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時間:2022-04-28 10:37:47

導語: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摘要:土地流轉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措施之一。土地流轉是農民群眾處置土地權利的一種行為,是農戶在保留進一步承包權的前提下,將原來通過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合同形式的土地承包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者其他農業組織協會,并從中獲得相應收益。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農村土地流轉頻率逐漸加劇,但是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本文主要結合米東區古牧地鎮土地流轉現狀,就加快土地流轉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古牧地鎮;土地流轉;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古牧地鎮堅持農村土地基本經營制度不變,按照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戶進行規模化土地流轉,由以往農戶零星、自發流轉向合作社、種植大戶為主體的規模流轉轉變,通過采取村集體反租倒包等多種形式,實現了規模化種植、促進了農戶增收。2015年,古牧地鎮已建成鍋底坑村、下沙河村兩個土地流轉示范村。截至目前,該鎮土地流轉面積累計達到16003畝,比上年增加3000畝,顯著促進了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

1切實解決好思想認知問題

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民群眾,因此解決好農民群眾的思想認知問題至關重要。要不斷引導農民群眾打破傳統的小農經濟意識,樹立長遠發展理念,創新發展觀念,樹立市場意識和效益理念。此外,地區和鄉鎮的政府部門也應該及時轉變發展理念,將土地流轉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工作去抓,通過正確的引導和規范,不斷強化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式,切實提升農民群眾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2要明確農村土地流轉的方向

土地家庭式經營與農民專業合作機構以及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模式是發展農業現代化最有效的方式。農村土地流轉應該始終堅持并鞏固家庭經營主體地位,適當發展規模化經營,切記不要盲目、強制性的推進大規模的土地流轉行為。古牧地鎮在適當推動土地流轉的同時,要以本地區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要載體,推動本鎮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完善,利用這個體系提高家庭經營的組織程度。要發揮好農村土地流轉應有的作用,堅決遏制不正當發展趨勢,引導土地流轉發揮其積極作用。

3做好土地流轉過程中管理機制和服務機制完善工作

要切實抓好土地流轉市場建設,強化信息服務和科技服務,為想要流轉的農民群眾提供準確的市場需求信息和科技信息,主動做好相關政策法規始質詢和土地流轉糾紛調節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土地流轉工作的軟實力和硬件設施建設,政府應該給予部門資金、技術、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的政策傾斜,讓農民、業主有干勁。

4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民群眾進行土地流轉

首先,政府應該鼓勵多種形式和多種主體參與的土地流轉。鼓勵承包權用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多種符合法律規定的流轉方式進行流轉。還要積極鼓勵多主體形式參與到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中。引導各類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大戶和個體經營主到農村承包、租賃土地,興辦或者聯合創辦多種形式的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示范種植區。積極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村承包土地開展農業部科研實踐工作,在農村地區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古牧地鎮政府還要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受委托管理農民無力耕種或者不愿意耕種的土地,對這些土地進行集中經營和流轉。允許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為代價出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者跨區域承接農民委托的承包土地,并用于集中管理和經營;其次,政府財政部門應該每年從農業產業化資金中劃撥一定的資金作為土地流轉獎勵,對農村大規模土地流轉,特色農業產業優勢明顯的業主給予資金獎勵,提高農民土地流轉的積極性和業主承包、租賃的積極性;最后,對于土地流轉大戶的農業用水、用電、融資、保險和稅收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做好技術指導方面工作。

5發展特色農業,帶動土地流轉

按照統一規劃建設,突出農業產業優勢,壯大特色農業發展規模,助力農民增產增收的原則,科學制定完善的農業產業化布局規劃。整合地區財政部門、支農部門、農業綜合開發和土地整理等項目的資金,強化古牧地鎮農業綜合開發,加快建設道路、水電等為主體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農業高產示范區,逐漸提升土地價值,用更好的基礎條件吸引更多的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生產大戶。此外,還要積極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推動古牧地鎮特色農業產業像大棚蔬菜花卉、育種育苗、牛羊育肥販運等優勢產業向著集約化、設施化和生態化生產發展,積極培植和發展本鄉鎮具有優勢、特色和鮮明的產業鏈條,逐漸樹立優勢產業品牌,重點打造古牧地鎮精品農業、特色農業,通過采取這種措施帶動農村土地流轉。

作者:孟憲玉 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古牧地鎮人民政府

參考文獻:

[1]盛玉,張淑東.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保障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吉林省土地流轉的現狀及對策[J].吉林農業.2015(21)

[2]王琛.關于大力支持民營資本參與農村土地流轉的建議[J].經營管理者.2015(33)

[3]吳毓穎.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以溫州市甌海區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5(33)

[4]張莉萍,王鼎.二元經濟轉型視角下土地流轉制度的變遷及其問題分析[J].商.2015(41)

[5]鄧春景,王曉敏.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土地流轉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J].技術與市場.2015(12)

[6]李先靜,劉守江,郝小紅.廣安市方坪鄉撂荒地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