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設計理念和思路
時間:2022-10-16 11:02:10
導語:快遞包裝設計理念和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背景分析
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居民日常的消費和生活方式,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85萬億元,相比上年增長42.0%,繼續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網絡購物的興起使快遞量急劇增大,也為快遞包裝帶來了巨大的需求和商機。當今的快遞包裝,已經不僅僅,只在運輸過程中起到部分的作用。而是作為整個生產、運輸、銷售過的承載物,它帶給顧客對商品和對整個企業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產生包裝廢棄物約1600萬噸,城市固體廢物中包裝物的比例超過30%。包裝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僅次于水質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和空氣污染,居于第四位。如此大量的包裝廢棄物,如果沒有妥善的處理,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巨大的資源浪費,這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
二、快遞包裝的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面對快遞業的快速發展和快遞量的急劇增加,相應的快遞包裝發展卻相對滯后,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1、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目前常用的快遞包裝,主要是以下幾種材料:1)深灰色尼龍包裝、外白里黑色的塑料袋、噴流水碼快遞袋等。這些塑料袋所用的材料一般是聚乙烯,這些價格低廉的塑料袋多數不能降解或者降解周期很長,根據目前做的試驗推論聚乙烯材料的塑料袋在泥土中需要70-80年才能分解,在海上漂浮的話海水的腐蝕能力和分解能力要強些,也需要50年左右才能分解。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都可造成污染。2)瓦楞紙紙箱,由于其內的瓦楞結構類似拱形結構,能起到防沖減震作用,具有良好的力學特性。另外重量輕、結構性能好。運輸費用低,且易于實現包裝與運輸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對包裝物品具有許多良好的保護功能。例如,防潮、散熱、易于搬運等。紙箱的規格與尺寸的變更易于實現,封箱、捆扎,易于作業,所以也被大量用于快遞包裝的材料。然而瓦楞紙紙箱,雖然是環??梢越到獾牟牧?。但是,造紙工業卻是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目前我國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12%,居第三位。所以,依然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3)包裝內的填充物,也日益成為了,新的污染源。常見的填充材料有舊報紙、聚苯乙烯泡沫(PS)、可發性聚苯乙烯(EPS泡沫)等,這些都是無法回收,易造成白色污染,已經被很多國家禁用的材料。
2、資源浪費嚴重
包裝的循環利用率低,在當前快遞物流中,包裝和商品都是一個由“網商”到顧客的單向流通過程,不會反向流動。大部分人收到商品后,就會將包裝丟棄,只有少部分人會用作垃圾袋使用,這也與現行的快遞包裝,多為紙質有關,紙類包裝二次使用時對物品的保護較差,且運單往往被牢固地粘貼在包裝物上,使包裝物不便再次使用。造成了大量包裝廢棄物的產生,不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3、消費者體驗差
快遞包裝不僅限于運輸包裝的功能,而是具有商品包裝的所有功能。保護商品,美化商品,傳遞商品信息,展示品牌形象等功能。然而,現在的快遞包裝,在運輸的過程中常常被野蠻的運輸,弄得體無完膚。一方面是由于本身包裝的材質質量較差,難以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遇到擠壓,輕則變形,重則商品被損壞。商品信息不清晰,企業形象難以得到展示,根本談不上美觀和吸引消費者,使用也不方便。設計粗糙,缺乏人性化,快遞包裝很難給消費者一個良好的消費體驗。
鑒于目前快遞包裝存在的問題,快遞包裝設計應遵循以下設計理念和思路:
1、注重包裝的環保性
可以考慮從包裝的材料著手,選擇環保的、天然的、可降解的材料,加強對新型環保材料的研究和采用。還可以考慮減少包裝的用量,采用輕量化、簡單適度的包裝,以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2、注重包裝的可持續性
設計包裝時可考慮包裝如何能夠被再利用,變廢為寶。注重快遞包裝的可持續性,需要在包裝設計的可重復使用上想辦法,從轉換廢棄包裝的用途上延長其使用壽命,甚至可以使已經完成“包裝”使命的包裝重新以其他形式融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從而減少某些特定功能產品的使用、購買和生產,從另外一個層面減少對整體資源的消耗。
3、注重包裝的體驗性
目前的快遞包裝設計,幾乎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注重快遞包裝的體驗性、人性化,就是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設計出能夠讓消費者舒適、喜歡的包裝??梢钥紤]從快遞包裝的結構上入手,包裝更方便攜帶、開啟、拆卸??梢钥紤]對快遞包裝的標簽信息,進行設計,方便閱讀,宣傳商品,和保護隱私。還可以考慮對快遞包裝的視覺元素和外觀入手,進行適度的設計,讓包裝更美觀,更能展示商品和企業的形象,給消費者以良好的消費體驗。
作者:肖灑 郭春宏 單位: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 上一篇:“五抓五看”落實“三嚴三實”工作報告
- 下一篇:家電的包裝設計淺談
精品范文
10快遞運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