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下煤炭企業發展策略
時間:2022-05-09 10:28:30
導語:循環經濟下煤炭企業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節能減排,建立循環經濟的發展策略,是煤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將對此做以簡要論述。
關鍵詞: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多元化
我國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但大都具有“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這對煤炭企業的均衡發展很不利。歷史上,煤炭曾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對早期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即使是在核能、太陽能等其他能源日益發展的今天,煤炭仍是我國的重要戰略性資源,在各種能源中的“老大”位置仍然無可取代。國務院早在2004年6月召開的第56次常務會議上通過的《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04―2020年)》中明確指出,堅持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油氣和新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戰略,明確了煤炭作為基礎能源的主體地位。但是由于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深入調整,加之于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突出和環保呼聲的日益高漲,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單一型的煤炭消費呈現出了明顯下降趨勢,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趨勢初露端倪。
1循環經濟的概念及特征
所謂循環經濟,指的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在經濟發展中,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使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諧循環,以維護自然生態的平衡。循環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清潔生產的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產活動過程。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是通過對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來實現工業生產中污染物的低排放或者零排放,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可以把清潔生產和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生態經濟,這種新的經濟模式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因而是對傳統的經濟發展理念的創新。在傳統的經濟發展進程中,經濟發展得越快,對資源的消耗和由此而產生的廢棄物也就越多,因而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也就越大。而循環經濟則不然,它是力爭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換取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中的物質循環過程能夠和諧共處,實現資源的循環往復再生利用。循環經濟具有這樣一些特征:(一)在資源開采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二)在資源消耗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在廢棄物產生環節,要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四)在再生資源生產環節,要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舊資源;(五)在社會消費環節,要大力提倡綠色消費。
2發展循環經濟是煤炭企業擺脫困境、轉型發展、多元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展循環經濟是煤炭企業實現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煤炭資源盡管儲量豐富,但是就煤炭資源自身情況來講卻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煤炭資源會越采越少,最終必然要面臨資源枯竭的境況。因此,從可持續發展理念出發,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延伸煤炭產業鏈、拓展非煤替代品,是煤炭企業參與未來市場競爭的必備條件。首先,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是大勢所趨。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要也會持續增長,煤炭的開發仍將是未來能源供給的主流,我國政府必將對煤炭產品及其產業結構進行科學轉型和優化調整,以便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率,防止環境破壞。可見,發展循環經濟是大勢所趨,是煤炭企業無法回避、必須面對的現實。其次,發展循環經濟是煤炭企業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當下,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已為能源企業所廣泛接受。通過循環經濟的模式,企業可以實現對煤炭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緩解對煤炭資源的過度依賴,有利于企業打造低碳生態礦山、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促進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之間的良性循環,把煤炭企業建設成具有綠色礦山性質的陽光企業。第三,發展循環經濟是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明顯降低,煤炭市場產能過剩非常嚴重,企業利潤開始下滑甚至虧損。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煤炭企業困難重重,不得不順應國家政策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轉變生產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在今后的發展中,煤炭企業只有堅持以煤炭資源為基礎的多元化發展原則,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大力降低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努力挖掘煤炭資源中的附加值、努力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率,才能擺脫行業危機的困擾,早日走上多元化的建設道路。
3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應遵循的原則
循環型礦區的構建是以循環經濟作為基本的理論基礎的,因此礦區的構建應該遵循循環經濟的基本的原則,即“3R”原則,也就是循環礦區的構建需要符合減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環(Recycling)三種原則。其中減量化是指通過適當的方法和手段盡可能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污染排放的過程,它是防止和減少污染最基礎的途徑;再利用是指盡可能多次以及盡可能多種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過早地成為垃圾;再循環則是指把廢棄物品返回工廠,作為原材料融入到新產品生產之中。在遵循“3R”原則的前提下,礦區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也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則,如,系統性原則、動態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可操作性的原則等。依據這些原則可以對礦區循環經濟的發展狀況進行科學評價,因而對礦區的發展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4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
煤炭資源作為支持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建設的重要傳統能源,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仍然是能源市場中的主導力量。但是,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前,煤炭企業卻正面臨著種種危機,在產能落后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下,煤炭企業必須摒棄傳統的發展模式,走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
4.1提高思想認識,樹立環保觀念
企業要結合經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礦區樹立廣泛的環保觀念,逐步開展循環經濟實踐活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依托,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進行全面規劃,把實施循環經濟作為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要提高思想認識,改變傳統觀念,在企業文化中融入環保理念,提高企業員工環保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員工的社會責任感。
4.2開展宣傳教育,建立良好氛圍
良好的生產生活氛圍,是推動員工積極參與循環經濟建設的重要外在因素。礦區可以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平臺、公眾微信、內部報刊等多種媒體手段,大力宣傳發展循環經濟的優越性、科學性,加強員工對資源循環利用的認知度,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熱情,共同營造綠色氛圍。通過這些努力,逐步把員工培養成為具有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和循環經濟意識的綠色工作人員。
4.3健全管理機制,加強技術創新
只有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發展管理機制,才能保障循環經濟發展目標的真正實現。為此,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地建立健全發展循環經濟所需要的機制體制,要由礦區主要領導掛帥督辦,責任到人,還要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監管機制,防止懶政、不作為現象的發生。要改變傳統的只注重產量開發,不重視技術創新的落后觀念,要以技術創新的方式推動企業的發展進步。
4.4優化開采設計,引進先進技術
在礦區煤炭開采過程中,一方面要基于循環經濟的發展原則,以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為目的,引入先進的環保設計理念,優化原有的開采設計方案,強調資源的產出比;另一方面還要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大力引進新工藝和新技術,以提升煤炭資源開采的綜合機械化程度,提高資源的回采效果和回采率,減少開采過程中的資源浪費。
4.5優化產業結構,創新技術體系
當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邁入了“新常態”,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優化產業結構和創新技術體系是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條件。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環保產業,大力推進企業重組建設、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大力開發煤炭資源附加值、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等等,這一系列目標的實現都要依靠技術領域的創新做支撐才能完成。因此,只有創新技術體系,才能為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堅實的基礎。
作者:楊德 單位:平煤股份八礦
參考文獻:
[1]我國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分析[D].閆菲菲.內蒙古財經學院,2011.
[2]煤炭工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考與建議[J].劉虹.宏觀經濟管理,2012(05).
[3]煤礦礦區循環經濟模式及其建設方法研究[D].張玉軍.華中師范大學,2007.
- 上一篇:循環經濟教育制約與保障
- 下一篇:市政規劃與循環經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