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

時間:2022-11-12 11:42:15

導語: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

摘要:小學是教育的初始階段,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的時候,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大。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中很重要的一門科目,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為了提升學生們對待數學這一科目的積極性,讓學生愿意自主進行知識的學習,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創新著教學技巧,其中的激勵策略有著顯著的效果。但是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一些分析,提出一些激勵策略的運用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教育;激勵策略

數學是一門概括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心理發育不健全的小學生來說,有比較大的難度。同時每個學生的發育程度不同,自身理解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知識的灌輸,不注重學生心理上的疏導和激勵,會導致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因為理解不了數學知識,學習成績偏低。最終產生對數學的厭惡,形成自卑的心態,影響之后的數學學習。

一、日常應用激勵策略的問題

凡是過猶不及,如果在數學教育中對小學生過分地亂用激勵策略,就容易讓激勵策略失去激勵作用,學生也因此變得麻木。只有科學合理地運用激勵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調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有的教師在使用激勵策略時很不合理,從不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與個體差異,有的教師甚至只對成績好的學生才會進行激勵,而成績較差的或是比較頑皮的學生,總是選擇性地無視,更有甚者還會進行諷刺。而有的教師則是運用過激勵策略后,完全不關注學生們的反饋,不根據激勵效果進行分析,導致有一些學生產生了反面效果,導致了激勵策略沒能發揮預期效果[1-3]。

二、激勵策略的日常應用策略

(一)結合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特點實施激勵策略。教師在教授小學生時,應該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習特點,完善小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難發現,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很容易對數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失去耐心和興趣,這個時候教師的教學模式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再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小學生進行教育了。我們所能看到的傳統教學模式幾乎都是對待小學生以“填鴨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小學生懵懂地聽著老師進行講解,從不會主動地進行深入分析。久而久之,就在小學生的心中留下了數學知識是枯燥單調的印象,失去了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從而影響成績,小學生也因此變得不夠自信,更加學習不好數學知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這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全面性成長,這時教師就要運用相應的激勵策略,引導小學生重新對數學提起興趣,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例如,教師為小學生提出一道應用題,讓學生們進行解答,利用其所學的數學知識點和公式,完成應用題。當小學生將題目解答出來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以往知識的接受程度,進行相應的激勵,幫助小學生提升自信心。對待一些數學知識薄弱的學生,教師從一開始就要鼓勵其進行問題解答,教師從旁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幫助,與其共同將題目解答出來,讓學困生提高自主性和積極性。(二)制訂激勵方案,讓激勵策略有效化。小學數學教師不只要教授小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理論,更要教會小學生們優秀的學習方法,提升小學生的自主的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教師制訂一套科學合理的激勵方案,能讓教學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小學生的學習進程也會大大加快,更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制訂激勵方案時要包含這幾點:其一,小學數學教師要知道激勵的目標是誰,針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再結合小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激勵方案的制訂,做到有的放矢。其二,和小學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讓小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并能及時向教師反饋,教師能隨時調整跟進激勵方案。這可以為小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促進良性競爭,讓小學生意識到數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進行本科目的學習。例如,小學生們學習“口算乘法”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出一道題目,比如:33個小朋友,每個人都拿了2個香蕉和4個檸檬,大家來算一算,這33個小朋友一共拿了多少個香蕉和多少個檸檬?這時一些底子比較好,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一定會開始計算了;而那些平時底子比較薄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能會不知道從何算起,沒有任何頭緒。教師就要走到那些能力較差的學生身邊給予一些小提示,幫助其進行計算。完成解答后,教師讓每個學生都討論下解題的思路,如果回答得很完美,教師應該對其進行獎勵,如果思路存在問題,教師也應該先進行鼓勵,然后糾正錯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才能讓學生不會厭煩數學這一科目,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都能發現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傳統的教學方式也逐漸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因此就需要教師改正教學模式,研究教學方法。學習新的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運用到平日教學活動中來,但是要注意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微調,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矯正學生的學習習慣。激勵策略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是一個很有用的教學模式,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增強自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教師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能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激勵策略還能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強師生間的同步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成績,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付曉云.研究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9).

[2]趙維娥.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有效運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

[3]肖玉菊.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C]//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2019.

作者:羅玉悅 單位:靖遠縣三合榮茂僑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