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補鈣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06 17:24: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骨質疏松的補鈣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骨質疏松的補鈣方法

篇1

骨質疏松癥是一門新學科,而且目前我國部分醫院欠缺骨質疏松癥的診斷設備和治療手段,但這種局面正在好轉。我國目前的大中城市中。有一部分醫院是全國骨質疏松癥的診療基地或者設有骨質疏松??崎T診,這些醫院一般都具備骨質疏松癥的診療條件,有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專業醫生及相關的檢查和治療手段。但大多數骨質疏松??崎T診不是獨立的,而是隸屬于某些科室,就診時可通過門診咨詢獲得相關信息。骨質疏松癥的專科醫生一般是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骨科、老年科、婦產科等科室,骨質疏松癥患者可到以上相關科室就診,避免走彎路。

骨質增生與骨質疏松能同時存在嗎

骨質增生與骨質疏松均是中老人的常見病,但骨質增生并非由骨質疏松所致,而是由于人體的骨與關節特別是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髖和脊柱等部位,經過長年累月的磨損,關節軟骨失去了正常的結構而變得粗糙,同時關節周圍的關節囊、韌帶、肌腱也因勞損而受損。人體對這種慢性磨損要進行修復,從而導致骨刺的產生,日子久了,受累的關節腔因異常增生變窄,影響關節的功能。骨質增生和骨質疏松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故可以同時存在。

血鈣正常就不患骨質疏松嗎

很多患者認為,我的血鈣正常,就不會得骨質疏松癥了。其實,血鈣正常并不代表體內就不缺鈣,也不代表骨質不疏松。骨質疏松分原發和繼發兩種,前者常見于絕經后的女性和老年退化性骨質疏松,而后者可能是由內分泌疾病、腫瘤、藥物等其他因素所致。原發性骨質疏松患者的血鈣大都在正常范圍內,有時骨質疏松嚴重,骨流失太快時,還可能出現血鈣偏高。查血有助于及時發現血液中的異常,排除繼發性骨質疏松。如果發現血中的總鈣下降,應積極排查引起骨質疏松的其他疾病。而骨密度檢測才是目前診斷骨質疏松、預測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最佳指標。

血鈣正常就不缺鈣嗎

血鈣正常并不能真實地反映人體內真實的鈣量,人體的絕大部分鈣都儲存在骨骼和牙齒中,但人體為了維持血鈣在正常范圍內,經常在缺鈣的情況下會主動動員骨骼中的鈣釋放進入血液中,以保持血鈣的穩定,故血鈣正常也可能缺鈣,但這種缺鈣常表現在骨骼中的鈣下降。

骨頭湯能補鈣

骨頭湯里的鈣含量微乎其微,也沒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據檢測,一碗豬骨湯中所含鈣量僅有幾毫克,一般的骨頭即使經過長時間熬煮,溶出的鈣質仍非常有限。在燉排骨湯時加一些醋,雖可增加骨鈣的溶出,但往往同時會把原先沉積在骨頭中的鉛也一起溶解出來。另外,骨頭湯里脂肪含量高,而脂肪與鈣結合易形成皂化物,妨礙鈣的吸收與利甩同時過高的脂肪攝入會增加高脂血癥的風險。

何謂元素鈣如何了解不同鈣劑的鈣含量

元素鈣即鈣劑中所含的鈣,人體每日所需要的補鈣量也是以元素鈣來計算的。目前國內市場上補鈣產品很多,但鈣的種類只有十余種,常見的有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枸櫞酸鈣)、乳酸鈣、羥基磷酸鈣以及各種氨基酸螯合鈣等都是鈣源的名稱。不同的鈣源所含元素鈣的量不同,其中碳酸鈣中元素鈣的含量最高為40%,檸檬酸鈣為21%、乳酸鈣為13%、葡萄糖酸鈣為9%。由于人體需要的鈣為元素鈣,而不少鈣劑說明書中,只提全藥重量,不標明元素鈣量,是不確切的。例如每片500毫克的葡萄糖酸鈣中僅含元素鈣36毫克,如每天補充1000毫克元素鈣,需30片才能達到。

老年人補鈣越多越好嗎

許多老年朋友誤認為,補鈣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也越多,越不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約1000毫克的元素鈣,其中還包括所吃食物中的鈣質。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還可導致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即出現高鈣血癥,易引起并發癥,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危害老人健康。故補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進行。

普通人每日應攝入多少鈣

補鈣并非越多越好,應根據人體的需要合理補充,我國對不同人群推薦元素鈣的每日供給量為:嬰兒前6個月400毫克,6個月~2歲600毫克,3~9歲800毫克,10~12歲1000毫克,13~15歲1200毫克,成人800毫克,孕婦1000~1500毫克,哺乳期婦女2000毫克,絕經期婦女1200~1500毫克。以上鈣的供給量還包括飲食中的鈣含量。故真正需要補充的鈣劑應除去正常飲食攝入部分。

補鈣能治好骨質疏松嗎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認為,人老了骨頭就會變得發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松,這種觀點帶有片面性。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由于骨破壞大于骨形成,從而使骨流失加速。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復雜,我們前面提到它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的原因,比如絕經導致的雌激素減少就是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最主要原因。單純補鈣是不能治療骨質疏松的,它只是骨質疏松的基礎治療。原發性的骨質疏松癥需要通過抗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將鈣重新沉積到骨骼中,并不是簡單的補鈣就能達到療效。

補鈣與腎結石有關系嗎

很多鈣劑的說明書中都寫著腎結石患者禁用,也有些醫生告訴腎結石患者限制服用鈣劑。認為鈣是結石的一種主要成分,補充鈣劑容易形成腎結石。但據最新研究報道指出,飲食別是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鹽,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草酸鈣隨糞便排出,如缺鈣則會使多余的草酸鹽吸收入血液,經腎臟排泄時與尿鈣結合,形成大小不等的草酸鈣結石,因此,減少腎結石危險的方法之一恰恰是合理增加鈣元素的攝入量。適當補鈣并不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什么時候應該補鈣

人生各個階段都應該根據人體的需求適當補充鈣劑,只是補充的方法可以多樣化,最健康的方法是所謂的“食補”,即通過有意識地食用含鈣高的食品達到補鈣的目的,如不夠,可通過服用鈣劑的辦法補充。

人的一生中,如果能夠早期合理補充鈣劑,可終身受益。如在兒童、青少年階段,補充鈣有助于身體發育和建立較高骨量峰值,為身體儲備骨量:孕婦、哺乳期婦女因特殊生理要求,對鈣需要量明顯增加,必須增加鈣的攝入:35~40歲以后增加鈣的攝入可以延緩骨丟失速度;女性更年期、絕經期及老年男性增加鈣攝入可有效預防骨質疏松,從而強身健骨,延緩衰老。

篇2

一些奇談怪論到處流傳,傳的多了有時反會變成“真理”,最有名的“真理”就是“喝肉骨頭湯可以補鈣”。如果任這些胡說八道的消息到處流傳,不但誤人,也會誤己。別讓不懂骨質疏松的好心人忽悠了你!

老年人治療骨質疏松為時已晚

很多老年人認為骨質疏松無法逆轉,到老年期治療已沒有效果,為此放棄治療,這是十分可惜的。骨質疏松是因為老年后體內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破骨細胞活躍,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緩,導致骨量不斷丟失所致。合理治療,包括雌激素、活性維生素D的補充及雙膦酸鹽等藥物治療,延緩骨量丟失,預防骨折的發生??梢赃@么說,只要接受正規的治療,無論何時均可有效,不僅改善腰酸背痛的癥狀,還可間接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當然,從治療的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松,應立即到醫院接受相關治療。

治療骨質疏松最好的辦法就是補鈣

骨頭與其他組織一樣,一直處于新陳代謝之中,舊骨里的鈣不斷釋放入血循環及細胞外液中,腸道吸收的外源性鈣和人體重吸收的鈣不斷沉積在新骨中,由此舊骨不斷破壞,新骨不斷形成,維持著鈣在體內新陳代謝的平衡。誰在使舊骨不斷破壞呢?是一種叫“破骨細胞”的細胞在起作用;又是誰在使新骨形成呢?是一種叫“成骨細胞”的細胞在起作用。因此,鈣的代謝是這兩種細胞起作用的結果。可以想象,骨質疏松患者是破骨細胞的作用超過了成骨細胞的作用,此時補鈣,就像提供修補墻壁用的水泥,有一定作用。但是,提供水泥并不等于補墻,還要有泥水匠的操作。藥物就充當了泥水匠的作用,可以干預上述兩種細胞的“工作”。所以,只有藥物與補鈣相結合,才能有效治療骨質疏松。單純補鈣,并不能使骨質疏松好轉。一旦骨質疏松,就無法增加骨密度,只能延緩其流失。

骨質疏松屬于退行性疾病,無法防范

常聽人說,骨質疏松是老年病,是機體老化的結果,人皆有之,對此只能聽天由命。的確,骨質疏松的發生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但這并不是說人人“在劫難逃”。一般而言,從年輕時就注重飲食補鈣并堅持運動的人,骨質疏松的發病率低,或將最大限度地推遲骨質疏松的發病年齡,病患即便出現,癥狀也較輕,且發展的速度較慢。

門診發現,骨質疏松患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身材矮小,體格瘦弱,皮膚白皙。當然,除此之外并非人人太平無事。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維持一定的體重對預防骨質疏松有好處。那些在短時間里大幅度減肥的人,其骨密度明顯下降,即誘發骨質疏松,當引起重視。

防治骨質疏松何時開始都不晚。只要防治方法適當,就可減緩骨丟失的速度,延緩骨結構破壞的時間,從而避免骨折的發生。

小貼士

購買鈣劑時的注意事項

1.選擇標有“經提純”字樣的鈣劑比較放心,這是表明純度的鈣劑。避免服用從未經提純的牡蠣殼、骨粉或白云石中獲取的鈣劑,這些物質中的鉛含量比其他鈣劑的成分要高,并可能含有其他有毒礦物質(汞、鎘、砷)。

篇3

對于骨質疏松癥,人們通常都認為,人如果老了,身高自然會比年輕時要矮,駝背或時不時腰酸背痛也是很正常的老齡現象,不過專家指出,這些可能是骨質疏松帶來的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骨質疏松癥如今正在走向年輕化。“這和不少年輕人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贬t生介紹說,經常喝咖啡、抽煙、喝酒都是骨質疏松的誘發因素。

醫生一一解釋說,咖啡有利尿作用,而尿量增加就會增加尿鈣排出、糞鈣排出,因此,經常喝咖啡容易引發骨質疏松;煙草中的成分會使雌激素減少,容易使女性提早絕經;而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使維生素D合成減少,影響腸道對維生素D和鈣劑的吸收?!案嗟那闆r是,年輕時的這些不良習慣會給骨質健康埋下很大的隱患,直接導致不少女性人到中年或絕經后出現骨質疏松?!?/p>

同時,專家特別強調了年輕白領女性普遍存在的、容易引起骨質疏松的兩大生活弊端:缺乏運動與缺乏日曬。

出門以車代步,工作時間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到了休息日,為了彌補平時的睡眠不足,也絕無心思去跑步、打球,只想賴在床上或窩在沙發里,很多白領們可能并不知道,缺乏運動讓他們骨量不足。而對于成天坐鎮辦公室的白領而言,缺乏日曬更是不難想像。“還來不及等到陽光開始燦爛就鉆進了辦公室,而下班時,大概只有曬月光了。”某企業的一位IT主管如是道。專家指出,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如果長期不曬太陽,則會直接影響骨骼健康。

醫生還表示,現在不少白領都被亞健康所困擾,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經常感覺渾身乏力。其實,在骨質疏松的早期,乏力也是最典型的情況。因此,年輕人如果出現長時間乏力,最好及時診斷。

篇4

過去,骨質疏松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然而,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骨質疏松越來越趨于年輕化。例如室內工作時間長,經常喝咖啡、抽煙、喝酒、喝碳酸飲料等,這些都是極易造成骨質疏松的誘因。

骨質疏松沒有明顯的癥狀,易被忽視,當出現骨折時再進行防治為時已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特別留意一些骨質疏松發出的“警報”,要及早預防骨質疏松。一旦患有骨質疏松,要進行積極的治療。

骨質疏松的早期癥狀

牙齒松動。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的狀態也開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來越低,導致牙槽骨不堅固,牙槽骨骨質疏松就很有可能發生。

指甲變軟。由于骨質疏松患者的骨質會流失,所以會引起指甲變軟。

體重下降。大約有7%體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內會出現骨質疏松,而骨質的丟失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身高下降。骨質疏松會造成脊椎前傾、背曲加劇,身高會因此下降。這種現象常常被老年人忽視,以為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現象。

走路不穩。骨質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肌肉能力隨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會隨之下降,走路會感覺東倒西歪、站立不穩。

皮膚變薄。當皮膚較之正常皮膚變薄時,也提示著骨質疏松。這是因為身體內的鈣質參加全身所有組織器官細胞代謝,同時也具有營養皮膚及治療皮膚病的作用。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同時也會傷及皮膚。

骨骼疼痛。以腰背痛為主,并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時疼痛減輕,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會使疼痛加劇,并有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疼痛加重的現象。

活動能力減退。發現關節活動發僵,伸展身體時出現不適,感到容易疲勞,雙下肢發沉、動作緩慢。

骨質疏松隱匿性很強,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嚴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引起骨折時才能意識到其強大的威力。因而,骨質疏松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預防骨質疏松,越早越好。

骨質疏松的預防

預防骨質疏松首先應保持足夠的體力活動。要有計劃地參加戶外活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運動量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定,至少堅持每天30分鐘、每周3~5次的體育鍛煉。預防骨質疏松還可以多注重鍛煉平衡能力,比如通過做操、單腿站立、頻繁踮腳、閉目重復上述動作等,鍛煉神經肌肉的協調性。這些鍛煉對于預防跌倒、降低骨折風險都有幫助。需要提醒的是,鍛煉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度用力造成損傷。有些動作例如半蹲、爬山、上下樓梯等,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是不適合的。

在生活習慣和飲食上,要盡量做到生活有規律,要多攝入含鈣質以及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多曬太陽,促進鈣質吸收。同時,還要避免對骨骼健康有損害的行為,如抽煙、酗酒、大量飲用咖啡等。

同時,還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預防性的藥物,如服用補鈣藥物和維生素D。絕經后的婦女,還可采用激素替代療法,補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丟失。

骨質疏松的治療

通常情況下,骨質疏松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種。在診斷為骨質疏松之后,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骨質疏松是否為原發的,有沒有導致骨質疏松的疾病、藥物等。如果是繼發性骨質疏松,在治療骨質疏松的同時,還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骨密度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定期復查,可以動態觀察骨密度的變化,監測療效。其他方法如X線、CT、MRI、ECT等也可發現骨質疏松,但是,往往在較為嚴重時才能發現。為此特別提醒大家早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并定期復查。

篇5

糖尿病帶來骨折高發

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處于高水平,會造成體內鈣、磷代謝的異常。具體地說,糖尿病患者高滲透的利尿狀況,使大量的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血中的鈣、磷、鎂等礦物質元素也隨之排出,使人體處于缺鈣少磷的狀態,而鈣、磷、鎂等礦物元素是人體建筑“骨骼大廈”的基石。缺少鈣磷的人體所打造的“骨骼大廈”必然是“豆腐渣工程”。當“豆腐渣骨骼”強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在外力作用下必然發生骨折。

同時,血液低鈣、低磷狀態會刺激位于人體頸部的甲狀旁腺,使其產生甲狀旁腺素。甲狀旁腺素對骨骼具有分解和腐蝕的作用,長此下去,骨骼就會產生大小不等的“洞穴”,形成骨質疏松狀態,這是骨折發生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是小血管損傷,而腎臟是人體小血管最為豐富和集中之處,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腎功能障礙。在正常情況下,維持骨骼正常代謝所需的維生素D需要腎組織中的一種叫做羥化酶的化學物質來“激活”。如果患者腎功能障礙,其羥化酶的活性會降低,維生素D就不能充分被消化,從而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而缺鈣的骨骼是不堪一擊的,容易發生骨折。

人體的骨骼之所以能夠支撐身體,完成運動和生理功能,與其特有的成骨細胞有密切關系。成骨細胞負責骨骼的“再生”和“強化”過程。成骨細胞表面存在一種肝胰島素受體的蛋白質,參與完成骨骼構建的過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相對較少,影響了胰島素受體的功能,如同束縛了建筑工人之手,影響了骨骼大廈的建筑,這也是糖尿病患者骨折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此外,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飲食習慣等因素也與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有關。統計表明,高齡、女性、素食、腦力勞動的糖尿病患者骨折發生率要高于其他人群,亞洲種族人群中,糖尿病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及骨折率都明顯高于歐美人群,這可能與飲食結構、種族有關。這與亞洲人群以谷物為主食,而歐洲、北美人群以動物蛋白為主食相關。

糖尿病患者骨折發生率高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預防骨折的發生。

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

脊椎骨折:

脊柱是人體的“主心骨”,是人體運動和各器官臟器發揮正常功能的基礎。為此,脊柱承受了人體的大部分重力和負荷。

脊柱受力的主要結構是椎體。當糖尿病導致骨質疏松后,受力最大的椎體就會發生脫鈣,骨強度降低,此時如果再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堪重負的椎體就會被“壓扁”變形,臨床稱之為椎體壓縮骨折。椎體壓縮骨折常見于糖尿病老年患者,導致椎體壓縮骨折的“暴力”有時并不大。

髖關節骨折:

髖關節骨折又分為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兩大類。髖關節具有承受力大(幾乎承擔人類運動時的全部重力)和局部結構薄弱的特點,是典型的“小馬推大車”的結構。

糖尿病骨質疏松癥患者由于骨骼強度減弱,受重能力下降,如果此時再有外力的作用(如摔倒、下肢扭傷等),容易造成髖關節骨折。有的患者甚至發生了骨折還沒有意識到,因為很小的暴力就可以造成髖關節周圍骨折。

肩關節骨折: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量、運動幅度最大的關節,因而也最容易受到傷害。糖尿病患者由于骨質疏松的存在,骨骼處于疏松狀態,此時如果摔倒,肩關節受到直接暴力作用,可造成骨折。

腕關節骨折:

典型的、常見的腕關節骨折發生于橈骨遠端,也稱為“橈骨遠端骨折”或“克列氏骨折”。由于腕關節的骨質相對疏松,骨骼強度差,如果患者摔倒時用手支撐地面,暴力經手傳導至手腕部,易造成腕關節骨折。

上述四種骨折是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常見的骨折類型,但人體其它部位也可因骨質疏松發生骨折,只是發生率較低而已。所以,糖尿病患者除要積極治療糖尿病以外,還要重視治療骨質疏松癥,更要注重預防因骨質疏松癥引起的骨折。

控制糖尿病是根本

積極治療糖尿病。

對于糖尿病初期,或僅存在糖耐量降低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飲食調節、運動、減輕體重等方法控制血糖,必要時輔以降糖藥物。糖尿病患者要經常測定自己的血糖數值,并以此指導自己的飲食、運動和治療,以便把血糖控制在正?;蚪咏5姆秶鷥?,這是預防骨質疏松癥和減少骨折發生最好的辦法。

參與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又稱運動療法,是預防骨質疏松和減少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機體運動,一方面可以消耗部分能量達到降血糖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預防骨質疏松,增加骨骼的強度。研究證明,當骨骼處于“負荷”狀態時,骨鈣的丟失最少,血液中的鈣離子向骨骼聚集最快,所以,運動可以強骨,可以預防骨質疏松癥,從而減少骨折的發生。

正確補鈣。

補鈣是防治骨質疏松癥最基礎的方法之一。補鈣的方法主要有食物補鈣(如食入魚蝦類、飲牛奶及富含鈣的食品)和藥物補鈣(如口服鈣劑或含鈣營養品等)。在選擇鈣劑時應咨詢專科醫生,選擇合適的劑量、劑型和給藥途徑,絕不是鈣劑含量越高越好,也不是越貴越好,更不是名聲越大越好。要選擇1~2種適合自己的藥物或營養品,長期正確服用。

在補鈣同時,要應用維生素D制劑,因為只有在維生素D的參與下,鈣離子才能沉積于骨骼,否則只會從尿及糞便中排除,達不到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的目的。除了應用相應藥物以外,多曬太陽,多做室外活動也是有效增加維生素D的供給的方法。因為在人的皮膚內存在著大量維生素D的“原料”,這些物質只有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才能轉變為活性維生素D而被人體所利用。

篇6

與之相反的,大多數男性對骨質疏松沒有足夠的認識,更有甚者把骨質疏松認定為“婦科病”。雖然男性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大大低于絕經后的女性,但近幾年的研究成果表明,男性骨質疏松發病率也在明顯增高,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骨質疏松。65歲以上的男性普遍存在程度不等的骨質疏松,其嚴重并發癥是骨折。不過,男性骨質疏松癥與女性骨質疏松癥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在病因學、病理學和澈地病學等方面仍有明顯的性別差別。

1.患病原因

雄性激素下降 男性骨骼要比女性骨骼粗壯,也更結實。尤其是青春期發育后的年輕人,兩性的骨骼差別非常明顯。有研究表明,若在骨骺關閉以前,將雄激素水平補充至正常,則骨密度值明顯上升。中老年男子在雄激素水平下降的同時也伴隨著骨密度值的降低。老年男性每增加5歲,骨折的危險性將增加一倍。因此,與年輕男性相比,老年男性容易發生骨折。這都從一定程度上說明雄激素對骨密度有著很大的影響。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髖骨骨折的老年男性患者中,約有50%~95%患有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癥。這些事實均表明,雄激素是影響男性骨骼硬度的重要因素。

缺乏體育運動 除了雄激素水平之外,體育運動也是影響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運動能改善骨骼的代謝活性,增加骨皮質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輸送鈣離子,運動時的重力應激作用使骨密度增加。運動中肌肉收縮、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牽拉,會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有效地預防或減輕骨質疏松的癥狀。運動不足,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和“承重”,使成骨細胞活性降低、自我增生減弱,從而易造成骨質疏松。中老年男子肌肉力量減弱,體育鍛煉減少,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便大大提高了。

不良的生活習慣 有研究表明,乙醇會抑制骨細胞的增殖,減少骨吸收、影響維生素D活化。長期大量飲酒,肝臟受到損害,導致營養物質代謝異常。高脂類食物攝入過多,可造成機體鈣營養代謝失衡,不僅可影響食物中鈣的吸收,而且可使骨鈣大量“遷移”和尿排鈣量大幅度增加,從而導致骨骼嚴重缺鈣,最終引發骨質疏松癥;煙堿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鈣升高,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致使甲狀旁腺激素降低,從而導致缺鈣。因此,吸煙會影響骨峰的形成,使骨質流失更快。吸煙又喝酒,其危害具有“相加效應”;喝濃咖啡能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攝取過多的鹽以及蛋白質過量亦會增加鈣流失。

很多男性不愛吃瓜果蔬菜,只喜歡魚肉,偏好重口味等。這些都對其骨質疏松的發生起著促發的作用。此外,現在越來越多的男性迷戀網絡游戲,加入宅男的行列,這不但造成運動缺乏,更使他們少與陽光接觸。眾所周知,維生素D又被稱為“陽光維生素”。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曬太陽而獲得。肌膚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制造維生素D3,身體再把維生素D3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這種類型的維生素有助于對鈣、磷的吸收,而鈣和磷是牙齒和骨骼的主要成分。

此外,一些激素類藥物和影響鈣鹽沉積和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及其作用發揮的疾病導致的骨質疏松也不會單單偏愛女性。

2.男性如何拒絕骨質疏松的青睞

注重鈣的補充 與女性相比,男性骨質疏松發生較早,速度更快。男性骨質疏松應從小預防,應多吃一些含有和強化鈣維生素D的食品。牛奶中不僅鈣含量高,吸收率也高,是其他鈣補充劑無法比擬的。此外,蝦皮、海帶、芝麻醬等食物含鈣量也十分豐富。補鈣一定要適量,因為補鈣過量可能出現身體浮腫、多汗、厭食、惡心、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癥,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影響生長。

40歲后,由于胃腸道功能逐漸減退,鈣吸收減少而流失增加,體內的鈣呈負平衡。45歲以后,每10年骨骼脫鈣率增加3%。因此,在補鈣的同時為了延緩骨鈣的流失,多吃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也是關鍵。食物中的維生素D主要存在于魚肝油、深海魚(如沙丁魚)、動物肝臟、奶油以及蛋黃等動物性食品中。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動物性食品往往膽固醇含量很高,血脂高的人不宜多吃。每天曬20分鐘到半個小時太陽,也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提高補鈣效果。此外,膳食中鈣、磷比例適宜時,也能促進鈣的吸收,成人以1∶1或1∶2為宜。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廣泛,無論動物性食物還是植物性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磷。由于磷是與蛋白質共存的,因此瘦肉、蛋、奶、干豆類、花生、堅果、粗糧中含量都很高。人到老年后由于消化和吸收能力的下降,通過食物攝取足夠的鈣比較困難。因此,輔助添加適當的鈣補充劑是有必要的。一般來說,無機鈣補充劑(碳酸鈣等)吸收效果更好,一般吸收率可達35%~37%,而有機鈣的吸收率在15%~25%之間。不過,有機鈣對腸胃造成的刺激更小,耐受性更好,適合于有消化功能障礙的人。同時,在這個階段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也很重要。

定期做骨密度測試 骨密度測試是目前唯一診斷骨質疏松癥和評價骨折風險的方法。40歲以后的男性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一旦發現骨密度減低,及早防治。骨密度檢測可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篇7

如果你還只是單純補鈣,那么你絕對OUT了?,F在可是復合式補鈣時代,啥叫復合式補鈣呢?讓小董帶你領略一下吧!

減肥減得缺鈣

馮女士35歲,是位高級白領,工作干得出色,身材保持得也好。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節食,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也知道自己這個年齡容易骨質疏松,于是又多了一項,就是每天吃一粒鈣片??墒乔耙魂囎玉T女士夜里還是腿抽筋,一做檢查竟然是缺鈣了。這是咋回事呢?

點評:

很多像馮女士這樣的人一直覺得很困惑,因為一直堅持補鈣,而且買的都是大品牌的鈣片,補著補著怎么就缺鈣了呢?這是因為節食造成營養不良,尤其是鈣、鐵、鋅等元素會大量丟失,每天吃一粒鈣片只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還有一些年輕女性為了減肥,以水果代餐,認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獲得足夠營養,經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飯。實際上,水果是一種有益酸堿平衡的食物,卻不是鈣的好來源,而且嚴重缺乏蛋白質。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鈣,也需要膠原蛋白作為鈣沉積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則蛋白質和鈣攝入量都嚴重不足,只會促進骨質疏松的發生。筆者在門診就見到為了減肥弄得頭發易脫、傷口不易愈合的女生。

策略:

這里給您提個醒,減肥歸減肥,一定要減得健康。一旦出現了皮膚干燥、頭發易脫稀疏、貧血、抵抗力下降,并伴有鈣、鐵、鋅等元素缺乏,您減肥恐怕就得悠著點了,趕緊恢復正常飲食,畢竟面色紅潤比面色蒼白要美得更自然吧!

新手媽咪的煩心事

肖小姐剛剛升級為媽咪,一心都在孩子身上。照顧小嬰兒可是件費心費力的事情,沒成想最近卻來了件更煩心的事――肖小姐不小心骨折了,這可愁壞了新手媽咪。

點評:

乳母每天大約需攝取1200毫克的鈣,使分泌的每升乳汁中含有300毫克以上的鈣。乳汁分泌量越大,鈣的需要量就越大。可哺乳媽咪在產后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泌乳素水平較高。因此,在月經未復潮前骨更新鈣的能力較差,往往會消耗過多體鈣。這時,如不補充足量的鈣就會引起腰酸背痛、腿腳抽筋、牙齒松動、骨質疏松等,還會導致嬰兒發生佝僂病,影響牙齒萌出、體格生長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策略:

1.建議乳母每天喝奶至少250毫升,以補充乳汁中所需的300毫克的優質鈣。如果對乳糖不耐受,可適量飲用酸奶。

2.每日膳食要多選用豆類及其制品,一般來講攝取100克左右豆制品,就可攝取到100毫克的鈣。要多選用乳酪、海米、芝麻(芝麻醬)、西蘭花及羽衣甘藍等,保證鈣的攝取量至少達到800毫克。

3.由于食物中的鈣含量不好確定,所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劑。這樣便可清楚自己是否補足了鈣。

4.多去戶外曬太陽,促進骨密度恢復,增加骨硬度。

補鈣怎么會便秘

林小姐29歲,已經開始注意補鈣的問題,前些天她來到筆者的營養咨詢室詢問補鈣的劑量和服用時間。因為她服用鈣片后偶爾會出現便秘的情況,難道補鈣的時間和劑量也有講究嗎?

點評:

最佳的補鈣時間是飯后睡前。體內的鈣從尿液排出時,血液可以隨時從食物中得到補充來維持血鈣的水平。到了夜間,人體不再進食,而尿液照常會形成,血液中的一部分鈣還是不斷地進入尿液,于是為了維持正常的血鈣水平,人體就不得不動用鈣庫――骨骼中的鈣。這種體內自行調節的結果就使得每天清晨尿液中的鈣幾乎大部分來自骨鈣。

另一方面,人體內調節血鈣水平的各種激素在白天和夜間的分泌量不同,因而血鈣水平一般在夜間較低,白天較高。夜間的低血鈣水平也可刺激甲狀旁腺素分泌,使骨鈣分解加快。所以晚上補鈣是最佳的,況且鈣還有鎮靜作用,可以有助于睡眠。最好是晚飯后半小時補鈣,因為血鈣濃度在后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適合補鈣。

吃進鈣片不等于鈣就吸收了,因為身體里的鈉是引起鈣流失的罪魁禍首,所以要適量吃鹽(氯化鈉),一天5克足矣??谖吨氐娜司鸵⒁饬?!另外,鎂是促進鈣吸收的,補鈣不補鎂效果不好,含鎂的食物很多,肉類、海鮮、蔬菜等等。關于做運動一般是下午四點到晚上七點之間最好,而不是“早睡早起做運動”。另外,適當曬曬太陽,年輕的MM們快行動吧!

策略:

前來營養門診咨詢的人經常問這樣的問題:“吃什么鈣片?吃幾片?”其實,應盡可能通過膳食來補鈣。含鈣比較豐富的食物有:奶類、魚類、肉類、豆類及一些海產品等。

補鈣首選奶制品。一毫升牛奶,含有一亳克鈣,一瓶227毫升的牛奶就含有227毫克鈣。也許有人乳糖酶缺乏,喝牛奶會腹痛拉肚子,不習慣喝牛奶。可以先吃點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用酸牛奶和其他奶制品替代。我國衛生部前不久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指出:“全國城鄉平均每天鈣攝入量為391毫克,相當于推薦量的41%。”根據我國營養學會對不同年齡段每天鈣的推薦攝入量――青少年1000毫克〜1200毫克/天、成年人800毫克/天、絕經后女性1000毫克/天計算,則均不到推薦攝入量的50%。因此,膳食中攝入鈣的不足部分由鈣劑補充,建議每天補充鈣600毫克。

實際上,所有鈣制劑的吸收率是差不多的,一般在32%左右,目前常用鈣劑使用的鈣源主要是碳酸鈣,其含鈣量及溶解度均較高,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目前我們所用的鈣劑來自不同的鈣鹽,所含元素鈣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如碳酸鈣含有40%以上的鈣元素,而葡萄糖酸鈣僅含8.9%,如果你要補充膳食不足的300毫克鈣,葡萄糖酸鈣就要服6片〜7片。

堅持吃鈣片還骨折

王阿姨今年剛過完60大壽,最近在干家務活時感覺腰背疼痛,干重活時甚至出現了呼吸困難。去醫院做了個體檢,結果各方面都正常。王阿姨輾轉來到營養科,筆者建議她做骨質疏松方面的檢查,終于找到原因了。原來,王阿姨得的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王阿姨納悶了,她告訴筆者她每天堅持吃鈣片,飲食也很注意,偶爾還喝豆漿和牛奶,為啥還缺鈣呢?

徐大爺65歲了,身體硬朗,買菜、晨練、做家務一樣都不能少??墒乔皫滋煨齑鬆敵耘殴菚r,意外將牙齒咬崩了。徐大爺說:“和我一樣大的老孫頭也沒補鈣,人家也不缺鈣啊?”

點評: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體力活動逐漸減少,吸收鈣的能力也隨之降低,如果膳食中鈣供給不足,則容易造成骨質疏松。一般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輕度的骨質疏松,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不易察覺,嚴重者則出現腰背酸痛、身體活動受限、駝背等癥狀。像王大爺這種情況就是開始較輕癥狀,自己沒有注意,等癥狀稍重便出現牙齒松動、崩壞。這里給您提個醒,中老年男性最好在60歲左右開始注意補鈣。

其實,原發性骨質疏松分為兩型,一型為絕經后骨質疏松,二型為老年性骨質疏松,一般多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原發性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和體征主要是疼痛(腰背、四肢),其次為身長縮短、駝背、骨折及呼吸系統障礙。部分患者出現肌肉疼痛。所以如果您出現了上述癥狀又找不到原因的話,不妨做做骨質疏松方面的檢查。

為啥補鈣了還患骨質疏松呢?

針對原發性骨質疏松建議選用復合式補鈣的方法,效果更好!補鈣的同時我們建議您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適當的蛋白質以及含有植物化學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加上適量的運動,這樣一來,相信您一定不會再被骨質疏松困擾了!

策略:

1.“擺平”微量元素,補鈣更有效

(1)磷:正常情況下,肌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鈣磷比例失衡是導致人們缺鈣的原因之一,磷的缺乏會影響鈣的吸收。但是,過多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可導致磷比鈣的攝入高出數倍,甚至十幾倍時,飲食中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帶出體外。

(2)鉛:補鈣要排鉛,鉛與鈣具有競爭性抑制作用,降低鉛的含量可有效增加鈣在腸道內的吸收。

2.攝入充足的鋅、鎂及氟

補鈣同時,補微量元素鋅和鎂比單純補鈣效果更好。

鋅:鋅與鈣互相之間有拮抗作用,在吸收的過程中競爭同一載體,從而影響吸收;但鋅的確對強壯骨骼有益處,建議間隔2個小時分別攝入鋅和鈣。含鋅高的食物有:紅肉類、海產品、蛋類、大豆及堅果。

鎂:人們補鈣的時候,只注意補充維生素D卻往往不知道要補充鎂,其實當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最利于鈣的吸收利用。另外,鎂是骨細胞結構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對促進骨骼生長和維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補鈣的時候,切記不要忘記了補充鎂。含鎂豐富的食物有:堅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子(向日葵、南瓜子)、谷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鯖魚、小蝦、龍蝦),這些食物中含鎂較多,可以選擇食用。

氟:氟在骨骼和牙齒的形成過程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飲水是氟的重要來源,適當飲用茶水和食用深海魚也是氟很好的來源。

3.您一定聽過鈣加維生素D3的補鈣商品。是的,在補鈣的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K以及維生素D3?;钚跃S生素D3對骨健康的作用是雙重的,補充維生素K不僅可以提高骨密度,亦可提高骨強度,維生素A參與骨有機膠原合成,對骨骼鈣化很有利。在食物中適當選擇吧,相信你的補鈣路上有它們幫助更容易成功!

4.適量的蛋白質:很多偏瘦弱的中老年人,似乎都有骨質疏松的癥狀。為什么呢?最近有很多關于蛋白質不足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兒童出現骨骼生長遲緩和骨質減少的重要病理因子的報道。沒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中,蛋白質不足或者過量都可能對鈣平衡和骨組織鈣含量起負型調節作用。正常攝入一定量的優質蛋白,無論對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還是對補鈣都有幫助!注意每天的量控制在100克以下就可以了。

5.多攝入植物化學素豐富的食物

篇8

【摘要】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以及人口壽命的延長,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骨質疏松癥,使人們深受其害。但大多數人對骨質疏松的危害還不夠重視,長期處于失防狀態。因此,我們要增加人們對骨質疏松的了解,而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而對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與護理做出一番探討。

【關鍵詞】骨質疏松;預防; 護理

骨質疏松癥患者的主要特征是骨礦物質和骨基質等的比例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骨的組織結構發生改變。主要表現早期較隱匿,多數僅有腰背酸痛乏力、肢體抽搐等癥狀。嚴重時骨骼疼痛(尤以負重骨骼為主)、身高縮短、胸廓畸形輕微損傷后骨折、呼吸系統病變等。X線片表現為骨密度降低,骨皮質變薄,骨小梁稀疏和脫鈣,髓質增厚,壓縮性骨折多見,女性多于男性。

一 骨質疏松癥的預防

預防骨質疏松癥非常重要,迄今為止,尚無有效、安全的方法,使已疏松的骨組織恢復正常,預防可以減少絕經后和伴隨老齡和骨量丟失。

1 平衡膳食

用食物及藥物來預防或治療骨質疏松癥是醫療照顧老人的大課題。要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主要有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蝦皮、海產品、魚、螃蟹、海帶及堅果類食品,每日飲牛奶2杯。豆制品含有雌激素,可預防骨質疏松癥。適量選用優質蛋白如蛋類、瘦肉、雞等。多食用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以及黑木耳、松仁、板栗、香菇等。多食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魚。乳酸鈣是最佳的食品。改變日常不良的飲食習慣,葷素結合,以低鹽、少糖為佳。煙、酒不宜。

2 補鈣預防骨質疏松

飲食中沒有足夠的鈣滿足人的需要,只有一半,必須及時額外補充鈣劑。影響鈣吸收的因素有:維生素D及活性產物、甲旁腺素、生長激素、藥物、年齡、胃酸膽鹽、酗酒、嗜煙、常喝咖啡。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人8克的鈣。但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并發癥,血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同時引起并發癥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最安全有效的補鈣方式是在日常飲食中加強鈣的攝人,而且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

3 日曬

曬太陽有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可促進皮膚合成維D,具有調節骨代謝內環境保持鈣穩定的作用,皮膚通過特異性D受體結合產生對鈣磷代謝的調節,促進小腸吸收鈣、磷;促進腎小管或鈣、磷重吸收;減少尿鈣,增加血鈣促進成骨;促進新骨鈣化,鈣鹽沉積,促使蛋白質合成與細胞分化加速成骨;促進膠原合成。

4 運動

力學刺激對保證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及維持骨強度都是必須的。運動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減少絕經后婦女的骨丟失,能刺激骨細胞的活力,有利于骨質形成。適度的運動一方面可以強化骨骼強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肌力和良好的平衡感,減少跌倒發生的機會。每天應有0.5~1 h的鍛煉時間,練太極拳、體操,步行與站立等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也有很大意義,還可降低其他精神藥物的需求,對減少老人骨折的發生也是有益處的。

二 護理措施

1 ??谱o理

股骨上端骨折患者需平臥硬板床,患肢抬高制動,患肢處于外展位并呈一直線,保持患肢功能位,將枕頭放于腿下并支持背部。橈骨遠端骨折,整復固定后應固定在掌屈偏向尺側位,將前臂取正中位或稍旋后位,三角巾懸掛于胸前,保持上肢功能位。腰椎骨折絕對平臥硬板床,腰圍外固定,腰背部墊5 cm高軟枕,同時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目的是促進骨折膨脹復位,加強腰背肌力量,避免進一步丟骨及骨質疏松的發生。

2 并發癥的護理

2.1 預防呼吸道感染

在老年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肺炎占首位。60歲以上的老人肺活量開始減退,腦細胞功能對缺氧或高碳酸血癥的敏感性降低,機體自身調控能力下降,容易發生呼吸衰竭,因此,要指導并鼓勵患者練習深呼吸,有效咳嗽,每日拍打背部數次,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

2.2預防褥瘡

老年人皮膚抵抗力下降,對刺激感覺遲鈍,因而更容易受機械物理、化學等原因引起損傷,解除壓迫是預防壓瘡的根本措施。保持床鋪和衣物干燥清潔,防止尿液和汗液浸濕衣物而刺激皮膚。2次/d使用50%乙醇輕輕對受壓的骨突部位進行環形按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骨折的發生使身體的重量集中于骶尾、肩胛和足跟等骨隆突處。每2~4 h翻身1次,患者翻身時不能拖拉,動作要輕巧平穩。同時,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做床上活動。如床上抬臀,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足跟要用軟枕墊起或懸空。

2.3預防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腰椎和下肢骨折患者較常見的并發癥。要鼓勵患者多飲水、多排尿,對于留置導尿的患者要行每日沖洗,做好會陰護理。

2.4預防廢用性肌肉萎縮

按摩肢體,加強肌肉舒縮活動和未被固定肢體關節的被動運動。

三 結論

骨質疏松癥是近年發病率較高的以影響骨骼,導致全身的骨量、骨密度下降及骨微結構異常的代謝性疾病,它是由多種病因造成的進行性的骨質吸收大于沉積,骨的轉換出現異常。最常見的老年型,是由于人體內的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女性在絕經后易發生。要早期預防,增強對骨質疏松癥的防治意識。從青少年起多食富含鈣、磷食物,少飲酒,少喝濃咖啡、濃茶。哺乳期不宜過長。對患有嚴重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綜合治療,積極預防骨折。對已發生骨折的患者,除應治療骨折外,還應配合飲食、運動、預防、藥物等治療措施治療骨質疏松,達到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0,6(1):122.

[2] 唐順禮,陳靜.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9,2(21):1938.

[3] 董霞.預防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褥瘡發生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13(8):46.

篇9

【關鍵詞】骨質疏松 營養干預 老年人

【Abstract】 Objective To better the nutritional interference for aged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aged from 50 to 80 with osteoporosis, who complained of pains on back and waist, were entered the study. Patients were randomizing pided into tow groups, the nutritional interference group and the control. In nutritional interference group, patients were trained on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thereby with a special nutritional foo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bone density, the pain relief, the nutritional acknowledgement and the fit behavior after treatment (P

【Key Word】 osteoporosis nutritional interference aged patient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低骨量,骨組織的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是一個世界范圍的、越來越嚴重的健康問題。國際學者們預言,到2050年骨質疏松骨折的發病率以亞洲國家增長占首位,尤其多見于中國[1]。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老年人群急劇增加,因此我們面臨嚴重的挑戰,骨質疏松的防治已成為眾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本研究旨在通過從營養干預角度,探索老年骨質疏松防治的營養干預適宜模式和方法。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組病例80例,臨床診斷符合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學科組建議的診斷標準。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齡50-80歲;所選病例均無骨折,且都是以腰背疼痛為主就診。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經統計學檢驗,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生活方式、骨密度高低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根據具體情況判定個體治療方案,均應用鈣劑、降鈣素、維生素D、雌激素、骨肽等藥物進行治療。實驗組則在藥物治療同時給予了營養和健康行為干預。在干預期間每周(住院期間)或每月(社區)對實驗組成員進行一次相關營養學知識培訓和營養飲食行為及健康運動行為的干預,內容包括食物及飲料的選擇、膳食搭配和食物的烹飪方法、運動方式方法等。對照組不進行培訓與行為干預。干預期為半年。在進行干預前與干預后半年分別測量骨密度含量、調查疼痛癥狀緩解情況和營養學知識掌握程度及健康行為改善情況。

2、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骨密度變化情況 以骨密度上升超過2倍標準差為顯效;1倍至2倍標準差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骨密度變化

注:X2=4.50

P<0.05

2.2 干預前后相關營養學知識及健康運動行為比較 實驗組在干預前后營養學知識和健康運動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對照組干預前后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注:干預前后比較 P<0.01

2.3 兩組患者疼痛緩解情況 顯效:疼痛癥狀消失;好轉:疼痛明顯減輕;一般:疼痛減輕;無效:疼痛未減輕。見表3

注:X2=14.98

P<0.01

3、討論

3.1 加強鈣的營養,科學補鈣 根據2002年全國性營養調查發現我省居民人均每天鈣攝入量僅為379mg,牛奶18g[2]。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建議我國50歲以上居民鈣的適宜攝入量(AI)為1000mg/d[1]。鈣缺乏是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改善老年人骨質疏松,首先應增加鈣的攝入量。食物補鈣最安全,也容易被接受。補鈣的首選食物為乳類及乳制品。牛奶含鈣量多,250g牛奶約可供給300mg鈣,其中乳糖、氨基酸等還可促進鈣的吸收。日飲500g奶即可滿足成人鈣的需要量的3/4。酸奶含鈣較高,適于體內缺乏乳糖酶,不能耐受鮮奶者食用。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有大豆及豆制品、蝦皮、芝麻醬、黑芝麻、海帶、紫菜、黑木耳等。也可采用強化食品來補鈣。在選用鈣劑時,對其安全性、不良反應、效價均應加以考慮。如果鈣劑在進餐后服,同時喝200ml液體,則吸收較好,分次服比一次服好。胃酸缺乏者宜服枸櫞酸鈣。

3.2 合理攝入適量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骨基質的主要原料。適量的蛋白質可增加鈣質的吸收與儲存,有利于骨骼生長和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但并不意味著要采用高蛋白飲食。因為過量蛋白質可引起尿鈣排出量增多,反而對骨組織不利[1]。以每日攝入1.2-1.4g/kg蛋白質比較合適。祖國醫學食療處方“豬骨燉大豆”治療骨質疏松。動物骨中含骨鈣素對維持骨的礦化速度起著重要作用;大豆含異黃酮,有助于保持骨骼質量,補腎益骨;對防止骨質疏松進一步惡化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3.3 平衡的無機鹽、豐富的維生素飲食 磷酸鹽過多引起骨鹽丟失,老年性骨質疏松的發生與高磷攝入可能有關;應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少飲含磷多的飲料,避免增加磷的攝入,影響鈣、磷比例。鎂是一些酶系統的激活劑,參與骨鹽的形成。鋅和銅與各種骨基質合成的酶有關。骨的生長與代謝受多種維生素的影響,其中與維生素D、K、C、A的關系最為密切。維生素D能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磷吸收和骨膠原的合成,是骨骼形成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其天然食物來源為動物肝臟、蛋黃及魚肝油。多曬太陽可獲得“免費”的維生素D。由于食物膽固醇等原因老年人進食上述食物不多,戶外活動較少,胃腸功能較差,肝、腎對維生素D的轉化功能減退,日照不足使維生素D的攝入和轉化不足,因此,在補鈣的同時,應鼓勵老年人進行力所能及的戶外活動和多曬太陽或補充相應劑量的維生素D,以利鈣的吸收。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鎂、鋅、銅以及維生素A、C、K等有助于骨骼健康的營養素。

3.4 合理的膳食調配和烹飪加工 盡量消除和避免干擾鈣質吸收的膳食因素。食物應新鮮、清淡、少油膩,避免太咸或過多的植物纖維;適當吃些粗糧,加工細做可減少一些粗纖維;對含鈉多的食物如醬油、食鹽、面醬、咸蛋、咸魚、咸肉、火腿、香腸、腐乳、加堿饅頭、蘇打餅干等宜少吃或限量食用。采用科學的烹飪方法,大米洗前先用溫水浸泡;面粉、玉米粉、豆粉等經過發酵烘烤,均可使植酸酶活性增加,分解植酸鹽,釋放出鈣與磷,提高其利用率;含草酸多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溶于水中的部分草酸,然后再炒或拌食;去油骨頭湯加醋,做酥魚,有利鈣在酸性環境中溶解和被吸收;炸酥小魚、鹽焗蝦、蟹可連骨帶殼吃,均可增加鈣的攝入量。一些風味食品如酒糟蛋、酒糟魚等均含較多的鈣質。

3.5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加重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運動過少或過度不適當運動,吸煙、酗酒、長期低鈣飲食和高鹽飲食,過量咖啡,維生素D進食不足,被普遍認為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3]。如大量吸煙、飲酒、飲咖啡、濃茶、可樂和碳酸飲料,均可使尿鈣排泄增加,骨鈣溶出,導致骨量降低。應加強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的嗜好和飲食習慣。運動干預宜選擇戶外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快步走、騎車、打太極拳、門球、跳秧歌、健身操等。運動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勞逸結合、適可而止的原則。運動場地要選擇在平坦開闊、有陽光且空氣新鮮的地方。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實施個體化,以患者在運動中主觀感覺稍感費力而不感心慌、氣短、微出汗即可,一般為20-40分種,應每天堅持,還可視患者的耐受情況,適當進行負重鍛煉可維持并增加骨密度,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降低發生骨折的危險。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光照,每天戶外活動,接受光照30min,皮膚可產生充足的維生素D。據文獻報道,每天運動25min,堅持一年,比不做運動的人全身骨鹽量增加5%[4]。

骨質疏松癥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主要并發癥為骨折。疾病與骨折直接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通過營養學健康教育和健康行為干預,改善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增加戶外活動,加強鍛煉,控制飲酒及咖啡,低鈉飲食,多食豆制品及牛奶等都有利于改善機體鈣缺乏,有效地控制和改善老年人骨質疏松,降低骨折率,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提高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顧景范,杜壽玢,查良錠,關桂梧主編.現代臨床營養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597-610.

[2]林敏,李光春,劉加吾,金東暉,劉慧琳.湖南省常住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現狀分析.實用預防醫學,2004,11(6).1112-1115.

篇10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患者的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險度升高。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骨質疏松現象開始于人的年輕時代。每個人骨量的高峰值與骨質疏松有著直接的關系。骨量的峰值越高,說明體內骨組織的儲備量越多,即使每年逐漸丟失一些,其剩余部分也足以延遲骨質疏松出現的時間。但是如果骨組織儲備量很少,隨著逐年丟失,骨質疏松現象必然會提前到來。因此,預防骨質疏松要從青年時代開始,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青年人預防骨質疏松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養成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以維持骨量的穩定。青年人在身體發育前及發育期應合理安排飲食,多食富含鈣、磷及其他含骨代謝需要的營養的食物,以補充骨代謝所需的“原料”。鈣是體內的主要元素之一,含量僅次于碳、氫、氧和氮,列第5位。如果平時膳食中的鈣攝入量高,則峰值骨密度較高,而骨量峰值越高者罹患骨質疏松的危險越低。因此,從處于青春發育期到40歲前后的人都應特別關注膳食鈣營養。中國人的傳統膳食中鈣主要來源于蔬菜、谷類等植物性食物,鈣的吸收率低。中國民間燉骨頭湯補鈣的方法也不可取,因為湯中含鈣量很低,吸收率也不高,既不經濟,補鈣效果也差,還有增加脂類攝人的危險。奶、豆腐、小魚干、小蝦皮、芝麻醬、海藻類等,都是含鈣量極為豐富的食物。特別是豆腐,除了有豐富的鈣質外,還含有類黃酮,可幫助促進鈣質吸收。乳及乳制品是優質的鈣來源,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飲奶。此外,偶爾到戶外運動,能使人們同時經受日曬,獲得活性維生素D,幫助提高小腸對鈣質的吸收利用率。

積極鍛煉身體。促進骨組織的生長發育。年輕人適當增加身體的活動量,能促進骨組織的血液循環,有利于骨的生長、發育。有專家指出,30歲左右的青年人的全身骨骼開始進入老化期,因此,提高骨骼峰值量,延緩骨量丟失,是該年齡段青年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策略。運動,特別是負重運動,能強化造骨細胞與骨骼的耐受力,有助于提升骨質密度,千萬別以沒時間作為不運動的借口,生活中其實處處充滿著運動機會,多走路、爬樓梯都可算是運動方式。運動能力較強者,應選用大強度肌肉力量或爆發力訓練,如在健身教練指導下進行每周3次以上、每次20分鐘左右的啞鈴、杠鈴訓練;運動能力較弱者,應選用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登山等。運動強度根據身體條件靈活調節。凡是跟跳有關的運動。都是好的壯骨運動,因此,年輕時就有意識地多做跳躍運動,并且要長期堅持。跳躍運動做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找一塊平坦的地方,雙足躍起,每天上下跳50次。跳繩、動作不太激烈的舞蹈,也是不錯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在運動前最好先做熱身,以減少對肌肉骨骼的沖擊,并且要有意識地增加作用在骨骼上的“負荷”。以增加對骨骼的“刺激”,這樣有利于骨小梁的發育和骨量的增加。

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青少年時期是獲得骨量的關鍵時期,可一些青少年在此階段開始吸煙、飲酒,這樣會影響最佳骨峰值的獲得,增加發生骨質疏松癥和骨折的危險。吸煙、飲酒會影響內臟的功能,使消化系統對鈣和磷的吸收減少,并使鈣和磷從尿及大便中的排泄量增加,使體內骨代謝所需的物質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青少年盡早戒煙限酒為好。

不要過多地攝入蛋白質和咖啡因,避免過于精致的飲食。因為過量的蛋白質在體內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酸性物質,并從尿中排出,而這些酸性物質在排出過程中可使尿鈣的排出量增加,從而增加體內鈣的丟失。過量飲用咖啡也是骨質疏松癥的膳食危險因素,這可能是因為咖啡因可促進骨溶解,使尿鈣排出增加。高脂、高糖或高鹽飲食都具有降低鈣質吸收率的負面作用,并且可促進尿鈣排泄,從而導致骨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