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鄉村產業振興與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6-02 11:43:18
導語:縣域鄉村產業振興與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產業振興根植于縣域,依托于農業農村資源,能夠繁榮縣域經濟發展,實現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要想大力振興縣域鄉村產業,激活當地的產業經濟,需要克服鄉村資源利用不活,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融合不強,產品鏈條短市場競爭力低,技術人才和經營團隊匱乏,農文商旅結合度不佳等難關。因此,本文將從縣域鄉村產業振興與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面臨的問題、相應的策略入手,來分析縣域鄉村產業。
【關鍵詞】縣域鄉村產業;產業經濟;農業農村發展戰略
1縣域鄉村產業振興與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縣域鄉村產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振興鄉村產業,發展縣域產業經濟,首先能夠優化縣域與鄉村的農業資源配置,讓當地的農業資源發揮1+1≥2的效果,其次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減少貧困人口數量。最后能夠推進鄉村文明的建設,從而建立美麗富裕、治理有效的鄉村。1.1促進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增強縣域經濟的競爭力大多數鄉村并沒有大規模的產業,產業單一化情況比較嚴重。通過發展縣域經濟,一方面可以讓農村的單一且小規模的產業,向多元化且大規模的產業轉變,比如深入加工農產品,從只售賣農產品到售賣農產品的各種附加品,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另一方面,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縣域經濟的在市場上的競爭力。1.2提高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減少貧困人口數量縣域與鄉村勞動力留存率低,大量的勞動力為了生存,不得不前往一線城市務工。因此,發展縣域經濟,增加本土化企業的就業崗位,一方面本地的農民群眾可以在不背井離鄉的情況下,進入本地企業,獲得經濟收入。另一方面,留下來務工的農民群眾有衣食住行的需求,可以提高當地的消費,進一步帶活當地的經濟,又反過來擴大了市場需求,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從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1.3營造和諧鄉村文明,建立美麗富裕、有效治理的鄉村建立美麗富裕、有效治理的鄉村的首要前提是有充足的資金支持。通過發展縣域經濟,一方面可以為建立美麗和諧的鄉村提供充足的資金。另一方面,有足夠經濟收入的農民群眾能夠積極參加鄉村的建設活動,比如每家每戶出一定的資金,修建鄉村小路。建立美好的生活環境,進而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有利于營造出和諧的鄉村文明。如禁止隨手扔垃圾等。
2縣域鄉村產業振興與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在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鄉村產業振興與經濟發展根植于縣域,同時以農村資源要素為依托。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要想大力振興縣域鄉村產業,激活當地的產業經濟,需要克服鄉村資源利用不活,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融合不強,產品鏈條短市場競爭力低,技術人才和經營團隊匱乏,農文商旅結合度不佳等問題。2.1鄉村資源利用不足,農業產業結構單一。曾經強調: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的收入。鄉村擁有很多有形和無形的資源和要素,但這些資源和要素往往是以靜態、沉睡形式存在,還沒能通過流轉和利用的方式去實現和擴大其自身價值。。而當前面臨的問題是,鄉村有沒有資源和要素很重要,用不用也很重要,但是在什么樣的范圍內決定由誰來用、用在什么樣的產業上,可能更重要。另一方面,鄉村缺乏特色且強有競爭力的產品,農業產業單一,產品的附加價值低,產業鏈條短。如大多數水果種植園只能靠售賣新鮮水果,從而增加產業收入。沒有便捷且性價比高的銷售渠道,產品的相對利潤偏低。如產品無法銷往外地,大多數產品是本地人購買,或者進入本地的商超。2.2技術人才和經營團隊匱乏,市場產業競爭力低。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必不可少。一個市場主體或一個經濟組織想要有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離不開技術人才和經營團隊的通力合作。但在安康市內,每年都有大量的勞動力前往一線大城市務工,勞動力留存率低。在這種情況下,各類市場主體或經濟組織招不到充足多的專業人才,形成不了團隊優勢,無法研發出強有力的品牌產品。缺乏優秀的經營團隊,沒有良好的經營策略,使得產品的市場認可度低,綜合價值開發無法實現最大化。人力資源的匱乏,使得人才匱乏,市場主體或經濟組織無法壯大,又會加劇人才的流失,逐漸形成惡性循環。2.3農文商旅結合度不高,第一二三產業間的屏障厚。要想最大化農村資源,就需要打破第一二三產業的屏障。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度越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則越高,越能夠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在安康市內,橫向農文商旅的結合度不高,縱向種苗、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鏈結合度也不高,資源浪費率較高。以水果種植園為例,大多數水果種植園只開發了農業的商業價值,并沒有開發出種植園的文化價值、旅游價值等附加價值,水果種苗、加工、儲運等產業鏈條不配套。
3縣域鄉村產業振興與經濟發展的相關策略
振興縣域與鄉村產業,能夠帶領人們走向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在振興縣域經濟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不少的難題。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是否能夠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對農業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攻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讓大型企業走出縣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市場主體或經濟組織能夠研發出獨具特色且有競爭力的產品,走向特色產業的發展之路。3.1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打造多元化的產業。振興鄉村產業和發展經濟時,首先是要界定明晰鄉村的資源和要素產權,提高鄉村要素的流動能力,不斷拓展流轉范圍,促進更多的鄉村資源與更大范圍的其他資源在鄉村的融合和裂變。近年來,安康市各地開展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初衷,就是在界定明晰資源要素產權的基礎上,通過流轉使其充分利用起來,實現資源要素的保值增值。在鄉村,相比較單一的產業,多元化的產業擁有強有力的競爭力。打造多元化產業,需要打通第一二三產業的產業屏障,形成“一主為主,多業共存”的多業態格局,加深橫向融合寬度和縱向鏈條的長度。利用邊際成本原理,不斷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打造區域特色優質品牌產品,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和附加價值,從薄利多銷走向一本萬利,將更多的農民群眾鑲嵌到產業中增收致富。以栽培香菇為例,香菇不僅可以出售鮮菇,而且可以加工為干菇、休閑食品等,更能夠發展旅游業,打造特色的香菇小鎮等旅游園區,使廣大農民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得到真正的實惠。當地的綠茶、魔芋富硒農產品不僅可以實地銷售,而且還可以依托互聯網平臺走出省外,走出國門。3.2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出臺人才激勵計劃,扭轉人才匱乏的現狀。要想振興縣域經濟,不僅需要大量的一線勞動力,還需要擁有高技術的研發團隊。2018年安康市的年末戶籍人口數量為303.7萬人,同比減少了0.43%。在人才爭奪戰中,安康市一方面要阻止本地的勞動力流向大城市,另一方面要吸引外地的高科技人才。比如建立工業園區和鎮、村農產品加工廠、社區工廠,引進和培育低污染,需要大量勞動力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產業聯合體、現代農業園區,在扶貧搬遷安置社區配套建設產業園區等,滿足當地居民兼顧工作與家庭的美好愿望;建立高技術的科技園,提高對科研人員的補貼,如安家費、租房補貼等,源源不斷地引進外地的優質人才。3.3優化相關的融資政策,降低企業的融資門檻,幫助中小型企走出融資困難的困境。從當前融資困難的局面來分析,造成融資困難一般有以下3種情況:一是缺乏融資渠道,大部分企業僅能通過銀行貸款來進行融資。二是融資方式單一,很多中小企業僅能通過抵押固定資產來進行融資。三是融資政策不夠完善,違約成本相對較低,導致一些企業沒在約定的期限內還款,容易造成投資行業資金鏈斷裂,從而使信用良好的企業無法及時融資。因此,需要增加融資渠道,如債券融資。將單一的融資方式變為多樣的融資方式,如財政性投入、債務性融資,發行貸款,政策性擔保、保險配套等。進一步完善融資政策,如完善企業信用評估體系,降低高信用企業的融資門檻,提高低信用企業融資門檻。
4小結
振興縣域產業經濟,能夠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實現產業強大與農民富裕,加快縣域鄉村的文明建設,進一步推動城鎮化建設。因此,需要攻克產業結構單一、人才匱乏、融資困難等一系列的難關,以打造多元化產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完善融資政策為手段,進一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北京:人民日報,2017-10-28,(1).
[2].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推進改革開放真抓實干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N].北京:人民日報,2018-04-14,(2).
作者:程剛 單位:安康市漢濱區農業農村局農村經營工作站
- 上一篇:農村家庭能源消費與節能分析
- 下一篇:農產品物流綜合體構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