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保險對畜牧業影響

時間:2022-01-05 09:15:32

導語:養殖業保險對畜牧業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殖業保險對畜牧業影響

1養殖業保險畜牧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1.1養殖戶真正受益。養殖業保險是一項政策性保險,育肥豬保險費每頭30元(保險期限5個月),按照中央財政補貼40%,省財政補貼25%,市縣財政補貼15%的比例,養殖戶只需負擔6元,能繁母豬保險費每頭60元(保險期限12個月)。養殖戶只需交12元。如果發生死亡,每頭育肥豬保險金額500元,能繁母豬1000元/頭,顯而易見,老百姓受益。例如黑溝鄉養殖戶王某,2017年投保育肥豬230頭,能繁母豬25頭,交保費1680元,保險期內王某飼養的育肥豬死亡5頭,能繁母豬2頭,共獲得保險理賠4500元,減少了王某2820元的損失。增強了養殖戶抵御風險的能力。僅2017年保險年度(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桓仁縣累計投保育肥豬13155頭,能繁母豬2091頭。保費總額達到520110元。受益養殖場戶達到146戶。1.2保險和防疫互相促進。縣動監局會同人保財險公司在養殖戶投保過程中,建立“防疫+保險+無害化處理”工作模式,即養殖戶投保養殖保險的育肥豬和能繁母豬要具備完善的防疫記錄和免疫檔案,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三種重大動物疫病要在免疫保護期內。保險工作的開展有效促進了防疫工作。對死亡的生豬,要經過嚴格的無害化處理之后,憑屬地動物衛生監督所官方獸醫出具的投保動物無害化處理證明辦理理賠。提高了免疫效果,使隨意拋棄病死豬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從源頭上防止動物疫病的發生。1.3提高了養殖戶的飼養管理水平,降低死亡率。組織獸醫技術員定期到投保養殖場戶指導其做好日常飼養管理,認真做好場區和豬舍消毒工作。縣動物疫控中心,定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疫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通過采取綜合措施,提高養殖效益,有效降低養殖環節死亡率。增加養殖戶收入,提高了育肥豬出欄率。1.4有效促進了豬肉產品的市場供應。豬肉產量從2014年的14317t,2015年的14324提高到2016年的15099t。

2對策及建議

通過近三年的保險實踐,發現存在如何擴大養殖業保險覆蓋面,提高養殖業保險工作質量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幾點建議。(1)對農村零散養豬戶,可以探索以村民小組或者自然村集體投保的形式,集體參保。(2)針對規模養殖場養殖量大,育肥豬飼養周期短,頻率快的特點,可以采取每月投保一次的形式,即保險公司組織業務員每月固定時間到場投保的方式,對符合參保條件的育肥豬全部承保。(3)繼續做好養殖業保險宣傳工作。在每個投保周期開始前,通過在集市上散發宣傳單,人員密集場所張貼宣傳畫、布置橫幅等多種形式宣傳養殖業保險政策。

3小結

通過3年養殖業保險工作,在養殖戶心中逐漸形成養豬就得上保險的意識,養殖業保險也給養殖戶帶來了實惠,減少了養殖環節的損失,保護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基本杜絕隨意丟棄病死豬的現象,保護了生態環境。促進了桓仁縣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趙洪君 單位:遼寧省桓仁縣桓仁鎮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