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電子商務發展路徑
時間:2022-06-07 03:43:16
導語:縣域電子商務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已有的消費模式和銷售渠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各個縣域需要新的方式來發展經濟保障人民的生活,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各個縣域都開始發展電子商務,但是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問題也暴露的越來越多。本文就鄂托克前旗的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從政府、企業和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對其今后發展提出了部分對策建議。
關鍵詞:縣域;電子商務;鄂托克前旗
我國的縣域電子商務起步于2003年,2010年以后開始高速發展,尤其近兩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也將縣域經濟的發展放在突出位置,縣域經濟正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量,電子商務也成為引領縣域轉型發展的新方式。互聯網使得縣域擺脫傳統的閉塞式發展,更多的消費人群更寬的銷售渠道拉動經濟的增長,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從我國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成功的模式看來,基本分為三類:一是依托本地特產發展的,利用本土土特產和互聯網的便利進行全國乃至全球的銷售,如遂昌模式和通榆模式。二是因交通便利發展的,在多地交界處可做商品的集散地,物流和倉儲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如武功模式“買西北,賣全國”。三是發展其他產業,本地區人都團結起來打造一個非傳統產業,或傳統家具商品或服務,全民網商形成電子商務產業鏈,如沙集模式[1]。但因我國縣域眾多,這三種模式對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的借鑒意義有限,因此可進一步對特定縣域的電子商務發展進行針對性研究,以推動我國縣域電子商務的發展。
1鄂托克前旗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1鄂托克前旗簡介。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南部,地處蒙陜寧三省區交界,土地總面積1.21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人。因為地廣人稀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中,政府依托鄂托克前旗民族文化產業園建設了電子商務產業園,并承擔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場所和物業等方面的費用,雖有政府大力支持,但由于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完善,無法引進知名企業,園區內大多數電子商務企業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且人才嚴重匱乏,因此該縣域的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提升。1.2鄂托克前旗的典型電子商務形態。1.2.1同城服務+信息平臺。該模式的典型代表企業是吉萬農牧民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因所處地區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牧民對市場信息的接收有相當大的局限性,該平臺起初主要將市場信息和收購信息提供給農牧民,將農牧民的信息收集起來提供給收購方和消費者。隨著互聯網的逐步滲透,吉萬農牧民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從原來的信息平臺業務開始涉及現代農牧業、信息技術、數據統計、蒙漢互譯、電子商務、互聯網趕集等領域,并于2013年開發鄂托克前旗首個電子商務網站——吉萬商城,是目前發展相對較為成熟的電子商務企業。1.2.2政府+農牧區服務+電子商務。那達慕農牧區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是在“政企社”合作的模式下誕生的一家從事農牧區電子商務的微公益性公司,有本地產品展示區、市場運營中心、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青年創客培訓中心、電子商務培訓中心等。成立前期依托在各村建立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并通過大宗交易和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后期由于缺乏戰略規劃和人才技術支持開始走下坡路。1.2.3同城服務。時蔬速配早期是做蔬菜配送的,由于蔬菜的保質期短且長途運輸的物流成本高,主營業務從最開始的時蔬配送拓展到外賣訂餐、網上商店、打車服務等,更是開通跑腿服務,代駕、家政、代購等。特別是外賣訂餐業務,時蔬速配是目前該縣域電子商務企業里堅持時間最長也是發展知名度相對高的一家。1.2.4第三方平臺。+O2O內蒙古游牧金街商貿有限公司與科爾沁羊業公司共同建設內蒙古云牧場示范區,與互聯網+對接,形成電子商務+養殖、加工、門店的互聯網+創業模式,建成有養殖全程監控追溯系統的現代養殖牧場,對農牧民進行電子商務培訓,成立“e游牧”電子商務平臺,將養殖平臺與銷售互動,由知名品牌和平臺來帶動企業的發展。1.2.5完全依托第三方平臺。如較為知名的可汗蘇力迪(乳制品)、恒科農牧業(牛羊肉)、宥州電商(土特產品、民族手工藝品)、華非電商(農畜產品)、中天草原(土雞)等電子商務企業則全是借助第三方銷售平臺(如淘寶、京東等)進行產品銷售。此外還有鄂前旗、鄂前旗推廣等微信群或者個人微信公眾號主要利用粉絲優勢進行廣告和招聘信息、買賣信息等。
2鄂托克前旗電子商務現存問題及原因分析
2.1基礎設施不完善發展。電子商務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就是物流倉儲,該縣域處于鄂爾多斯市的邊陲地區,是一個經濟有待開拓的地區,一般物流中轉要經過縣級市級再到全國各地所以次數較多,物流成本高而且物流時間長,難以滿足電子商務便利快速的特點,繼而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再者較長時間的運輸對企業的誠信也有一定的影響。2.2本土特色優勢匱乏。該縣域在特色農產品方面沒有區別于其他縣域的獨特優勢,就那達慕電子商務企業舉辦成功的西瓜節來說,放眼全國該地域產量小難以形成規模,而且在技術不發達資金不雄厚的地方對于應季的產品的儲存較為困難。由于縣域人數偏少難以形成全旗人共同打造一個新產業的發展模式,導致本區域沒有特色產業和特色產品,多數以創新為主的電子商務企業仍處于初創期的模仿、復制階段,在管理方面、能力方面都相對匱乏,難以樹立區域品牌形象,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2.3缺乏第三方服務商的引導。發展縣域電子商務其制約因素之一就是電子商務服務水平,而該縣域目前的電子商務服務水平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需求,如:電子商務企業提供的服務質量不好、價格高,降低了消費者的顧客體驗和滿意度,物流服務提供方少且價格高等。該縣域的電子商務發展僅依靠自己摸索發展,像現存的電子商務平臺吉萬、那達慕等都是借助微信來實現服務,專業水平低。如果能引進好的第三方服務商就能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建立自己的平臺,各個電子商務平臺就能抱團發展,解決因地理問題所帶來的發展局限。2.4缺乏專業人才支持。隨著電子商務的規模越來越大,人才稀缺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一方面縣域的住宿、交通、娛樂設施、購物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吸引不了年輕人參與該縣域的電子商務發展;另一方面本地人傾向于選擇穩定的職業,如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政府其他的崗位,即使選擇了電子商務平臺就業也是暫時的;還有少數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最終形成了本地人才不斷流失,外部人才又無法引進來的惡性循環,使該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的專業水平不夠、創新意識不足,且缺乏對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長效培訓機制,進一步導致該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緩慢。
3鄂托克前旗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措施
3.1政府扶持,完善基礎設施。3.1.1資金支持。鄂托克前旗各電子商務平臺都存在著一定的資金問題,如“e游牧”電子商務平臺起點比較高,如果全面開展就需要大量的資金,若為了節省資金一味的降低規模就難以樹立品牌形象。政府應從資金方面和政策方面對本地的電商企業給予大力支持,但是支持不能沒有針對性,對于符合電子商務補助的電子商務平臺或者有好項目需要發展的應優先考慮,讓發展好的持續發展不要因為資金短缺而步入困境,對于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的電子商務平臺則先給予技術性的扶持再給予資金支持。3.1.2規范電子商務園區發展。本縣域現有的電子商務產業園解決了電子商務的培育和孵化問題,但是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包括線上、線下銷售,還有產品攝影、美工設計、網絡推廣、倉儲物流等方面,特別是倉儲物流對于發展線上活動有很大的影響。政府電子商務園區建設中期,應補充規劃物流倉儲中心、線下體驗店,在各村增設服務點,完善基礎設施體系。3.2提升電子商務企業的專業化程度。3.2.1打造企業品牌,樹立企業形象。品牌化、差異化是現電子商務企業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有效手段[2]。近年來鄂托克前旗大力發展農牧業,探索“互聯網+農畜產品”的新型業態,相關電子商務企業可以從這方面入手,立足于本地的優勢資源,樹立本縣域的特色品牌,打破傳統的種植、養殖和銷售方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如能利用內蒙古牛羊肉和鄂爾多斯的知名度及電子商務的優勢來樹立區域產品品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則更能帶動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帶動當地經濟增長。3.2.2引進第三方服務商。現有的電子商務平臺基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都是對已經存在的電子商務模式進行效仿,且多利用微信平臺,在需求滿足上有所制約,所以電子商務平臺或者利用好的第三方服務商來彌補能力和技術上的不足,或者通過學習和人才引進來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提高企業的服務質量以達到消費者的最大滿意度。3.3強化專業人才體系建設。首先要建立長效培訓機制,政府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從事電子商務類別的企業進行行業培訓,加強電子商務意識,有針對性地解決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電子商務創業人員提供指導服務、為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提供服務咨詢、培訓服務。其次要多考察交流,尤其是和電子商務發展較好的縣域交流學習,從而發現自身不足、開拓眼界、尋求到新的發展機遇。最后要加強人才引進力度,政府對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給予政策、經濟、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對相關從業人員給予辦公環境和待遇方面的改善,由上而下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氛圍,吸引外部高端人才積極加入,從而提高該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黃紅玉.縣域電商發展模式綜述[J].電子商務,2016(21).
[2]杜永紅.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基于“互聯網+農業”背景[J].戰略與管理,2016(4).
作者:汪波 單位:天水師范學院商學院
- 上一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路徑分析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分析