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人力資源管理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2-10-23 10:43:53
導語:論述人力資源管理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的一部分,它的內涵包含人力資源的合理規劃利用,事業單位職能和人員的正確匹配。所有能提供智力和體能勞動的個體都可以被涵蓋進去,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經濟全球化,人力資源管理日趨科學合理,越來越深刻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事業單位內部的人才管理機制如若不健全,將直接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不能有效地為人民群眾服務。文章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在資源配置進行了研究,并針對我國事業單位轉型期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競爭激烈的二十一世紀,人才是競爭的核心,人才是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決定因素。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講,人力資源的管理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兩者的關系明確,即人力資源的充沛與否會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會促進人才的可持續再生。不管何時,經濟的主體是人,事業單位要科學安排人力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防止人力資源溢出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負面作用。根據單位自身,考慮其發展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資源,保證人力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保證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因此,做好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人力資源的基本內涵與職能
事業單位作為為人民服務的職能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日趨科學合理,越來越深刻影響到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人力資源也是資源的一種,也是有限的,而因為其有限性,必須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規劃,實現分配的效益最大化。協調組織人、事、物,促進人與人之間團結合作,進而發揮團隊的作用,使得集體組織可以提升綜合實力,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如此一來,組織成員能夠獲得的成長機會將會更多,集體會激發自身的最大潛力與能量。目前,人力資源管理涉及的主要內容有:人力資源管理規劃、職工管理、其他管理、職位的分析評價。本質上的人力資源管理以自身發展為最終目的,引進吸收優質人才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要想盡辦法留住人才,保證職工結構的穩定性,實現各項活動的平穩運行。
二、人力資源與服務的關系
1.人力資源管理是提供良好服務的基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源于環境學的概念,社會對于人力資源的開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程度,縱觀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在初級階段的建設過程中,一個經濟發展個體對于物質和人才的需求是處于極度擴張的規模。不得不說,事業單位要想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必須大力開發和重視的就是人力資源。2.人力資源管理是優質服務的催化劑。人力資源開發是一把雙刃劍,要重視一個“度”。有效的科學的資源開發可以增服務質量,相反,放任盲目的開發會阻礙服務質量的提升。有資料顯示,經濟發達國家的對于人力資源的開發比例高出經濟發展緩慢的國家接近兩倍。可見,人力資源可以被稱作服務發展的催化劑。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造成了人力資源代替自然資源成為探尋服務效果的關鍵性因素,科技的進步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優化資源開發。3.優質服務的核心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的內在驅動作用不僅能夠帶動自身的發展,還可以帶動社會各種組織關系協調有序發展,猶如車輛的兩個輪子,人力資源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如若配合得當,便會取得良好的動力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因此會遇到各種問題,首先要找到核心———人,在此基礎上培養和重視人才的引進和穩定。
三、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嚴峻問題
目前,各種問題存在于我國人力資源管理中,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們的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著人力資源管理薄弱的基本問題,就是管理階層的意識比較薄弱,其實,割舍經濟發展和人力資源管理是不可行的,也是阻礙經濟供給側改革的重大問題。另一個問題,容易被忽視的是職工的基本技能培訓,使得人力資源得不到最大的利用,受限制于職工基本素質的不完善。另外,人力資源的流失是普遍的問題,單位需要花費人財物力培養新的職工,但是,人力資源市場的不完善使得人才的供需呈現不平衡的狀態,人力資源的流動性沒有得到正確的規范。
四、人力資源管理應對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求要如何應對
1.頂層設計實現資源的宏觀調控,合理優化配置。政府應該重視有效的宏觀調控,制定宏觀的計劃,健全人力資源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運用經濟手段和輿論環境來調節引導控制資源開發利用,進一步實現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平衡維持。相關的部門具有管理的條件和權力,才能保證人力資源穩定性的社會保障,合理調配人財物協調整合,社會保障的布局規劃。2.規范人力資源市場,健全管理體制。地緣優勢常常帶來人才的流動定向,優質人才往往會處于生活條件和物質酬勞的角度往經濟基礎牢靠的地區流動,經濟發展帶動了人才就業,反作用于經濟發展。但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匱乏,就業困難。區域發展不平衡造成惡性循環,要解決人才和地理位置之間的差異問題,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要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具備更加誘惑性的優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3.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人才管理效率。根據經濟學的基本規律,進階的產業結構模式是事業單位服務升級的必由之路,產業結構的改變造成的人力資源的結構重組,對管理層的人才分配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考驗著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效果。對于人力的部門整合、管理、審核、再分配是作為單位管理的首要任務,要走好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路,就必須將優化產業結構,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單位文化的建立方面,要重視培養職工的認同感、歸屬感,重視文化空間的構建和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用優質的文化傳播保持和單位職工的精神交流,實現信息無縫對接,及時反饋意見,在提升人員素養內涵的基礎之上提升單位的“軟實力”,比如經典的名著讀書會,不定期的學者名人講座,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提升人員的歸屬感幸福感。
綜上可知,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條件,人力資源的管理水準制約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程度。隨著產業的優化升級、經濟的持續性發展,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也會呈現科學化。在經濟發展的新時期,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資源優化配置具有重要意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是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人才合理配置也將帶來管理層的結構優化,兩者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循環效應。
作者:朱香莉 單位:河南焦作市水資源管理辦公
參考文獻:
[1]萊因哈德•克勞斯,李玉靜,程宇.通過勞動力市場導向的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和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10,12:78-80.
[2]尤鳳翔,李文鋒.探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J].民營科技,2011,02:108-109.
[3]周蓉.基于人力資源管理的中小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時代金融,2015,36:98+101.
[4]劉鵬.淺談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北方經貿,2016,02:143-144.
- 上一篇:淺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 下一篇: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