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慮全真模擬試題
時間:2022-05-01 04:44:00
導語:第二套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慮全真模擬試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作文考試不同,是對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對表達能力并重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資料
(1)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改革開放20年帶給中國人的重要理念。由于地區經濟與各行業發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人們收入的差異應在預料之中,而在同一地方不同部門吃財政飯的公務員,其實際收入的日趨懸殊則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事實。
(2)1992年前后,國家公務員年度逐步取代了傳統的“機關干部”年度,公務員收入水平及結構也悄然發生變化。公務員收入一般由三大塊組成:工資、津貼、獎金。
(3)每個職能部門都有自己的轄權范圍,公務員們并不像老百姓想像的那樣完全吃“皇糧”,而是通過與轄權相關的創收活動乃至變相的權力建設租“自我補貼”,吃的“雜糧”份額比“皇糧”多得多,而“雜糧”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一個部門所“占用”(管理)社會資源的稀缺狀況。這使部門之間分化出“肥差”與“清差”。由此,同一地方的同級別的公務員盡管在固定工資、職務津貼上嚴格遵循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統一工資標準,而且在“工資單”上加上其他補貼也相差不大,但因所處部門的不同,各種名目的補貼、獎金、福利及其他隱性收入的差距,使得他們的實際收入大相徑庭。以沿海中等發展城市為例,一些如工商、財稅、房管、城建、銀行等“要害”部門干部年收入達四五萬元以上,而一些清閑部門的干部年收入僅在一萬七八,差距達到二三倍。公務員收入日趨嚴重的分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4)那么這差異的收入是怎樣來的?有這么幾個渠道:
——各種各樣的行政“規費”。據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其總額超過4000多億元,其中大部分被認為是不合理的。從2014年底浙江省搞的“三亂”問題的群眾投訴活動反映的情況來看,被投訴較集中的正是公安、建設、工商、房管、教育等所謂“肥差”部門。
——攤派性的推銷與贊助。變相推銷、攤派、贊助,實際上是披著市場經濟外衣(如自愿“征訂”或“認購”)而對部門權力的嚴重濫用。
——下屬實體:變相的部門“自留地”。它們在其主管部門的“勢力范圍”內展開“市場化動作”的過程中,享受著優先、甚至壟斷的權利,于是教委下屬的校企公司無競爭、高利潤地經營著學生的各種教具、校服及營養午餐;城建部門的綠化公司與建筑公司、財稅部門的財政開發公司、公安機關的保安公司、交警部門的汽修廠、法院參股的拍賣行……等等。無不享受著這種主管權力的蔭庇乃至暴利。它們以上交管理費、承包金及年終機關福利的形式匯入部門利益、公務員隱性收入的“蓄水池”。
(5)如果說,近年來成為人們關注熱點的社會財富分配問題還是轉型時期社會財富總量整體擴張過程中基本合乎法、理的暫時現象的話,那么公務員收入的分化則更多意義上是由權力因素孕生的分配畸形,它的存在乃至膨脹對我們這個致力于強國富民的政府之行為方式、行為能力而言,無疑將是一種可怕的“自殘”。公務員收入的傾斜雖未達到貧富分化的程度,但其進一步走下去的后果將遠遠超出了經濟學、社會學的范疇。中國公務網2014-6-1920:28:11
(6)公務員收入分化的本質是“部門利益”的虐,由此引發了權力的金錢化及公務員行政執法的扭曲:審批權拽緊不放,要蓋的章多如牛毛,有利于可圖的事各部門爭著去管,公益性的行政管理敷衍了事,《企業法》定的企業十四項目自主權松而不放,等等。這么多年三亂禁而未止,最根本的源頭就在于“部門利益”。當“三亂”已是事關公務員手中的票子時自然難治。公務員收入與權力的同向傾斜,必然導致政府部門應有的職能管理、宏觀調控能力的退化及公正裁判方式的失落,最終使得政府職能轉而不變,政府形象樹而不立,這是部門利益、公務員小利對國家整體利益的公然挑戰。
(7)部門利益至上,公務員收入分化造成的另一個后果是職能部門之間協作精神的淡漠。趨利成為管理執法的重要目標,公務淪為陪襯:由部門爭利而推諉扯皮的事不勝枚舉。公務員收入的分化也導致了公務員心態失衡。在同一地方財政這口大鍋中吃飯的不同部門公務員的實際收入相差好幾倍,并不是因為各自的能力高低、貢獻大小,而是因為各自所屬部門權限的大小,下屬“采邑”及逐利的手段的多寡,這很容易促使公務員對權力、特權的進一步追逐,導致比權比富、爭權趨利的風氣在很多地方政府部門中蔓延。
(8)公務員實際收入多來自部門這個“分利集團”。利用權限通過收費、罰款、提成、攤派乃至“權力尋租”等途徑,堆積部門利益這座小“金山”,最終獲取比其他部門同級干部多得多的收入,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腐敗,它腐蝕的對象將是我們的公務員隊伍。
三.《申論》要求
1.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上述資料的基本問題。
2.請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針對上述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
3.請用不少于1000字的篇幅,確定文章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