捷的快遞服務,對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的渴求,一邊是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去從事這一行業。從一定心態上來說,社會部分人員對于服務和勞動的尊重還不夠。正如其他行業,我們享受服務時會有很多苛求,盡顯自己應得的權利,可是當我們自己變為一名服務人員時,感受到則是顧客對服務人員的無禮和尊重不足。當然,現實社會中大多數人對于服務和勞動是尊重的,但是這種社會觀念需要進一步深入和弘揚,以改變快遞服務業這一尷尬的現實。2.4快遞業引領智能物流前沿,復合型人才培養難度更大。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大潮的引領下,快遞物流在電子商務中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快遞物流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成了制約電子商務體驗的最大瓶頸。由于快遞物流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范圍的復雜性兩大特點,在勞動力不足和效率不高的情況下,通過機械自動化和信息技術系統管理以突破快遞物流管理的瓶頸。目前以京東、菜鳥、順豐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在集約化倉儲、自動化訂單分揀、信息系統集成、大數據分析、實時跟蹤定位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在業務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快遞物流速度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快件分揀、快件收派勞動力密集的環節,利用機器人、快遞柜、菜鳥驛站、無人送貨等方式減少勞動力投入。未來的快遞物流將集成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引領物流前沿,利用信息技術和系統思維解決現有的系列問題,特別是勞動力不足問題。這一變化趨勢下對于物流快遞人才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由勞動力密集向知識密集轉化,人才的培養要求掌握更多的知識,特別是具備物流前沿的信息技術和科技創新管理能力,要求具備超出傳統行業的引領物流潮流的復合型人才,這對當下人才培養就不足的職業院校提出更高要求,不論是院校還是企業對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難度也更大[3]。

3快遞運營管理專業人才供給對策

3.1在專業招生,人才培養,校企合作,企業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扶持引導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政策指引,今年進行了職業院校百萬人才擴招,未來職業院校招生渠道將更加多樣化。對于社會需求迫切的專業,應采取以下措施:1)適當降低入學門檻,通過減免學費等優惠政策鼓勵社會人員報考快遞運營管理專業。2)取消生源地限制,直接從快遞企業招生培養或者和快遞企業聯合辦學,根據企業需求培養專項技能人才,有效解決員工流動難題。在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上打破2.5+0.5模式,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機動的安排教學和實踐活動,密切校企合作,使企業的資源真正有效的納入人才培養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在高端人才培養方面,隨著山東省試點的展開,未來成熟的職業院校設置快遞運營的本科及更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培養,在普通高校也相應鼓勵快遞運營管理專業方面人才培養。4)教師資源充實到企業培訓一線,為快遞企業提供培訓及咨詢,利用自身優勢編寫更切合企業操作實際的教材、教案,反饋到教學一線,引進企業優秀一線主管進入課堂,現身說教,呈現企業的真實工作場景[4]。3.2快遞企業重視人才培養,建立一套有效的留人用人機制。在學校人才培養供給不足的情況下,企業應立足長遠,建立自己人才培養機制。單純的從社會招聘所需現成人才或從其他企業挖人,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為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和快速變化,所有的快遞企業都面臨這一問題。現在高職院校熱捧的“學徒制”在企業人才培養中有其特定的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企業選好培養人才的師傅,師傅再選定培養合適的徒弟,形成一套可以循環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培養出來后,如何留住這些人則需要企業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機制。一般而言,除了工資福利待遇外,需要有認同的企業文化,成長的職業空間,工作年限的激勵(比如期權),人性化的管理等多種方法和手段并用,當然不同企業情況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自己的管理機制。3.3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快遞服務人員的社會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體現是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敬業要求公民忠于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誠信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強調公民之間應該相互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友好和睦。快遞服務作為電子商務物流的核心力量,是我國當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不但服務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更為大家帶來了網絡時代的紅利和生活的便捷,屬于不同社會分工的快遞服務人員理應受到全社會的認同和尊重。2019年2月1日,走進北京市前門東區前門石頭胡同的快遞服務點,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遞小哥”,贊揚他們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總書記說,“快遞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越是節假日越忙碌,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為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的話就是指路明燈,全社會對于快遞服務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對于快遞業多一份貢獻和支持,將來會使更多人投入到我國快遞事業的發展。我國的快遞人就像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普通人,見證祖國快遞業的發展歷程,見證我國快遞業的輝煌成就。3.4打破細化專業界限,培養綜合知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隨著高校招生專業目錄的不斷調整和增加,專業目錄越來越細化,專業培養中的知識和技能目標條塊化現象越來越普遍。對于飛速發展,跨界越來越多的快遞物流業來說,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的寬度不斷增加,并且要緊跟信息時代,用系統的思維和信息化、智能化的工具解決面臨的系列難題。快遞服務業不但要有完善的網絡信息系統,還涉及自動化倉儲、無人分揀、路線優化、無人配送、跟蹤定位等系列高端技術管理。這在人才培養上就要打破傳統專業局限,除運營管理、流程操作、信息技術核心課程外,要開設供應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冷鏈等系列前沿和綜合類課程,培養具有綜合知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未來快遞業對人才的知識能力需求,等學生畢業到企業參加工作后,會有更多的就業崗位選擇和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4總結

綜上所述,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性,我國快遞歷經20多年的發展有今天的成就也是歷史的機遇和快遞人不斷奮斗的結果。在電子商務發展方興未艾,又面臨新的產業升級、環境多變的當代,我國快遞業的發展也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讓快遞業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局官網.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EB/OL].[2019-04-04].

[2]曹衛中.高職快遞運營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與教材選用建設問題初探:以天津商務職業學院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1):166-167+176.

[3]寇飛.高職快遞運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4):222-223.

[4]涂淑麗.我國民營快遞企業人才流失現狀及防范對策[J].企業經濟,2012,31(6):63-66.

作者:曹衛中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