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建議
時間:2022-04-09 10:07:47
導語: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當前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面臨的問題
1、群眾尋求申訴渠道欠缺。
我們知道,當前很大一部分群眾的法律意識淡薄,同時受當前一些媒體的非公正導向和司法環境不完善的負面影響,部分群眾反映涉法涉訴問題時不是尋求司法調解和法律手段解決,而是重重上訪或將矛頭指向政府,有事沒事找領導,有理無理找政府,不管是真事假事先網絡曝光了再說,跨級不對口的上訪事件也時有發生。
2、協調群眾利益難度加大。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進行,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協調更為復雜,容易出現一些建設發展項目或政策不為一些群眾理解和接受,甚至會出現一些阻力,使體現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目標實現遇到一些障礙。
3、干部深入群眾的積極性不高。
局黨組織雖然直接面向廣大群眾,一方面干部職工都有本職工作要做好,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對群眾所關心的問題,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時效性就太不理想。
4、干部聯系群眾的方式方法欠妥
干部走訪群眾時往往走馬觀花,而沒有切實深入企業、農戶中進行走訪、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與群眾交談時語氣生硬、交談技巧欠缺,講的多,為群眾辦實事偏少,給群眾留下不好印象。
針對前文提到的基層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面臨的問題,建議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要加強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切實開展領導深入調研。
領導帶頭深入調研,求真務實。要想真正做到“領導帶頭、層層示范、聚焦作風、體現問題導向”的要求,領導帶頭開展調研活動,切實深入企業和“三送”掛點村,面對面傾聽干部群眾的心聲。一是局領導都要到企業和“三送”掛點村調研;二是嚴格按照縣有關文件精神,足時足質地開展深入細致的調研活動;三是開展調研后,領導要親自書寫調研報告并上報。
2、切實轉變作風,增進干群感情。
“四風”危害巨大,必須狠剎。一是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工作方法,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在工作中重實際、講實話、務實事、求實效;二是激勵黨員干部沉下身子,勤政為民,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聽取,及時調查,妥善處理,敢于報實情,不虛假浮夸;三是對因干部“四風”作為造成的工作失誤和重大損失區分責任,嚴肅處理,以嚴明的紀律,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生活環境。
3、多辦好事實事,拉近干群關系。
得民心者,得天下。走群眾路線,就是要傾聽民意、體貼民情、傾向基層、鞏固基礎。一是對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或提出的意見,領導要重視,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反饋、件件有落實。二是建立和完善的決策聯動工作機制。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出臺實施,都要通過機制,使決策得到充分醞釀,建立在科學論證、群眾認同、社會支持、上下一心的基礎之上。三是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制定制度,把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把握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難,作為黨員干部履行職責的規范要求。
4、堅持多措并舉,提升干部能力。
黨員干部是連接群眾和政府之間的紐帶。黨員干部的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通過多種形式來提升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如溝通、技能、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一是通過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和1+1、1+N等形式的幫帶模式,不斷提高干部走群眾路線的綜合素質;二是通過認真落實?在下企業、“三送”點等實踐活動中創造機會,使黨員干部能更好地認清自己的不足,從而自覺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切實加強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團結凝聚人心的作用,使每項決策、思路和辦法,能夠通過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落到實處、發揮效應。四是強化群眾工作考核。將群眾工作納入相應的責任考核當中,通過考核來強化干部的工作責任,激勵干部提高工作水平。
- 上一篇:高校成本核算績效管理思考
- 下一篇:高校成本核算范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