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農業產業的農村經濟論文

時間:2022-09-04 04:20:16

導語:影響農業產業的農村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影響農業產業的農村經濟論文

1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為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我國開始致力于推動農業產業化,以實現農業生產、產品加工和銷售一體化。在這種情況下,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資源優化配置。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能促進農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增長,從而使農民獲得更多的收入,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實現農村城鎮化。實現農業產業化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促進我國城市現代化的前提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不斷地探索和創新農業產業化道路,才能實現農村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為使我國農業的發展更具國際化,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轉變以往的農業經營模式,促進農業產業化的形成。農業產業化的實現,能突破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將市場作為農業生產的導向,充分利用農業生產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基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擴大農戶的經營規模,以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

2農業產業化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2.1農業產業化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農業產業化是發展新農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農業產業化的實現,能使農業的發展更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快農業粗放型經營模式向集約型經營模式的轉變。實現農業產業化后,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優質產品數量增加,促使農業生產走向專業化,實現規模化經營。在農業產業化的推動下,農業開始慢慢轉型,注重企業內部管理,形成產業鏈,以增加農業經濟效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2.2農業產業化是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保障

農業產業化打破了傳統小農經濟模式,讓農民的生產更具有導向性,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以使其生產更具有針對性。農業產業化將農業與其他產業有效的結合,將小農戶團結在一起,減少風險指數。通過產業鏈的形式,讓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發展,進而保障農戶的收益不受到損害。農業產業化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以提高農業生產中的技術含量,減少農業生產勞動時間,提高農業生產勞動率,創造更多的利潤。其主要是通過企業和農戶或是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來進行農業生產,以使企業和農戶共同承擔生產過程中的風險,一同享受所獲得的利益,以實現產業經營一體化,擴大農業的收入來源,進而提高農民的收入,保障農民的生活質量。

2.3農業產業化是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重要手段

農業產業化的實現,能加強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交流,將農業與市場相結合,以實現城鄉結合,推動城鎮化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由于農業產業化是將農業與工商業融合在一起的新道路,其能促進農村工業化的形成,進而推動我國城市化的發展。

3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形成的有效途徑

3.1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村農業生產的發展

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前提便是擁有專業的生產基地,以形成區域化生產。生產基地的建設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特點和基本情況,要以當地的市場需求為依據,以此發展特色的農業產品,開拓產品市場,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實現農業生產的區域化。農業生產要重視龍頭企業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大力發展龍頭企業,以通過龍頭企業來帶動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3.2不斷地創新科學技術,將先進的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農業的發展中也不例外。為實現農業產業化,必須不斷地創新科學技術,尤其是精加工技術和降低耗能的技術。深入農業改革,創新農業生產模式,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以保障農業生產能與時俱進,具有現代特點。要做好農業技術示范工作,教會農民如何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來進行農業生產,大力宣傳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保障農業產品的高質量,促進農業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3.3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

農業產業化的實現,要依靠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政府要做好指引工作,制定科學的相關政策并貫徹落實;要在各地區之間做好橋梁工作,加強協調作用,以保障各地間農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網絡服務體系,以為農業生產提供重要的技術指導,進而為農業產業化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4結束語

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才能使我國農業在新時期下獲得發展機遇,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民帶來更好的生活。農業產業化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其對農村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轉變陳舊的農業生產觀念,創新農業生產模式,以促進農業生產效益的提高。

作者:程偉才單位:青海省農業資源區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